用心诠释法正民安内涵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4 10:52:23

——金江法庭庭长彭灿华二三事

2008年,香格里拉县法院金江法庭被省高院和省司法厅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香格里拉县法院评为先进集体。法庭里一面面当事人送来的感谢锦旗,讲述着“法正民安”的故事。这一切,都离不开彭灿华庭长的真情付出。

庭前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金江法庭只有3名干警,但调解室却像个小家:摆着香烟、水果、瓜子,砌着热茶,干警和双方当事人亲切交谈,还邀请大家一起吃饭。彭灿华说:“古人云‘对簿公堂一时,结下冤仇一世’,基层派出法庭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前提下,要消除冷硬现象,让司法充满温情。”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金江法庭坚持群众路线,寻找化解矛盾的“开锁钥匙”。

近3年来,金江法庭适用调解的105件案件中调解结案100件,这些案件通过庭前、庭中调解,既让辖区群众节约了诉讼成本,又用法官的“热度”融化了当事人之间的“冰河”。1982年,原告冯某将自己的一辆农用手扶拖拉机卖给吴某,之后,双方在履行价款问题上长期争执,积怨很深,甚至发生过斗殴,直止2008年诉至法庭。这个历时26年之久的纠纷一无书面买卖合同,二无收款证据,双方当事人在庭前调解过程中,对究竟欠多少钱也记不清。经过彭灿华他们反复开导,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被告表示愿意支付原告1500元。第二天便履行完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起群众称为“铁核桃”的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件。原告和某某与妻子已过古稀之年,没有孩子。经人介绍,他们于2002年5月与被告杨某某签订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并认杨某某为干儿子。该协议履行过程中,由于原告的妻子听力障碍,被告的妻子系聋哑人,双方因交流障碍多次发生纠纷。原告和某某诉诸法律,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关系。如果判决继续履行遗赠扶养协议,会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恶化,如果判决解除协议,原告又无能力偿还被告的扶养付出。这让合议庭法官处于两难境地。果然,两次开庭的结果,让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互不相让。彭灿华动员双方亲戚朋友多次协调、做工作,让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继续履行遗赠扶养协议。

至此,这个称为“铁核桃”的案件没有在法槌中结案,却在和风细雨中得到解决。

群众路线,破解执行难题

至今,该法庭还没有发生过一例错案,他们经常走访辖区群众,体察民情,向民间学习解决矛盾纠纷的经验方法。

在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因为王某某无赔偿能力,而执行申请人生活极度困难,双方当事人甚至到了准备打斗的地步。彭灿华和法庭干警多次与村民交心谈心,在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让地方企业慷慨解囊,给执行申请人支付了3万元钱。一起沉积多年的“骨头案”画上了句号。执行申请人自发把一面写着“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送到了金江法庭。

彭灿华介绍,有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原告和某某到法庭起诉时称,为处理与被告李某某的离婚纠纷,她多次请假回家,公司对她意见很大。原告提出,在外打工不容易,如果被公司辞退,她将生活没有着落,希望法庭及时帮忙处理。法庭了解到被告刚好在家里种药材,于是他及时组织干警们晚上走十多公里的山路,到当事人居住地调解处理了这起纠纷。类似的巡回办案,金江法庭每年都有10次以上。法庭干警还根据辖区5天赶一次集的规律,放弃了周末、节假日、午休时间,从早到晚在法庭为民办事,做到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与购买生活生产物资两不误。每年,金江法庭都要对一些案件进行回访。2008年,一当事人上山打柴砸伤人,被判支付3500元医疗费。在执行中,彭灿华看到当事人家有老人,生活困难,不能全额支付赔偿,他就自己掏出2000元垫付款,帮当事人一次付清了赔偿。

作为全县第一个通过司法考试被任命的法官,彭灿华坚持把司法公正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这几年,他一直是全县承办民事案件最多的法官。2008年,他到金江法庭上任后,就在法庭院内竖起了“法正民安”的石头座右铭,时刻提醒全体干警要肩负起维护法律尊严的神圣使命。曾经在他承办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一方担心是外地人,打官司吃亏,就悄悄把1万元钱放到抽屉里,他想办法通过邮局把钱退给当事人。这个官司,在金江法庭公平、公正审判后,当事人拿到了工程款。于是,这位老板从湖北邮寄给法庭一面写着“司法公正的楷模,一心为民的典范”的锦旗。

“法官要有对群众的认同感,体验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才会信任法官,把自己的事情交给你处理。”这是彭灿华参加工作12年,对基层法庭工作的理解。他坚定地说:“对待群众的态度要合情、合理、合法,对待法律上的老赖,我会顶住社会压力,依法审判,因为法正民心才安,社会生活才会和谐。”(高剑平 陈义 卓玛拉初 卓玛央初)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