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7月17日宣布:今年上半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2%(6月份上涨8.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7月17日人民网)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的“救市论”甚嚣尘上,不仅房地产商“哭流叫嚎”,而且连一些地方党政官员也陪着“一把鼻涕一把泪”。 国家统计局所披露的这一事实,无疑给了“救市论”者当头一棒。什么“救市”?简直是荒诞无稽至极!“救市”的叫嚣,于房地商,那是贪得无厌,人心不足,企望“蛇吞象”;而于某些党政官员,则表明他们的屁股坐错了位置,已经坐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了房地产暴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房价连续上涨近十年,且愈涨愈凶,近乎发疯,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商无不赚得盆满钵满。房价虚高,节节攀升,大大超出了一般居民收入增长和承受能力,居者无房而又买不起房的群体越来越大,迫之无奈非买不可者则沦为“房奴”,中国当今的“房奴”群体之大堪称史之空前。 面对房价非理性地畸高攀升,面对全国一片“住房难”、“买房难”的呐喊,国家下决心稳定住房价格、打击楼市投机行为,把疯涨的房价降下来,以维护最人民群众的居住权。自前年以来,国家对房价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去年5月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代表中国政府明确表态:住房问题牵涉每一个百姓的切身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关键,中国将逐步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2007年5月20《东方早报》)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住有所居”列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可见,调控楼市,把房价调控到一般居民可以承受的水平,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经过二年多调控,我国的房价是不是调控下来了呢?应该说,远不理想。尽管少数城市的房价有所回落,但就全国总体而言,房价依旧持续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宣布的最新数据就是证明。这就是说,我国目前的房价,离国家调控的目标,离一般居民可承受的水平还遥远得很。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再接再厉,继续强力调控,说“打压”亦无不可。人民群众期待着,暴富流油的房产阔佬们“割肉,割肉,再割肉”,直至房地产市场回归到“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届时楼市自然也就“大牛”起来了。 现在对于楼市来说,国家调控政策的力度尚显温柔绵软,不然怎么效果老不明显呢?目前亟需要做的工作是,以人为本,顺应民意,出台更为有效的政策,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加速房价“理性回归”。决不能为“欲壑难填”的“救市”逆流和噪音所惑,决不能为占人口百分之零点几的房产富豪阶层及其少数官场代言人的种种要挟所惧,譬如“要死也要让银行先死”,“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果房价大跌势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对他们的最好回答就是,“民生大如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注意到,人们并不担心房地产商们“救市”的聒嘈,因为他们贪得无厌的用心路人皆知,已毫无欺骗性。而让人担心是,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和少数大权在握的官僚的“救市”喧嚣,前者头顶学术权威光环,往往颇具欺骗性,后者则可操纵权力,影响权力场的倾向。其实这两种人都是人民群众的“叛逆”,广大人民群众买不起房,他们却叫嚣“救市”,给已经畸高的房价“火上泼油”。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早已被房地产商腐蚀,与房地产商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荣辱与共。 就近年来落马的党政官员腐败案例来看,凡地方主政者,几乎清一色地都有与房地产商勾结舞弊、权钱交易的恶行。与房地产商“穿一腿裤子”,不仅有利于地方GDP增长,扩大政绩,更能扩充个人的“财库”,何乐不为呢?这也是个警示和举报,看看哪些官员在吆喝“救市”,不妨“顺藤摸瓜”,查查他们与房地产商之间的“暧昧”,十之八九有“猫腻”,不然,原本执政为民的公仆怎么会“倒着干”,偏要吆喝损民的论调呢?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目标是:“住有所居”,“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楼市必须继续调控,房价必须继续“打压”。国家既定的方针决不可为“救市”的歪理邪说所动摇,而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调控’不放松”,直至“人民群众满意、答应、高兴”为止!(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