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木制品吸引了众多香格里拉居民前来购买 香格里拉县向阳农贸市场旁,一个精美木制品的摊位吸引了众多香格里拉居民及外地游客的目光。不大的摊位上,装糌粑、酥油、茶叶的木器,木镯、木杯具等琳琅满目,镶铜边透亮的原色、龙飞凤舞的盒盖、水纹一样随意轻漫的花草让人爱不释手,一件件木器在阳光的爱抚下焕发着无以伦比的民间艺术光彩。 摆摊位的拉姆是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人,她一边热情洋溢地招呼着客人,一边跟记者聊起了她和这些木制品的不解之缘。原来,拉姆在20出头时就在幸福村上桥头木碗厂做过学徒,后来成为香格里拉县木碗厂女工。就在拉姆兢兢业业地在木碗厂干了数年后,却在7年前的一天不得不面对木碗厂倒闭的现实。祸不单行,没过3年,在香格里拉青稞酒厂工作的丈夫王光利也下岗了。“我们结婚晚,两个孩子都还小,那段日子,家里买砣茶叶都要前思后想。”53岁的拉姆回忆说。 困难没有吓倒夫妻俩。拉姆在家里重新操起旧业,一块块毫无生气的木疙瘩在她的精心制作下变成了人人看见都忍不住要摸一把的工艺品,深受香格里拉城区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在市场上很走俏。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丈夫王光利也当起了拉姆的下手,两口子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木制品花色、样式等,制作了茶具、转经筒架、手镯、戒指等新产品,木制品在他们手下更加鲜活起来。酒香不怕巷子深,不仅本地市场,就连拉萨、巴塘、理塘等周边藏区生意人的订单也像雪片一样朝他们飞来。 “做木制品成本大,竞争也强,但做工精细的东西总是有人喜欢,虽说赚不了什么大钱,但日子还是过得有滋有味的,我们现在除了自己做,还教会孩子们做这个活。”拉姆笑着说。年轻时就有“金嗓子”之称的拉姆如今还是左瓜老村七林藏民家访的特邀歌手,每天晚上到藏民家访唱她常在家里唱的山歌,就有900元的月薪可以拿。“只要用心、努力,就没有跨不过的槛。”拉姆在暖洋洋的冬日下微笑着告诉记者。(杨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