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德钦县云岭乡农民投工投劳兴修通组公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全州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石显尧 摄)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30个年头,改革开放春潮滚滚。 这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热土,30年的大机遇带动大变革,30年的大挑战迎来大跨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巨浪拍空,荡涤着“茶马古道”上厚厚的沙尘。寂寞荒芜的古道,逐步萌生出葱郁的生机。 30年春雨秋风,30年寒往暑来,迪庆各族儿女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改革开放之花,正在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改革催生满园春 德钦县奔子栏村的格茸一家人在1978年生产队分红时,不但没有一分钱进账,扣除全家10口人的基本口粮折算后,反倒欠下生产队360元钱,成为村里“倒挂”第一的农户。当时的300多元钱对于一家农户来说,是一笔巨款,曾压得格茸喘不过气、抬不起头。 1985年县里表彰勤劳致富“万元户”,格茸上了头榜。如今,格茸成了远近有名的能人,他发挥自家几代人擅长制作藏式折桌、糌粑盒等民族传统工艺品的特长,把民族文化向产业推进,奠定了殷实的家底,成了本镇的第一人家,还带动了一批人致富。 格茸家的变化生动折射出迪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2007年,我州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跨越40亿元台阶,人均GDP超过1万元人民币,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000元。翻开统计局的档案,30年前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还在5000万元的门槛上徘徊,人均GDP只有192元。 30年前的迪庆,几乎成为落后与贫困的代名词,每每提及家乡,很多走出去的迪庆人都感到十分泄气,似乎比别人矮了半截。 迪庆有理由为自己的贫困辩护,建州20多年了,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只有1953万元,直到1973年10月,迪庆才从丽江地区行署正式分离出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迪庆除了执行国家生产计划,廉价外销原木外,基本没有现代工业和成熟的民族工业。 基础差、底子薄、投入少……面对发展的困境,30年来,迪庆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通过不断改革促进发展,使迪庆的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从1979年到1983年,根据中央精神,迪庆连续出台了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主经营权,鼓励农民劳动致富。 砸了大锅饭,磨盘不推自己转,农民焕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在沿江河谷粮食主产区涌现出了车轴村夏学功等售粮上万斤的大户,而在人民公社挣公分的年代,他家一年到头起早贪黑还吃不饱,穿不暖。 从包交提留上缴公余粮到税负零负担,再到种粮拿补助,30年来,迪庆农民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虎跳峡镇金星村施跨底村民小组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小村庄,包产到户以来,许多农户已经逐步摆脱了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的贫困局面,怎样让群众尽快走上致富路,成为村干部心里的一个疙瘩。“一定要把农村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起来,充分调动集体力量来抵御市场风险”。下定决心后,一场改变村庄面貌的行动开展起来了,全村人投工投劳把一条长4公里多,宽近6米的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全村人均种植核桃接近200棵……“再过几年,我们村还有更大的变化。”村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从包产到户到专业生产合作社,从单干到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迪庆农村改革发展的道路还在不断向前延伸。 在改革中,迪庆的很多企业也得到了蜕变。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非公经济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面对市场,很多国企陷入困境。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迪庆的国企改革就一直在逆境中前行,80年代的利改税,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限,到90年代的企业改制,建立健全公司法人管理结构,形成政府、企业责权利分明的格局,迪庆的国企经历了凤凰涅槃的浴火重生,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