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增千亿投资 云南争来56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1-24 10:52:45

抓一批大项目增投资 实施电价扶持稳工业

给予财政补助促消费 采取8项举措保民生

增投资

保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抓紧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我省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以落实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加强沟通衔接,做好跟踪落实,把今年内中央新增投资1000亿元中我省初步争取到的56亿元资金全面落实到位,使前一阶段的成效尽快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力量。

同时,省财政今年内新增安排2亿元前期工作经费,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准备好一批关系全省发展的重大项目。此外省财政新增安排5亿元资金,用于今年能形成实物工作量、能带动银行资金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稳工业

实施特殊电价扶持办法

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为此,省政府决定采取多项措施,保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的势头。

从下月起至明年3月31日止,继续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统调电网直供的铝、铜、锡、铅锌、钢铁、铁合金、黄磷、电石、烧碱、水泥等10个行业的企业实行平水期电价,并对其阶段性用电实施特殊电价扶持办法。扶持的标准为每千瓦时电价在平水期电度电价的基础上,下浮0.06-0.08元。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省财政今年安排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点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充分利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产业调整空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今年省财政安排的1亿元节能减排资金,省经委和省环保局必须尽快落实到位。

促消费

农村居民买家电给补助

提高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我省在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促进消费增长的决策的同时,采取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政府已经出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多方面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扩大住房消费。省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教师周转房和煤矿、农垦、华侨农场的棚户区改造。

抓住岁末年初消费旺季,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促销措施,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繁荣农村市场,在今年内安排一定资金,抓紧启动实施国家关于“家电下乡”的政策,对购买家电的农村居民给予财政补助。

保民生

安排3263万元低保慰问金

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在全面落实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再采取8条主要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

及时对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进行调整,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在今年年底前,省级财政安排3263万元对城市低保对象每人一次性发放50元,作为2009年元旦春节慰问金;从明年起,将全省22.1万农村五保对象省级补助标准由每人月均60元提高到80元,所需经费10920万元列入省财政预算。

从明年起,对上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60元生活补助标准,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安排解决,同时将原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已不存在的和部分原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精简退职但没有纳入财政安排资金解决的精减退职人员,一并纳入解决。

从明年起,将农村原大队一级部分离职半脱产干部的生活补助标准提高50元,为此省级财政将新增2144万元。同时,从明年1月1日起,省财政新增4927万元预算,提高享受财政补助的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在原来每人每月补助40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补助标准100元。

此外,对全省8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发放生活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自定,省财政对财力困难的州市给予适当补助;适当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缴费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


我省20项措施扩内需保增长

每年拨亿元支持个人自主创业

省政府常务会议认为,明、后两年是我省抓机遇、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机。省政府决定,按照明后两年力争完成1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完成1.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切实落实以下20项措施。

1.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根据国家扩大内需的方向和重点,积极组织项目,加大汇报、衔接力度,力争取得中央更大的支持。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明后两年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入每年不低于60亿元,按照建设补助、重大项目资本金、贴息3种使用性质,重点用于: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高原湖泊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大中型水利设施、保障性住房、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物流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保项目。

3.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积极做好与各金融机构的衔接工作,明年要实现银行新增贷款1600亿元以上。

4.多渠道筹集资本金:积极申报发行省级政府债券,力争达到每年30亿元的规模。推动企业上市,力争2009年我省有2户~4户企业上市,首次发行股票融资10亿元左右。尽快充实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资本金。

5.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力度,通过BT、BOT、TOT等方式引进资金;企业债券发行工作要有新突破,力争每年发行债券规模不少于40亿元,加大城市建设债券发行,积极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6.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省财政和省发改委每年分别安排用于项目前期工作的经费不低于1亿元,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

7.启动实施“舞龙”计划:通过实施招商引资、建设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培植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产品科技创新、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等6大工程,特别是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大企业,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促进20类主导生物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

8.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省级财政通过整合科技、工业投入,每年筹集4亿元资金,支持100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示范项目。

9.切实推进国有企业战略合作:进一步落实好昆钢、云铜等战略合作既定项目,抓紧推进云南冶金集团、煤化工集团、机场集团、旅游产业集团、世博集团、投资控股集团、工业投资控股集团等7户省属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

10.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从财税、金融、贸易、产业、收费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年省财政继续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

1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12.启动实施农民增收计划:把增加全省农民收入放到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通过几年的努力,到2012年,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5000元以上。

13.建立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省级财政从明年开始,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复转军人、留学回国人员和其他有创业能力的个人自主创业。

14.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正确引导房地产发展,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确保保障性住房资金、土地供应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省级财政明年继续安排3亿元左右用于廉租住房、教师周转房建设,以及农垦、煤矿和华侨农场棚户区改造。

