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打开世界看中国转型的窗口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26 09:32:57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鸟巢附近,外国记者在拍照。

  2008年8月14日,英国奥委会的6位官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中华民族百姓传统生活饰品展”。

  2008年8月25日,郎平忙里偷闲陪老爸逛市场,被人们认了出来团团围住,纷纷买来排球让郎平签名。

  奥运闭幕后第一天,北京街头车辆如流,繁华如常。

  刚过去的闭幕式盛大华丽的表演,仍然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根据CSM媒介研究收视调查数据显示,共有近4亿观众观看了最后一天的赛事,闭幕式的收视规模更是达到6.58亿,最终掀起了奥运期间最后一个收视高潮。

  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NBC环球首席执行官朱克表示,该公司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创下收视率新高,使本届奥运会有望超越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为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盛事。北京奥运会居高的收视率也让NBC环球赚得盆满钵满,8.94亿美元的奥运会独家转播权投资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回报。

  16天中,数十万境外游客和近3万名记者云集中国,除了看比赛,也兴趣盎然地去观察、去品味、去理解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短短时间,尽管远不能看透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大国,却无疑会令很多人改变印象。

  这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机会。北京奥运会在给中国留下宝藏的同时,也为世界留下了诸多奇迹和瑰宝。

  出席开幕式的80多个国家政要元首则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位高权重,一言一行都将影响世界走势。他们对于中国的认识至关重要。事实上,奥运是一次世界全面了解中国的机会,也是中国全面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

  外国元首:

  美好中国带来美好世界

  新华网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从到京至离开,这位“激情的拉拉队长”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后来评价开幕式时说,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世界各国人民奉献了一场壮观、成功的奥运会开幕式。

  最终,中国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高度评价。法国总统萨科齐则深信,2008年8月8日标志着中国的伟大复兴。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说:“中方为成功举办奥运会付出了巨大努力,在奥运历史上前所未有,令全世界印象深刻。中国人民在五千年历史的基础上,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中国。”

  改变想法的,还有3万多名外媒记者。路透社北京分社社长林洸耀说,北京奥运将成为“世界看中国转型的窗口”,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依然停留在很久以前,他们需要透过奥运会来观察中国之变。

  这一想法得到了不少媒体的认同。“我对北京的想法落伍至极。现代中国正向世界展示自己,我们必须接受亲身经历的现实,而不是固守别人灌输给我们的昔日中国的概念……”这是英国《卫报》记者安迪·布尔以自己在北京的亲身经历,写下的《奥运会:必须用开放的心态看待脱胎换骨的北京》中的一句话。

  《世界新闻报》特约作者麦克尔·佩恩则分析说,对欧美人来说,中国历史以及历史上的成就,他们所知甚少。《功夫熊猫》和《卧虎藏龙》,加上零星的介绍材料,就是很多外国人“中国印象”的全部。这样的心理基础,可部分地用于解释奥运会开幕式何以引来世界性的惊叹。

  林洸耀告诉记者,1994年路透社在北京的办事处只有4名文字记者、1名摄影和2名翻译,14年后,这一数字翻了10倍。这次报道奥运会,路透社派出了300多名记者,是路透社参与报道奥运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闭幕式之后,《华尔街日报》有报道称:“中国用一场坚定而又不失礼貌的盛典令整个世界‘缴械投降’。大家都普遍认为此次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是历史上最好的之一。”

  和谐精神:

  自信传送全球

  如果说中国在向全世界展现什么,那么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如何展现?

  开幕式上,以各种字体呈现的“和”字让全世界各国政要和媒体惊叹不已。而节目背后所传达的和谐精神更是成为第二天媒体报道重点。

  评论家姚泰和表示,中国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不仅在中国深入人心并开花结果,而且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世界各国。各政要们和本国运动员融为一体亲如家人,这和谐的一幕幕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虽然有不时的骚动、局部的战乱,但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主流,是和平,是友谊。世界的明天,一定是洋溢着“和”和“爱”的大同社会。他说,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北京奥运会给世界的献礼。

  和为贵,而“和”字背后则由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态度所指称。仅拿香港为例,据新华社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北京奥运会开幕至今,香港青年对“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百分比创下了同类调查结果的新高。

  英国《泰晤士报》一位记者说,对偶尔来中国的游客来说,引起他们关注的是中国人呈现了曾使美国变得强大的心态——乐观、活力和爱国、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让下一代比自己过得更好的决心。“上个月我在中国待了三个星期,我发现这是一个散发着自信的国度。”

  训练体制:

  美国要学中国体育?

  “所有的回忆、所有的欢笑与痛苦都珍藏在所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以及所有曾见证他们挑战自身极限的人们的心间,我们敢说,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奥运会。当然,对自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以来第九次报道奥运会的笔者来说,可以更加掷地有声地下断言。不管是蒙特利尔、莫斯科、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还是雅典,任何地方都不能带来和北京一样的感受,那就是奥运会在赛场上是如此安全,它又是如此自信。”英国《独立报》8月23日的长篇撰文。

  此届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荣登榜首。“举国办体育”的训练体制也成为各国热议的焦点。

  但是中国此次大获成功,无疑也为体育训练体制发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途径。

  从宏观而论,中国登顶打破了长期以来美俄(美苏)争雄的奥运金牌传统格局。并且,中国代表团在帆船、射箭、赛艇、拳击、蹦床项目上首获奥运金牌,在网球、击剑、曲棍球等项目上也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奥运会表明,中国在奥运项目中的夺金面扩大,夺金点增多,整体厚度和底蕴增强,体现了中国已经是一个竞技体育大国。

  中国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了51枚金牌,这是自苏联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55枚金牌之后的最好成绩。

  文化展示:

  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法新社评价说,整个奥运会的运作差不多完美无瑕,等于替“中国制造”的商标卖了17天的无价广告,北京奥运是一场来得及时的“品牌再定位”活动。北京奥运几近完美,为全世界对中国的观感带来重大改变。

  借由奥运会,推介的不只是“中国制造”。从始至终贯穿的文化元素也感动着其他国家的人们。美国著名华裔学者、新儒学代表人物成中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北京奥运会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提高了国家的“软实力”,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力量。

  成中英说,北京奥运会同时显示出对世界其他文化的重视,对科技的重视,把现代性和中国文化的传统结合得非常好。它给世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中国是非常现代的,甚至是超前的;同时中国最重视文化,最重视人的本质,重视生命的价值。

  新华社评论称,开放是奥运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文章援引了罗格在奥运会闭幕式致辞中的话:“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他认为,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是本届奥运会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展示和交流的舞台,也是反思、审视自己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勇教授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解决。”(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