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结硕果,“三江明珠”满眼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30 20:07:22

——写在维西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周年之际

  龙爪箐村民小组傈僳族老人付用珍亲眼见证后山从荒山秃岭披上绿装的历史过程。他说:“20年前,砍柴卖是我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后山的森林一天比一天少,环境日益恶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今,蔬菜成为我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沼气池、电是我们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后山绿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

  龙爪箐是一滴水珠,但这滴水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反映出维西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随着大量的森林被消耗,素有“横断山中的绿宝石”美誉的维西县生态日益恶化,到上世纪90年代末,维西县森林覆盖率仅有37.9%。1998年以来,维西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历史机遇,加强领导,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掀起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建设高潮。据统计,1998年以来,维西县对347.6万亩森林进行有效保护,实施公益林建设18.83万亩,实施退耕还林9.4万亩,其中,退耕5.8万亩、荒山造林3.6万亩。在退耕还林补助期内,每亩每年兑现给农户粮食折现210元、运费30元、医疗卫生补助20元。

  在生态建设中,维西县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结合生态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核桃、板栗、花椒、木瓜、青刺果、红豆杉等经济林。在退耕还林地里间种中药材。到2007年底,维西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2.7万亩、中药材2万多亩,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生态建设结硕果,“三江明珠”满眼绿。到2007年,维西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544.5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82.58%,森林覆盖率达到74.83%。生态的日益改善为维西发展生物产业和旅游业奠定了基础。苍翠欲滴的群山,清幽幽的泉水,蓝蓝的天空使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得到生存繁衍,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得到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在维西凸显。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维西县把生物产业和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并取得显著成绩。(记者 杨洪程)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