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靠广阔农村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2-24 10:49:45

  面对三年合同即将期满,在北京房山区良乡镇黄辛村任村官的硕士生陈丽娟说,如果可能,她希望继续留任,“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确实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她的母校北京大学,陈丽娟被很多学生视为“拓展就业思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典范”。在中国,她是中国政府今年正式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一个排头兵。随着国内就业压力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逐渐加大,中国政府正努力把大学生就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预计到2012年,将有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这位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唯一的大学生村官说:“大学生村官多能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并能通过互联网来推广当地农产品,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地方政府策划旅游项目,为村民培训英语。”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指出,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存在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优势资源一直在向城市集中,农村已变相成为城市发展的人才“抽水机”。他表示,输送高等教育人才到农村有利于解决城乡人力双重循环断裂的问题,这是金融危机在无意间带给农村发展的一次契机。

  陈丽娟的村官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她坦言农村问题往往比城市还要复杂,农村人口素质也有待提高。她说:“大学生村官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知识应用、具体实践和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和磨练,最大的挑战还是对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的不熟悉。”

  一些专家指出,要扭转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国家必须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考虑三年合同期满后村官们的出路问题。今年2月初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今后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郑风田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最少可以解决一部分村官的出路问题,这对农村的稳定和大学生村官都很重要。”

  与陈丽娟一样,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刘若峥也怀有浓厚的农村情结。与前者不同,他的目标不是继续当村官而是发展农业种植。

  已经把户口迁入湖北荆门市京山县的刘若峥用了五年多时间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变成“全国种粮大户”和“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兵”。他创办的“峥嵘农庄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212户农户,耕种1.3万亩耕地。由于实行复种,每年可以种植1万亩小麦,1万亩水稻和6700亩棉花,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3年我刚来农村时很多人质问,我种田几十年,难道还不如你这个毛头小子?但是最终他们信服了,因为我产量高。他们用传统种植模式,而我用科技和机械化,农药和种植方式都很新。”他说。

  由于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放缓造成2000多万农民工因失业而返乡,一些专家指出,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必须从城市和农村同时寻求突破,农村突破的意义从长远而言更大,因为“曾经在外务工或者在外学习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当地的领头人。他们熟悉农村情况,而且在外工作、学习的经历能够帮助他们开阔眼界,看到城乡之间的差别”。

  刘若峥向记者透露,遭受金融危机影响后,有很多农村青年都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然而,农村经济不像企业有很高的利益空间,必须依靠适度的规模经营,但创业所需的资金却很难筹集,都期待政府和金融部门协调解决农村青年的创业资金问题。

  郑风田认为,国家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创业基金,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他说:“当年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的农民工对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够担当起当初海归的角色,成立专门的基金将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