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历史,在下一代延伸 大历史的步伐永远没有小人物的感受那般真切、有血有肉。 唐纳德·克尔1942年结婚,次年就告别妻子来到中国支援抗战。1944年2月的一天,年轻的克尔太太接到一封所有军属最不愿看到的电报,“您的丈夫在亚洲战场上失踪”。 漫长煎熬中,她几乎放弃希望。直到有一天,军方再次发来电报,确认丈夫已经成功获救。可以想见这段等待给这位军人的妻子,带来怎样无法忘却的记忆。 克尔的儿子戴维说,在弥留岁月中,母亲已记不清眼前的事情,却经常转述丈夫的话,反复提起那个救过丈夫的勇敢的中国少年李石,还不断敦促着儿子要到中国去。 当历史继续,个人的记忆开始呼唤某种形式的承接。 再度探访李石后,戴维一家四口打算前往旅途的最后一站桂林。“听说他们想去桂林看看,我们怎么放心他们自己去?”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尹小平对记者说。 于是,数名东纵后人再次自发、自费组队驾车,带领他们的美国朋友共同向桂林出发。10个小时的车程难免奔波,所有参与者都觉得值得。 他们找到“飞虎队”当年所用跑道的所在地,历史的痕迹已淹没在岁月里。不过,记忆仍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东纵的后人们告诉记者,营救克尔中尉的故事在他们的群体中流传很广,甚至第三代、第四代的孩子都依旧能从父辈、祖辈口中熟悉6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戴维19岁的小女儿凯瑟琳则告诉记者,她从未见过祖父,但从小就听爸爸讲述祖父的这段故事,这一次很乐意跟爸爸一起来中国寻访祖父的恩人,“没有他们,就没我今天的存在。” 戴维这次也带来了当年父亲拍下的不少与游击队员的合影。相处中,双方总是一起看着照片,聊着当年的故事,一起填补着故事的细节。历史,正在下一代手中延伸。(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