15.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扩大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扩大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等热点消费项目。扩大农村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升级。

16.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组织实施好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推进职教中心建设,加快部分高校搬迁建设项目进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城市社区医院建设,加快省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加快推进省博物馆、省科技馆、亚广传媒中心、云南文苑、云南大剧院、艺术家园区等6大项目的建设。

17.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重点抓好灾区民房建设,以及受损的农业基础设施、交通等恢复重建项目。全面组织落实抗震能力建设的“十项措施、百亿工程”,逐步提高我省防震减灾能力。

18.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继续推进九大高原湖泊的污染治理项目,分批推进九大高原湖泊周边449个村落的环境整治;积极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等,大力推进水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19.理顺价格关系:重点是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20.全力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抓紧修改完善《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并尽快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度假酒店,引进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带动旅游二次创业。


影 响

600多家企业停产或半停产

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经委、省政府金融办的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对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记者:金融危机对云南的工业有何影响?

省经委副主任王兴宁: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大跌,原材料价格忽涨忽落,煤电油运紧张,资金短缺等。由于上半年需求旺盛,但是主要产业的产能受到限制。进入三季度,我省原材料资源行业危机显现,持续了一段时间,并有恶化的趋势。现在看来,我省工业发展基本较好,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保持了两位数的较高增长速度。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遭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目前正从国外向国内延伸,从沿海向内地扩展,从加工业波及原材料产业。我省工业增速开始下滑,工业投资后劲不足,产品出厂价格下降,企业产销率下降,目前我省约600多家企业停产或半停产。首次出现铁路运输的运力大于运量,运量富余,而以往是运力不足。此外用电需求明显下降。所以要采取措施控制不利因素,消除阻碍明后年经济发展的隐患。

应 对

明年2亿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

记者:面对经济危机,最为困难的是中小企业,对此政府在产业和贸易方面对中小企业有什么扶持措施?

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童志云: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见底,现在还看不到,目前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文化领域蔓延。中小企业也感到切肤之痛,云南主要是原材料企业比较困难。明年省财政继续安排两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目前我省正在酝酿出台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近日将会出台。

筹 资

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我省金融业是否受到影响,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省政府金融办主任肖晓鹏: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整个金融系统要高度保持和中央一致,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今年内中央新增投资1000亿元中我省初步争取到56亿元资金,如何撬动200亿元,是金融界今年的首要课题。

采取的措施包括,积极争取中央对云南经济发展的信贷规模投入,据测算,今年可以完成和超额完成新增1000亿元的贷款规模,明年将完成新增1600亿元的贷款规模。近期央行已经增加了对云南的投入。同时加大对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力度,以及同各个银行的合作力度,通过信用合作,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通过银行贷款,加大和兄弟省市金融单位的合作,吸引资金;积极研究新的金融政策和 金融产品,包括直接融资的产品,加大理财产品的运作。

在政策上要有所突破,要积极研究筹集资本金,利用保险资金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地方发行债券,争取地方银行的准备金利率的降低,加大对地方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股权投资资金,研究小额贷款政策的执行力度;推出直接融资的政策,明年择机推荐一批公司上市。

落 实

省级财政新增资金10天拨付到位

记者:今年财政新增10亿元投资,省财政如何筹措这笔资金?

省财政厅副厅长杨利邦:年底拿出10亿元资金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省财政将尽快落实,早出成效。省财政将调整支出结构,增收节支,压缩一般性的支出,还有整合部门节余资金,竭尽全力确保资金到位。根据部门实施计划,省级财政新增加的资金在10天内拨付到项目单位。

记者:我省如何构建融资平台?

省政府金融办主任肖晓鹏: 云南构建融资平台的渠道非常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云南的需要。下一步将采取以下举措: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目前云南的上市公司是资源型的,要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组织推荐上市公司;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发行各种理财产品达到融资目的,包括企业债券;研究出台云南的股权投资基金,今年有望成立首支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引资力度,吸引兄弟省市以及发达地区的资金,推荐好的项目,引进来参与投资,包括股权、债券。

记者:争取今年新增中央1000亿元投资,省发改委采取了什么措施?明后两年最大限度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省发改委还需要切实做好哪些工作?

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新平:省发改委向国家申报3000多个项目,以项目带动资金。随后还将上报一批项目。明后两年,将做好项目的跟踪汇报;加强项目的协调和推进,加大项目的稽查力度;编制好2009年的项目,尽早落实好省政府提出的明后两年10000亿元的投资拉动;编制好2008年至2012年项目的规划工作。(来源: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