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香格里拉县五境乡霞珠村村民在农家卫生室看病。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健全了我州村级卫生医疗网络,群众在5公里范围内即可就近找到一所农家卫生室看病,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普自林 摄) 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扶贫、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迪庆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更是全州工作的着力点。30年间,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共享同一片蓝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30年来迪庆始终注重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始终注重不断改善民生,以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用一桩桩、一件件浸润着真情实感的安民利民之举,让迪庆驶入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同创和谐的快车道。 脱贫奔小康路 建设新农村 30年前,小康生活对迪庆农村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然而现在很多人的梦想已经成真,甚至比梦想更美好。30年前,迪庆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2元,而今年1至10月,已经达到1800元。 30年间,“吃不饱、穿不暖”已经成为很多迪庆人羞涩的记忆,不少农民经历了从脱贫到小康的蜕变。 山区、高寒、多民族……在80年代,人们很容易把迪庆与贫困联系起来。统计资料显示,到 1985年,我州农村分布着35266户、182398名贫困人口(按当时可比价计算),农村贫困户占到总农户数的75%,全州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贫困,一度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迪庆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开始大规模开展扶贫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革开放30年来,我州扶贫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1986年,我州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等方针,按照“州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责任制,积极建立新型脱贫帮扶机制。 既要“雪中送炭”,更要考虑长远,为确保开发式扶贫取得实效,能持续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我州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各个领域对贫困地区进行倾斜,从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入手打出了一系列扶贫“组合拳”,收到了明显成效。仅去年,我州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等扶贫开发工作,就解决了2万人的温饱问题。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我州还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扶贫工作渠道,出台了单位部门挂钩联系扶贫制度,不断深化迪昆和沪迪对口帮扶工作,尤其是上海市对口帮扶迪庆以来,已经成为我州扶贫主战场上的一支生力军。2004年上海市帮扶迪庆以来,上海在科技、教育、文化贫、卫生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四年来,上海先后投入无偿援助资金1.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90个,今年还将投入2700万元的资金。我州还坚持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捆绑各方面资金,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有效调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今年安排的21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8360.713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225万元,群众自筹3093.7133万元。 维西县塔城镇多那阁村民小组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前,村里道路泥泞,学校破败不堪。在被上海列为第一批援建的“整村推进”项目后,上海方投入资金,从山里引来了清洌的泉水,修建了水池,村民家家喝上了清洁水;道路重新整修,还新建了一所卫生室,一所希望小学,方便了村民就医、就学。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迪庆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要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就要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对此,迪庆提出,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都要把产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民小组农民孙诺在州农业部门和上海帮扶项目的支持下,养殖濒临灭绝的尼西小种鸡。由于肉质鲜美,他的尼西鸡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热捧,供不应求。在他的带领下,尼西鸡成为汤堆村的特色农业。孙诺常常说:“没有党委政府和上海项目的扶持,我的特色养殖业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如今,高寒坝区的青稞、马铃薯、油菜,沿江河谷地带的生猪养殖、蚕桑,半山区的药材,干热河谷地区的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得到不断推进。 惠民工程暖民心 2007年,一个好消息传遍了迪庆高原,从当年起全州农牧民子女学生可以每月从政府领到生活补助了。这一消息传来,许多农牧民子女学生家长都高兴地说:“没想到现在娃娃上学还可以领到政府发的‘工资’,政策真是好啊!” 这是当年我州实施的六大惠民工程之一。为确保农牧民子女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我州全面实施了藏区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工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活费用。藏区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工程实施后,许多学校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德钦县奔子栏镇中学自实施这一工程后,许多学生都觉得生活比过去好多了,每天都有蔬菜,食堂不时还会安排荤菜和牛奶鸡蛋等,米饭想吃多少就可以吃多少。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州委、州政府一直记挂着群众的冷暖,积极采取措施,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今年7月21日,我州首批廉租房即香格里拉县廉租房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香格里拉县城84户符合条件的住房特别困难家庭将搬进“暖心房”。 为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7年,州政府把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列为政府六件惠民工程之一,决定在距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5公里以上,规模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设立农家卫生室,配备农家卫生员。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使全州29个乡镇的农村群众受益。距维西县城25公里的永春乡草坝子村由于交通不便,过去村民到乡卫生院看病来回要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设立农家卫生室后,患上诸如感冒之类的小病,在家门口就可以让农家卫生员诊治。 一个小小的农家卫生室,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从经济上看,还为农村群众节约了一定的医疗费用。 在建立农家卫生室的同时,我州还初步健全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起了农村四级医疗卫生网络,每年农民只用交10元钱,就可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如今的迪庆农村,贫困居民与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一样也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高龄的贫困老人有了政府给的生活补助,农村学生不但住校生活费全免,就连教科书也不用自己出钱。人们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好事、实事中,感受到了社会的和谐,享受到了社会的进步,品味到了生活的精彩。 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针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州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随着国家户籍管理制度和粮油供给制度的放开,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越来越增多,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1993年开始,我州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陆续进城务工,从2004年开始,为增加劳务输出的数量,进一步拓宽我州农村农民的增收渠道,我州开始从有序管理、组织、服务、培训、输出转移上下工夫,加大引导力度,加强与州外用人单位的劳务对接,促使农村劳务输出量增加、就业率提高、收入大幅增加。经过努力,我州劳务输出的数量开始逐年递增,2007年,我州劳务输出共计输送劳动力18476人次,到了2008年,前三季度我州农村劳务输出人数达到41393人次。为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今年,我州各级党委、政府结合“阳光工程”和“百万民工培训工程”,通过加强职业介绍、强化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强交流,走“信息—培训—输出—管理—效益”之路,有效促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为增强农村青年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为他们提供旅游服务行业,如酒店服务等岗位的上岗培训。在此基础上,联合社会各类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协同有关部门在农闲季节深入乡镇对农民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2008年1至9月全州共培训2000多人,所培训人员大部分为来自农村家庭的待业青年。 在积极做好国内劳务输出的同时,我州还积极做好国际劳务输出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成功输送四批共计18名农村女青年赴毛里求斯务工,其中8名女工已经完成三年务工合同顺利返回家乡,每人获得的劳动收入不低于7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州内的社会形势发生巨变,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加之政府机构精简,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下岗分流,就业矛盾就显得极为突出,没有了所谓的“金饭碗”、“铁饭碗”。2000年开始,全州统一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客观环境决定了城镇青年转变择业标准,在就业认识上,逐渐打破机关、事业、企业和国有、集体、个私之间的等级观念,“创业也是就业”的观念被普遍接受。为鼓励青年创业,我州党委、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和办法。2007年开始,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在我州开始实施。该项目主要通过组织社会力量扶持青年积极创业来带动就业,促进青年、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目前,全州已有17名青年通过了YBC贷款资金扶持申请,获得援助创业资金超过50万元。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纲领下,未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民生福祉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记者:普自林 谢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