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剑川考古:云南首次掘出完整彩陶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18 08:44:37

  大理剑川的剑湖畔,正是金庸作品《天龙八部》里段誉失足掉入的人间仙境,“葬身于湖畔花下,倒也风雅”。如今,这里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刚刚完成的剑湖边“海门口遗址”第3次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留下太多未解之谜,而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云南先民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能够制作彩陶、种植水稻、使用青铜。

剑川海门口遗址D区。雨水抽出后显露出的“干栏式”建筑群。记者 曲鸣飞/摄

  16日,记者来到距剑川县城8公里处的剑湖,这个四面青山环绕的高原淡水湖泊,四季纯如明镜,涓涓细流浇灌着青绿的庄稼。如今,因湖畔水位不稳定,已无固定人家居住,而成了一片肥沃的田地。在附近村里生活的老辈人中,世代流传的故事认为,很久以前剑湖周围曾是繁华的村落,被称为“水寨”,后来不知何原因,水寨消失了。

  有村民说,几十年前,农民在耕地时就偶尔挖出过一些“黑黑的木桩”,大家都拿回家当柴烧了。也有村民会挖出一些刀状的青铜器和陶瓷片,还有造型奇特的石片。

  若不是考古专家的到来,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水寨”并没有完全消失,大量的实物在历史风雨中沉入了地下,历经3000年而不朽。这就是著名的“海门口遗址”。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显示,那时临水而建的村落,曾有过人们难以想象的繁荣。

  目前,考古专家正试图从出土文物中,解开3000年前云南先民生活及迁徙之谜。

  1957年第一次考古

  挖泄洪渠意外掘出文物

  “远比前两次的成果多得多,而且有可能改写历史。”对于刚刚完成的“海门口遗址”第3次考古发掘,甸南镇文化站站长刘新春用了“出乎意料”这个词来形容。

  第一次考古,是在1957年,当时剑湖洪水泛滥,3条泄洪口又是弯曲水道,一到雨季,附近村庄即遭洪灾。当时,政府组织当地群众,将泄洪道改为直道,以期增加流量。一场轰轰烈烈的水道改造工程开始了。

  随着沟渠的开挖,大家发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被挖了出来——黑黑的木桩、状如斧头的石片、带着绿锈的铜刀。这些情况反馈到考古部门后,有专家推断“地下可能是一个古文明遗址!”

  于是,考古部门开挖了410平方米的一个区域,挖出了224棵古木桩和大量青铜器和陶瓷制品,还有石器。经碳14测定,这些东西的年代被界定为距今3115年±90年。这里成了记录新石器时代云南先民生活的“海门口遗址”。

  1978年第二次发掘

  出土数百件各种器物

  刘新春介绍,1978年4月,省级文物部门决定在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当时,专家们在剑湖周围开了3个探方,有近300平方米的区域。那次考古,挖出了226根松木柱,测定显示仍是3000多年前打下的桩。同时,还出土了26件青铜器,350件石器和22件铁器及大量陶瓷制品。

  在村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这里在“水寨”之后,还有一个辉煌的“鲁鲁城”。据说,可能因遭受剑湖洪水的多次威胁,或受到野兽的侵扰,这个城向北移了7公里。

  这次的考古成果中,除了初步证实传说中的“鲁鲁城”确实存在外,专家们还认定“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青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然而,由于没有正式的考古报告,这里始终没有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

  2008年第三次考古

  首次发掘出完整彩陶罐

  早在8年前,剑川县就一直希望“海门口遗址”能重新发掘。今年1月8日这一愿望得以实现。

  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后,第三次考古在省考古研究所8位专家的主持下,历经2个多月,新开挖28个探方1350平方米的面积,再次回到3000多年前祖先的家园,探个究竟。

  发掘过程中,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出土文物中,有2个完整的彩陶罐,这在云南遗址发掘史上,还是首次发现。这可以说明,在那个时候,云南先民已学会制作彩色陶器。此外,还有炭化稻,也是惊人的发现。

  甸南镇文化站站长刘新春的办公室里,还保留有一小撮红色的粉状黏土。据专家介绍,这就是早期云南先民用来为陶器染色的。同时出土的陶器上,也依稀可见这种红色物质。遗址内大量的炭屑,与陶片和红烧土在一起,说明彩陶罐是在当地烧制的。但是,3000多年前先民如何掌握这些先进的制陶工艺,仍需探讨。

  三次考古发掘,都可见遗址内密布的各种炭化木桩。专家们据此推断,这是先民们的建筑式样。当时,为了避开涨水的侵袭以及野兽的袭击,先民们砍伐了大量松树做桩,并深深打进土里固定,再在第二层建房居住,与如今的傣家竹楼有点类似。

  几次发掘共出土了2000多根大小不一的木桩,如此大规模的木桩群如何能历经3000年而不朽,谜团还待慢慢解开。

  此前,有专家曾推断,先民们在3000年前不可能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然而第三次考古次出土的炭化稻,否定了这一观点。更令人称奇的是,在遗址内还发现了粟,这种原本栽种于北方的作物,怎么会在这里出现?至今没人能说清。

  新闻助读

  剑川:云南青铜文化发源地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腹地,地貌形态多样,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剑湖出水口处发现了“海门口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西汉时,剑川属益州郡,后属云南郡,东汉改属永昌郡。唐六诏时称“矣罗识诏”,后又称“剑浪诏”。南诏时置“剑川节度”。宋大理国时期沿六诏时之旧制。元置“义督千户”,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设“剑川县”。元末改为“剑川州”,隶属于鹤庆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剑川州”,隶属鹤庆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属丽江府。民国2年(1913年)再次改为“剑川县”。

  建国初期,剑川隶属丽江专区。于1956年重新划归大理。(来源:都市时报 作者: 张友平)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