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树明
“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起来……”叠脚跳歌是彝族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文化娱乐的重要方式。镇南月琴,彝族传统乐器之一,因形似满月,声脆如琴而得名,民间俗称“弦子”。月琴既是彝族叠脚跳歌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又是小伙子抒发自己情思的特殊工具,爱唱爱跳的彝族汉子几乎每个人都要有一把月琴。每天劳作之余或吃过晚饭后,抱上月琴到村口大树下或在自家院里,自娱自乐,调整一下劳苦的身心,一天的劳作疲惫便在这琴声中悄然散去。 镇南月琴历史悠久,早在宋代《乐书》中就有记载,清代即誉满三迤,光绪《镇南州志》记载:“口琴、月琴州人杨氏世其业,所造皆有美音,市之者甚众”。 楚雄州岔河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系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委会所在地,是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闻名遐迩的镇南月琴和她的代表性制作人李树明,就出自这个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岔河村。 李树明在岔河村长大,打小就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父辈都是木匠,自然对月琴制作产生了兴趣。从他做第一把月琴之后,通过自己不断摸索和实践,改良了之前不满意的很多工艺和材料,两年以后,村里有人来向他讨要了,慢慢地,他制作的月琴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美,最后他干脆把月琴制作从业余爱好变成家庭副业,自产自销补贴家用,每把价格在100至200元之间。 通过申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项目,2006年6月,李树明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8月,镇南月琴制作技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6月,李树明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时光的磨洗中,李树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镌刻在月琴上,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一把小小月琴,弹响了新时代彝乡人民的幸福之歌。 从事月琴制作20多年间,李树明以“匠心”守护“初心”,在月琴制作技艺上精耕钻研,任墙外车水马龙,眼前的一块块木头,就是他的整个世界。20余年间,李树明先后到楚雄、昆明、深圳、北京等地参加展览、展演或现场技艺制作,并通过各级大师的指导、培训和帮扶,结合自身的学习和钻研,他的月琴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作品也从简易拼接到单平面、镶镜子、双平面,再到立体雕刻,饰文从汉字到彝文,再到咪依噜彩绘立体画像,样式从八方形到圆形再到葫芦形,尝试作品接近20余个品种。每一件作品,从选材、拼接、雕刻、涂漆、上弦、调音、弹奏等过程,他都一丝不苟,用心雕琢,力求精品,努力把它作为一件有生命灵魂的艺术品来追求,他的月琴也卖到了上万元1把。 李树明介绍,镇南月琴主要以楸木、水冬瓜木为原材料,再运用榫卯法和胶合法分别制成琴腔、琴杆、琴头、弦簪、弦品,历经组合、拼装、雕花、上色、上弦、排品等10多个步骤制作而成,制作一把月琴往往需要月余,最考验匠人的耐心。 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为乡土人才、兴楚名匠、省级传承人,这当中深深凝结了老李对镇南月琴制作技艺的潜心钻研和辛勤付出,凝聚了他对彝族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 李树明不但月琴做得好,而且琴弹得好、脚跳得好、调子也唱得好,能歌善舞,还是村里大事小情的热心人,每家有事他都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和帮助,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李”。 岁月不饶人。现在,老李年纪大了,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他最担心的是这门手艺能不能传承下去,今天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动手,更吃不了这种苦。 “如何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一代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符合时代发展。如何推动像镇南月琴这样的优秀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折,创造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努力,并为之奋斗的。”李树明指着满柜的奖状和奖杯骄傲地说。 (来源: 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