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漫谈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卜庆萍 发布时间:2022-01-21 10:07:11

    喜庆的春节欢快地走来了,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一副鲜红的春联,以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祈福和展望。在红红的中国年里,我们不妨走进历史,看一看春联厚重的文化和来历。
    中国的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吉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究其来历,春联起源于桃符。有史料载,桃符即古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长六寸、宽三寸,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起初以避邪之用。《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记载了辛寅逊题桃符之事:“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联语是说:新年享受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春意常在。联语简洁意赅,工整对偶,表达了古人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强烈愿望和追求,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因此,清代《燕京时岁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诗中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因宋代造纸术的发明,纸张使用得到普及,宋代桃符便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在纸张上书写楹联,并在春节张贴,叫“春贴纸”“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亲手挥毫,还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朱元璋传旨:“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喜气盈门的春联便十分高兴。朱元璋对春联大力提倡和推行,春联开始流行开来。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贴春联已成风俗,是我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一件大事,红红的春联贴在大门上,顿时满庭生辉。现在,春联乃一个广泛概念,还有很多附属品类。根据张贴场所,春联可分为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即我们常见的春联。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是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方的单幅文字。如在庭院里贴上“抬头见喜”“出入平安”“恭喜发财”之类的文字。斗斤,也叫门叶,菱形贴法,多贴在家俱、单扇门或影壁上。春节时大家喜欢倒贴的“福”字,就属于斗斤。
    春节万民同乐,普天同庆,各家门楣上除张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张贴,如“鸡鸭满圈”“牛羊成群”等,寓意六畜兴旺。院子里的大树,要贴上“树大根深”。院墙贴上“春光明媚”,靠炕的墙贴上“幸福安康”,厨房里贴上“勤俭节约”等。
    红红的春联贴好了,一声声爆竹便炸开了浓浓的年味与吉祥,人们在和乐与幸福的氛围中,开始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过后,依照各地不同民俗,摘春联又有自然脱落、整年说、过节说三种类型。自然脱落就是把春联贴上后,任其随意脱落,亦或春联经风吹雨淋,已破烂不堪了,就直接摘掉。整年说,即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新春联时才摘除,寓意辞旧迎新,福运一年。过节说,是说春联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待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有的地方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年就算过完了,也有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时才算过完年。摘下来的春联,个别地方还有烧春联的习俗,就是将摘下来的旧春联烧掉,寓意将所有的晦气烧掉。
    在浓郁的年味里,发掘中国的年文化,品味春联的思想内涵,眼前一片喜庆和明亮。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