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同一片蓝天 各族群众尽欢颜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2-17 18:30:29

——迪庆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香格里拉县五境乡霞珠村村民在农家卫生室看病。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健全了我州村级卫生医疗网络,群众在5公里范围内即可就近找到一所农家卫生室看病,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普自林 摄)

  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扶贫、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迪庆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更是全州工作的着力点。30年间,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共享同一片蓝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30年来迪庆始终注重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始终注重不断改善民生,以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用一桩桩、一件件浸润着真情实感的安民利民之举,让迪庆驶入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同创和谐的快车道。

  脱贫奔小康路 建设新农村

  30年前,小康生活对迪庆农村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然而现在很多人的梦想已经成真,甚至比梦想更美好。30年前,迪庆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2元,而今年1至10月,已经达到1800元。

  30年间,“吃不饱、穿不暖”已经成为很多迪庆人羞涩的记忆,不少农民经历了从脱贫到小康的蜕变。

  山区、高寒、多民族……在80年代,人们很容易把迪庆与贫困联系起来。统计资料显示,到 1985年,我州农村分布着35266户、182398名贫困人口(按当时可比价计算),农村贫困户占到总农户数的75%,全州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贫困,一度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迪庆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开始大规模开展扶贫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革开放30年来,我州扶贫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1986年,我州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等方针,按照“州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责任制,积极建立新型脱贫帮扶机制。

  既要“雪中送炭”,更要考虑长远,为确保开发式扶贫取得实效,能持续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我州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各个领域对贫困地区进行倾斜,从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入手打出了一系列扶贫“组合拳”,收到了明显成效。仅去年,我州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等扶贫开发工作,就解决了2万人的温饱问题。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我州还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扶贫工作渠道,出台了单位部门挂钩联系扶贫制度,不断深化迪昆和沪迪对口帮扶工作,尤其是上海市对口帮扶迪庆以来,已经成为我州扶贫主战场上的一支生力军。2004年上海市帮扶迪庆以来,上海在科技、教育、文化贫、卫生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四年来,上海先后投入无偿援助资金1.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90个,今年还将投入2700万元的资金。我州还坚持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捆绑各方面资金,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有效调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今年安排的21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8360.713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225万元,群众自筹3093.7133万元。

  维西县塔城镇多那阁村民小组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前,村里道路泥泞,学校破败不堪。在被上海列为第一批援建的“整村推进”项目后,上海方投入资金,从山里引来了清洌的泉水,修建了水池,村民家家喝上了清洁水;道路重新整修,还新建了一所卫生室,一所希望小学,方便了村民就医、就学。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迪庆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要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就要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对此,迪庆提出,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都要把产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民小组农民孙诺在州农业部门和上海帮扶项目的支持下,养殖濒临灭绝的尼西小种鸡。由于肉质鲜美,他的尼西鸡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热捧,供不应求。在他的带领下,尼西鸡成为汤堆村的特色农业。孙诺常常说:“没有党委政府和上海项目的扶持,我的特色养殖业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如今,高寒坝区的青稞、马铃薯、油菜,沿江河谷地带的生猪养殖、蚕桑,半山区的药材,干热河谷地区的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得到不断推进。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