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乳业遍布"过剩"危机 股份制实现市场创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6-17 16:13:06

  利益分配是核心

  毛华明认为,企业要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只能让企业与奶农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二次利益分配机制,即奶农除了鲜奶销售中所得收益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正当的利益诉求。毛华明认为最好的模式应该是合作社模式。“基地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负责,而不是只为奶农提供挤奶器。可以把奶牛合作社看作股份制企业,乳业企业负责建设基地,奶农负责提供奶牛,饲料由基地统一提供。奶农除了能够获取销售牛奶的收益,还可获得适当分红。”毛华明说,取得分红的数量,要根据乳业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这就要求企业利润能得到有效监控。据悉,现在腾冲县的奶水牛饲养农户和企业就在实践这种模式。

  “奶农可以组成自己的协会,同企业协调利益关系,最终形成经济利益一体化的合作社。”毛华明说,现在的条件还没有达到,但是云南“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正在形成并日臻成熟,奶农也更加重视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合作社也正在探寻二次利益分配的可行性。

  奶农仍是弱势群体

  当然,这种企业与农户相对固定化的合作模式,会导致奶农利益受损。“大理的鲜奶收购价在云南牛奶主产区中处于最低水平,很大原因是企业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压低收购价格。”毛华明担心这样继续下去,会让奶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他希望奶农能共同组织自己的协会,在扩大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合理的利益诉求。

  毛华明说,鲜奶收购价的确定,一般是通过粮价比来衡量,玉米价格与原料奶的比例为1:1.5,现在玉米价格为1.8元/公斤,那么鲜奶价格肯定要超过2.5元/公斤才算是合理的、不亏本的,但现在大理州很多地方2.2元/公斤的鲜奶收购价屡见不鲜,那么很显然吃亏的是奶农。同时,在企业有固定奶源地的情况下,加工企业也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因为企业生存在一个基本上没有竞争的奶源地市场上,所以云南乳品企业应该有适当的空间支持降价。

  在企业的鲜奶收购区域相对固定化的情况下,企业就处在强势的一端。同时,政府对于某些省外企业的引进,也加强了企业的强势地位。毛华明认为,政府当年引进省外企业的时候,只考虑到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益,欠缺对企业强势下奶农利益的考虑,以至于部分地区鲜奶收购价处于不合理水平。

  毛华明说,新希望乳业现在已经控制了云南70%的奶源,在价格上当然有一定的发言权,组织松散的奶农在此情况下就显得被动。资料显示,雪兰牛奶对昆明市场的占有率也超过60%。“当时光明乳业承诺,如果能在云南设厂,每天可以调出100吨牛奶到省外,但是最终没有被批准。”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