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23 16:28:06

百姓故事

  1.5万元的捐款,在数目上也许并不起眼,但它的背后却有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自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以来,灾区的情况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5月18日,德钦县佛山乡组织募捐时,82岁的当珍扎史老人当场捐款1.5万元。现场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老人的行为,了解老人情况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老人的退休工资,除了支付老俩口的日常生活开支,还要负担两个孙子上大学和中学的各种费用。平时里,两位老人为了省钱,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一套新衣服,吃的菜是靠自己种的,曾经还发生了过年串门因为只带几包挂面而被亲戚朋友笑话的事。这么一个节俭得近乎过分的人,怎么会这样大方?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乡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来到了当珍老人家。记者看到,一间不到40平米简陋房间,既是老人的客厅,也是卧室,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此时老人正在收看电视转播的抗震救灾专题报道,尽管外面天色已昏暗,屋内的灯依然没有打开,整个房间里只有电视机荧光屏那一点微弱的光。同行的人告诉记者,看电视不开灯是老人的习惯。当我们告诉老人这样的做法对视力不好时,老人却说已习惯了,这样还能节约些电。得知我们的来意,老人关上电视,打开灯,拉过称得上是“古董”的椅子招呼我们坐下聊起来。

  从和老人的谈话中我们得知,老人出生于1926年,1956年参加革命,1958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老人从德钦县人大光荣退休。1960年,老人因为剿匪立功,还被评为“民兵英雄”,还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并被赠予由中央首长题字的步枪。说起这支枪时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用手不断抚摩着爱枪。

  当记者问道为什么在自己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要捐这么多钱时,老人面色凝重,声音也变得哽咽。他说:“四川发生这么惨的地震,任何人看了都会寒心,都想出一把力。我是经历过新旧不同社会的人,从电视上看到党中央几位领导年纪那么大了还亲自到前线视察慰问,这么好的领导旧社会连想都不敢想。”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老人继续说:“是党把我从农民培养成一名干部,如果再年轻些我也想到前线和战士们一起抢救灾民,现在既然党中央发出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就应该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有党在,有全国人民的支持,灾区人民一定会挺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杨勇)

一次特别的募捐活动

  一场由来自众多省份的农民工组成的募捐活动近日在香格里拉上海中学施工现场举行。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也牵动着日夜奋战在建设香格里拉上海中学工地的无数工人的心,很多工人在繁重的建设中心系灾区群众,多次主动要求施工队在工地里组织开展向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捐资活动。在当天的捐资活动中,很多农民工说“灾区群众太需要帮助了,只要每一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受灾群众一定会好起来”,一句句朴实而简单的话语,显露着农民工们对灾区群众无限的关爱,也诉说出了农民工们的社会责任感。

  19岁的小李来自四川绵阳,他是今年年初和老乡一起来香格里拉打工的,在这次地震中,他的家没有受到什么灾害,他说本来想把所有打工的钱都寄给久病卧床的母亲治病,但了解到灾区灾情后,深感灾区有无数个像自己母亲一样需要钱的人,就拿出了120元捐给灾区。在捐款现场,像小李一样农民工很多,他们身后大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虽然他们收入微薄,但他们有着大义无私的奉献精神。捐款活动中,募捐箱里的钱不多的在增多,有几十元的、百元的,也有零零碎碎凑起来的钱,不到20分钟,工人们的捐款已经超过上万元。(陈义)

余热增辉当自乐

——访81岁的退休干部李继增老人

  “趁我有生之年,赶紧把我现有的爱好和特长传授给我比还年轻的退休职工,教会他们如何健身养性,如何延年益寿,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句既朴实无华、又充满激情和爱心的话是一位年过八旬,但却白发鹤颜、神采奕奕的退休老人亲口告诉笔者的。

  这位老人名叫李继增,今年81岁,是香格里拉县松园区新仁村人,1952年参加工作,曾在香格里拉县农牧局、县畜牧场、县畜牧局工作,1985年光荣退休。退休后老人一直居住在建塘镇建塘东路居民二组。老人退休后不愿成天呆在家里过儿女情长的生活,他先后自费订阅《健康生活指南》、《中华养生保健》、《养生综合期刊》、《参考消息》等报刊杂志,坚持每天按时读书看报,按时收看有关健康与生活的电视报道,他通过自学和经常参加省、州、县老年体协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平时组织开展的一些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逐步在自己爱好的象棋、台球、门球、钓鱼等健身娱乐活动中积累了一些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经验和技巧,久而久之,他不仅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中愉悦了身心,增强了体质,而且还玩出方法,有张有弛。1996年至2003年,他被大家推荐担任州直机关老年体协委员和副主席,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参加老年体协活动的会员,凡到活动中心参加活动的老同志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年龄最大、最会玩、最有魅力的老人!

  他深有体会地告诉笔者:“迪庆海拔高、缺氧,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和免疫力自然下降,不宜久做打麻将,许多老同志不注意这一点,长时间泡在麻将桌上,这样既伤身心、又容易引发各种潜在性的突发疾病。”因此,他时常说服周围的老同志多参加一些体力和脑力活动相结合的体育健身活动。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老同志放弃了打麻将,自学自愿地参加到打台球、打门球、下象棋、钓鱼等活动中,象他一样收获了快乐和健康。

  今年4月中旬,李继增自告奋勇地担任门球教练,带头发动和组织大家举办了一期有38名门球爱好者参加的门球培训班。当笔者在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大型室内门球场采访时,看到门球场内一大群老同志正在李继增的指导下,呈现出一派紧张有序,你追我赶地击打门球的生动景象。 (陈永明)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