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变迁和谐曲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07 11:16:41

——改革开放30年我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的改革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进了迪庆雪域高原。30年来,全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乡村经济日趋繁荣,全州农村正高奏一曲变迁和谐曲。

  政策科技“牵引”农业发展

  回顾我州农业发展的历程,是政策、科技发挥着“牵引力”的作用。1978年12月,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农村工作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积极而稳妥地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包产到户、统一核算等多种形式,最终抛弃了计划统一、计酬统一、分配统一的模式,建立起适应本州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实现了“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让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迸发了出来,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1980年全州粮食总产量为9422.5万公斤,比1978年增418.5万公斤。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多,我州粮食总产量年年递增,1988年至1995年是我州粮食增长最快的8年,年均递增4.92%,其中,1989年粮食产量突破1亿公斤。后来的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更是给种粮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我州粮食总产量年年递增,另一方面得益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开始,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从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区延伸到山区、半山区、高寒坝区。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也从1988年的82万元提高到1989年的125万元、1990年的200万元……从此,我州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指导下,全州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到2007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33478吨,与1978年相比增43438吨,增长了48%。全州大小牲畜存栏89.96万头只,比1978年增34.8%,全州农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14.63倍。

  产业调整“鼓”了农民的腰包

  农民富,才是全州富。改革开放至今,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工作重点,千方百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2元,增加到2007年的2287元,增长了近28倍。

  在香格里拉县金沙江沿岸可以看到村村寨寨都种植着成片郁郁葱葱的桑树。在这个种桑养蚕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为真正把蚕桑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从2001年开始,香格里拉县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在金沙江沿线的金江镇、上江乡等乡镇扶持蚕桑产业。祖祖辈辈以种田为业的沿江百姓,在政府的指导下,借助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养起了可爱的蚕宝宝。小小的蚕宝宝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上江乡陈子华一家利用村里17亩沙地养蚕,每年4万元的收入不仅解决了儿子上大学的费用,还为家里购置了彩色电视、DVD等现代家电。金江镇车轴村赵新扬一家,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从2001年开始尝试种桑养蚕,经过两年的摸索试验后获得成功,到2002年全家依靠出售蚕茧和小蚕获得经济收入10400元。

  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我州结合实际,迈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蚕桑业、生态猪、中药材、百合花等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词。在这些关键词的背后,通过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户与公司间架起了一座座金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经营方式,为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农贸市场,黄瓜、白菜、青菜、西红柿等各种时鲜蔬菜一应俱全。早在几年前,如果要吃到这些时鲜蔬菜,小中甸群众要坐上几公里的车到香格里拉县城购买。近年来,小中甸镇依靠种植大棚蔬菜,不仅使群众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而且也使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小中甸镇和平村先锋村民小组秀珍靠种植蔬菜,半年就净赚1500元。

  在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农田都覆盖着白色地膜,地膜下面就是秦艽幼苗。和正英去年种了4亩秦艽,光靠卖种子、卖幼苗和卖干货就收入2万多元。她家5口人,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过去种一亩谷子才有五六百元的收入,现在种一亩秦艽收入就达五六千元。


  特色农业“龙”抬头

  在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新阳村格茸批楚大爷家,500只尼西土鸡放养在苹果林间,扒吃着虫子和小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虫草鸡”。他家光靠出售成鸡和孵化的小鸡每年就能挣上万元。过去尼西乡也有少许农户养殖尼西鸡,但由于养殖数量少、水平低等原因,没有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自从我州将尼西鸡养殖作为特色农业不断培育壮大后,农民零星养殖变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养殖,不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还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只是我州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州坚持不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改革开放初期,时菜不见、鲜菜不鲜是我州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冬季能吃上新鲜蔬菜是一件难事。但是,我州进行大棚蔬菜种植以来,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吃菜问题,还有大量蔬菜返销大理、昆明等地。菜农董学明去年靠种植蔬菜,毛收入就达3万多元。过去从来不种植蔬菜的藏族群众,也有了大批蔬菜生产大户,种植的品种从单一的普通蔬菜扩展到特优时鲜蔬菜。

  除尼西鸡养殖、大棚蔬菜种植外,在我州农村,各种特色产业也颇具规模,如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的无公害生猪养殖,洛吉乡的杂交野猪养殖,永春乡中药材种植,德钦县葡萄种植,川达百合花种植等。这些特色产业不仅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还有效调整了农业结构,改变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成为了农牧民增收的依托。

  如今的迪庆,一片生机盎然,呈现出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良好局面。我们坚信,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正确指引下,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朝气的新迪庆,在团结、务实、高效的州委、州政府的带领下必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记者:王芹)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