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建塘锅庄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李佳佳 和雪妍 发布时间:2022-06-17 10:55:42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触景生情、出口成歌、抬脚即舞,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本民族歌舞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承者。人们赞美藏族人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哪里有锅庄,哪里就是舞台。”无论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风和日丽的夏日,还是在五彩斑斓的秋季、银装素裹的冬天,只要有可以欢舞的场合,人们都会跳起欢快的锅庄,成为雪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塘锅庄之源

走进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建塘锅庄传统展示馆,一幅很大的《千人建塘锅庄》图映入眼帘,还有相关的历史记载、歌曲舞步、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等实物,无不散发着建塘锅庄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魅力。讲解员说着一口纯正的方言,热情地介绍建塘锅庄的由来,格外有感染力。

“锅庄”是对“果卓”的音译,藏语“果”意为圆圈,“卓”是跳或舞蹈、歌舞之意。相传早在吐蕃时期,即公元七世纪中叶,随着吐蕃势力的南下,锅庄舞也随之流传到了迪庆。在流传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观的变化,舞蹈形式、动作、功能以及唱词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其次,由于地域关系及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流传在迪庆的锅庄舞更显得绚丽多彩。在香格里拉,人们把锅庄“果卓”习惯地称呼为“嘎卓”,藏语“嘎”意为欢乐,“卓”意为舞,全意是欢乐舞,建塘镇则称为“擦拉”,即欢乐玩耍之意。凡遇节庆、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们不分男女老少都要跳通宵,以示欢乐、祝福。

迪庆锅庄舞是迪庆民间传统歌舞之一,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形式,被称为藏乡民间歌舞的“活化石”。2006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锅庄舞民间舞蹈”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塘锅庄是迪庆锅庄的一种,至今保持着藏族歌舞的古老形式,是一种无器乐伴奏的集体诵唱舞蹈,在当地广泛传承,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在涉藏州县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

建塘锅庄之魂

古人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键靠人。

“从小看着大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那耳熟能详的锅庄曲调,简单优美且有节奏的锅庄舞步,深深吸引着我。我对建塘锅庄别提有多热爱了,从儿时到花甲之年,热爱依旧不减。只要有时间,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户外,就会不自觉地哼着锅庄调,原地跳起来。”香格里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勇说。

像黄勇一样深爱着建塘锅庄的传承人还有2002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杨庆科和2005年9月被列入迪庆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七林定主。正是由于他们坚持不懈努力,这项古老的歌舞技艺才得以传承和发展,他们成为了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他们深知保护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知要避免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就需要着重培养青年人。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建塘锅庄歌舞技艺和歌词内容,积极做好带徒授艺,倾其所学毫不吝啬地传授给前来学习的青年爱好者。

非遗文化“活”起来。无论在香格里拉的大街小巷,还是高山草甸,建塘锅庄舞跳起来的这一刻,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幼,所有人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尽情欢舞。目前,建塘镇除“藏民家访”和各种民族歌舞展演中心外,每个村寨都有跳锅庄舞的民间艺人,逢年过节或遇到喜庆日子,大家都会聚到一起纵情歌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每个社区积极开展锅庄舞传承培训和文艺活动。除了“活态”保护,相应的“静态”保护也少不了。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除了保留珍贵的录音录像外,还在社区建立了建塘锅庄传统展示馆、展示厅,以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内容方式吸引人们观看。

“我们要在保护建塘锅庄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来到展馆不仅能详细了解建塘锅庄的文化,还能领略建塘锅庄的魅力。在举办相应活动时,我们也会采取‘云上锅庄’的直播方式,让我们的建塘锅庄遍地开花。”建塘镇金龙社区工作人员说。

建塘锅庄之调

“相会好,相会好,在雪山顶上来相会······”黄勇用张弛有度的建塘锅庄曲调,深情地唱着生活的美好与日常见闻,唱词简洁朴实,情感亲切,扣人心弦。

“现在的年轻人会唱锅庄调的少了,我们要引导年轻人,让他们喜欢传统文化,以后传承的路子还得靠他们走。我经常对家里的晚辈讲述锅庄的唱法,经常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经常哼着调子哄着小孩睡觉,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家乡的锅庄是宝贝,千万丢不得。”黄勇说。

建塘锅庄有130多首曲目,内容从古到今,从天到地,涉及劳动、生活、英雄、传说、故事等。锅庄的歌词,有比较严谨的排比和巧妙的比喻,唱词规律是唱天必唱日、月、星;唱人必唱帝、佛、智者;唱地方必唱北京、拉萨和家乡。这种固定格式在锅庄词中最为突出。锅庄舞既有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又有颂扬英雄的歌舞,还有表现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

建塘锅庄之步

建塘锅庄舞的动作简单易学,有较强的感染力。建塘锅庄舞步可分为三大类,即“郭卓”“枯卓”“帕卓”。藏语“郭卓”意为走舞,“枯卓”意为转舞,“帕卓”模拟动物。

“郭卓”虽称走舞,但快舞时可在原地起止,由于“郭卓”步伐简单,可吸引大量的人员参跳。“枯卓”舞姿多样,种类繁多,舞姿灵活多变,中青年人喜欢跳。“帕卓”模拟动物,如模拟猴子、兔子、孔雀等动物动作,舞者上身前俯,颤腰踏跺,舞伴和着歌曲做“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对歌对舞,先跳慢板,脚步缓慢,舞姿优美,然后舞步逐渐加快,越跳越快,最后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热爱,我经常在邻里办事处与三五好友跳锅庄舞。”讲述着建塘锅庄舞步的黄勇边唱边跳了起来。

锅庄舞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份情怀。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