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之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卜庆萍 发布时间:2022-03-25 10:04:40

在古代,一些历史名人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们严谨治家,在子女教育和行为规范上,可谓呕心沥血。下面这些事例,从深厚的历史中走过来,很值得一读。

历史上的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在他心目中,孙权是孩子们的榜样,当时就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曹操为教育子女,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选择老师,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深明法度。为激励孩子们发愤学习,曹操颁布了《诸儿令》:“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儿子们虽然小时候都被我疼爱,但长大后德才俱好的,我一定重用他。我说话算数,不但不对我的部下有偏私,就是对儿子们也不想有偏私。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共有五个儿子。岳飞像当年母亲对自己一样,对孩子们教育非常严格。按理说,他可以让这些孩子生活过得好一些,但岳飞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把余下来的钱充作军费,赏给军士。岳飞日常在家中只穿麻布,不穿丝绸,平时的饭菜很少有肉,而且规定几个儿子不得饮酒。岳飞常让儿子们读书之余到农田从事农业劳动,告诫他们“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岳飞长子岳云,12岁入伍,岳飞对其武艺操练要求十分严格。一次,岳云身披重铠,操练骑马,一时忘了地形,从山上狂奔而下,结果连人带马栽进壕沟,衣服跌破了,脸上流出了血。岳飞大怒,命令军士打100军棍。众将士求情,岳飞仍然不依,并说:“前驱大敌,亦如此耶!”在岳飞的严格管教下,岳云很快成长为一员勇将,在和金兵作战中,屡建战功,将士们称他为“赢官人”。

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柳公绰与其弟柳公权,其子柳仲郢,其孙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柳家也以治家严谨而闻名,柳氏家法成为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柳公绰对子侄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年月,家中虽然储备甚足,但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始终是一碟菜。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对他们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公绰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子孙一方面要勤俭持家,同时还要勤学苦读。柳公绰十分重视长幼之序,他在外任官时,有一次其子柳仲郢前来看望,柳公绰要求他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就要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所有人员,不要因为职位低而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礼。在严谨家法影响下,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弟弟郑墨家。小宝6岁上学,为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他的“道”是什么呢?郑板桥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嘱咐弟弟:“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后来,郑板桥把儿子小宝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人,要“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郑板桥还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曾国藩熟读古今历史,也看多了权臣子女的骄奢张扬,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极其严格。他要求家里的子侄对“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多封书信详细谈如何做学问和做人,鼓励他们学当时文人士大夫不以为然的天文学和英语,还要保持简朴的作风,举止稳重,言行谨慎。对于女儿,曾国藩也是严格要求,他曾亲手为媳妇和女儿们订了一个功课表,每天要做四件事。第一项做饭: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等;第二项织布:上午时间要纺纱或者绩麻;第三项是女工:中饭后,要做刺绣之类;第四项是其它杂工:晚饭后要做鞋或缝衣,一直到二更才能收工。他怕她们不肯好好照办,还在家书中特别说明,每个人“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一只。吾回江宁后,当作一总验。”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