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党支部以“抓好支部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塔城村建成全州最好的乡村之一”为奋斗目标,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三级联创”和建设边疆党建长廊为契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走进塔城村,只见绿树环绕在一座座农家小院周围,四面花香扑鼻,户户相通的水泥路干净整洁。驻足细听,新村小院里不时传出欢歌笑语。塔城村的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昂首迈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 不断完善机制 促进和谐发展 塔城村有9个党小组,114名党员平均年龄45.6岁。针对支部党员年龄偏大、居住分散,难以开展组织活动等问题,支部充分利用退休老党员居多的优势,制定了《聘请党建指导员制度》,挑选6名熟悉党建工作,身体健康,在群众中有威信,热心支部建设的退休老干部,聘请为支部的党建指导员,有效解决了党小组活动中教员不足的问题。 为了使支部的每个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制定了《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结合实际分别设立了“社会治安岗”、“科技岗”、“文明岗”、“计划生育宣传岗”等10个岗位,通过定岗到人,上岗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营造良好的村风社貌发挥了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以前的塔城村街道脏、治安乱,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村党支部分别设置了“云岭先锋党员卫生管理责任区”和“云岭先锋党员治安管理责任区”,并成立了民兵应急分队,将各个责任区的工作落实到责任人上,责任人主要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公安干警和党员组成,分别对自己责任区的卫生管理和治安管理负责。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党支部共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大扫除100多次,治安联防巡逻21000小时以上,参与人数达50000多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塔城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街道变得十分整洁,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针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塔城村党支部制定了《党员互助基金制度》,采用“党员自愿捐一点,向上要一点”的办法筹集基金,积极组织开展了向困难老党员捐款捐物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塔城村党员在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党员自觉行动起来,采取张贴标语、播放纪录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等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揭批达赖集团,并通过排查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增强了村民的爱国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了社会稳定。 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是关键 在村党支部的努力下,维西县扶贫办、团委、妇联、科协到塔城村开展了多期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厨师、驾驶、农作物栽培、家畜养殖、药材种植等方面,参训群众达700多人次,党员近97人次。通过培训,群众的科技致富意识明显提高。支部还从群众中吸纳了23名致富能手为党员,并制定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对新发展的党员进行公示,接受党内外监督,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通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塔城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党支部、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和群众的关系更近了、更亲了。(实习记者:石显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