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支前民工与马帮岁月的见证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25 14:48:05

  数天来,我们沉浸在悲痛中,但战无不胜的勇气压倒了一切,公路里程在一步步延伸、缩短,流动红旗在各个班组之间不停地交换传递,那是一种无以言说的精神动力和号召,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却是惊人的壮举。在吊江岩,连猴子都掉泪的悬崖峭壁上,成百上千的军民腰间拴着篾绳和麻绳,像猴子在空中荡着秋千,又似飞鹰展翅,照样抡锤、握钎、打炮眼,这样高难度的悬空劳作,在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特殊年代,即便“蜘蛛侠”复生,也会免为其难,看似潇洒优美,实则是用生命在做赌注,隔三差五就能听到不慎牺牲的人员……在篝口(今小中甸镇的联合村)一带,我成为技术抢修队骨干的一员,所谓的“先头部队”。往返10来里的路程炸石料、錾石条,十六七个壮汉扛一根石条子,咬着牙抢修好了两座石桥。当时我在中队(300多号人),由于大多都来自外地,高原温差大、缺氧,很多人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加上吃穿不济,驻达拉段的中队发生流感,成群的人睡成一排,技术员、材料员和事务长相继病倒,情势十分的严重,中队卫生员和我请来土医生与工区医院合作,双管其下,四处找寻草药,熬大锅药给队友喝下治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翁(赤脚医生),当时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让我们脱离了病魔(如果有可能,我还想见见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姐)。同行的还有保山的深明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杨占林……我们在支前的日子里,建立了朋友加兄弟的情谊。大家后来渐渐康复了身体,因我的突出表现和修桥的功劳,让我当小队队长,殊不知要到乡城县援建修路了,经工区医院一检查,因长期营养不良,我的身体太虚弱,不能再前往乡城去支前。

  丽中公路建设竣工,可以说是迪庆州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大创举和奇迹,我从一些历史书籍中了解到,为使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关切迪庆藏区,每次派来亲人“金珠玛米”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他们与各地的支前民工、马帮和迪庆人民一道,如鱼水相依,同甘苦,共患难,有数百名先烈在迪庆高原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为迪庆的解放、建设建立了丰功伟绩。我也曾获得过“建设丽中公路突击手”、“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贡献奖”的奖章,“文革”期间因抄家被遗失。1961年至1962年期间,根据工作需要,对老弱病残等特殊民工给予优惠照顾,并实行了“压缩精简”政策,部队工人下放支农,我也随马帮队转战南北,凭借在工程处钻研勤恳,学到了泥水匠、木匠等手艺,在当时的金江区吾竹村搞勘测设计施工图,架设桥涵、修建沟渠,这样的工作一直到1972年上江公社成立,队里的打场、瓦厂、托儿所和村子里的起房盖屋,我都是“掌墨师傅”,还带出了一批徒弟,这些祖传的活路又有了接班人!

  那时的环境条件十分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像现在电器化、信息化、现代化一应俱全,新农村的日子比城里都还要安逸实在。记得我们从六七十年代就在江边修堤岸,最好的运输和交通工具就是马队、马车。70年代初,村里还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合作社里布匹一类的物资都要靠购物证,凭证按人口数限量供应……每年还要交余粮,杀年猪还得对半开,靠挣工分吃饭的年代,往往儿多母苦,年底分红时,大多数人家都是倒刮户,日子就像衣服上的补丁,过得清贫拮据,青黄不接,闹饥荒成了村民的习惯,多种病症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记得邻近的队里刚刚买来一架手扶拖拉机时,全队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人们怀着畏惧和惊奇的目光,一同去看这架“怪物”,当时没有人会驾驶,车子是人工扛和马车拉回来的。队里组织了30多个大男人,平地上拴着牛皮条来拉车,陡坡上不会踩刹车,拖拉机不时冲进田边地头,甚至撞在房屋和树上,十天半月下来,车子已经面目全非。那是一个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胆小怕事的年代,很多人背上了“走资派”、“臭老九”等政治黑锅,搞得很多家庭支离破碎。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后,各族群众看到了黎明的曙光。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州上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比、学、赶、帮、超”的意识逐步增强。作为一名建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见证人之一,我们这些老人由衷地感谢党的一项项惠民政策,感恩改革开放带给民生的福祗,只有党的英明领导,才会有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80年代加宽金江路面,90年代开通程控电话、彩色电视走进寻常百姓家里,20世纪全线贯通县际油路,21世纪大江南北天堑变通途,党的十七大如一缕春风,惠民工程暖了百姓的心窝,家家红砖青瓦,争创“文明户”,户户争当“致富能手”,子女读书有补贴、就医看病有保障、开展养殖得补助,还有最低生活保障,村户间的水、路、电不断完善,逢年过节还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我们真正享受到了衣食无忧,老有所养、所乐、所为的颐养天年。现在家里的五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其中四个已经参加工作,老二在跑运输。前两年,家里还开办了渔庄,搞农家乐。村里的农用车、机动车一年比一年多,搞养殖、种药材、办农家乐等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壮大,成为金沙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想想过去的艰难岁月,展望未来的蓝图美景,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我们这一代人,这一辈子赶上了好年代,火红的日子还会更美好!(龚立义 讲述 洪耀辉 整理

责任编辑:和玉凤

上一篇:改革春风进校园

下一篇:家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