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军华,投资700多万元在尼西汤堆建起了窑厂,从小作坊变身小工厂,带动村里25户人家走上脱贫致富路;藏族传统金属技艺传承人洛桑扎西,在政府支持下建起工厂和展示销售厅,一年的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同乐村的阿尺木刮和依山而建的傈僳民居,成为众多游客不远千里也要一睹慰怀的乡愁……这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非遗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挪穷窝”“拔穷根”的生动实践。 迪庆是“文化富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8项、省级保护名录项目29项、州级保护名录项目94项、县级保护名录项目79项。迪庆也是被列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的“三区三州”之一。在贫与富的强烈反差下,州委、州政府坚持实施“文化兴州”战略,以非遗保护为抓手,探索“非遗+”理念,发挥非遗保护与传承在扶贫和旅游方面的特殊作用,扩大传统艺术的辐射力、带动力,为全州决战深度贫困注入新动力。 注重“传”,以“不能等”为原则,在保护中传承非遗,增强文化自信,为扶贫激活内生动力。“给你们看个视频,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这个暑假回到香格里拉天天练弦子,是受他爸爸带动的。”家在德钦的州委宣传部干部此追感慨不已。迪庆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军说:“德钦藏族弦子舞蹈是省级非遗项目。近年来州里加大保护传承力度,如今年生产弦子2万把,‘非遗+扶贫’干劲十足。” 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迪庆州以非遗传承为切入点,让文化的力量注入到乡镇、村寨,不断补齐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短板。 注重“创”,以“不能断”为原则,在创新中发展非遗,培育文化产业,为决战深度贫困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8月15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生产性保护传习馆”传统展示馆和多媒体电子展厅布展方案征求意见会在香格里拉举行。生产性保护传习馆的设立,可以让更多乡亲通过学一门手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2017年,郭军华与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儿子郭文亮一起开始新的创业。他们在尼西汤堆村建起新厂区,并在38种传统黑陶器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年轻人喜欢的小器具、小动物摆件等产品。另外,还在新厂区、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设立了体验店。郭文亮说:“如果汤堆能建成黑陶小镇,那么传统村落、尼西土鸡、尼西情舞、枪朵造纸、桃花节等优势资源与非遗传承结合起来,尼西可持续发展就有新希望了。”赵军介绍,2010年原文化部批准同意设立“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年来推动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同时推动了迪庆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注重“闯”,以“不能停”为原则,在旅游中融合非遗,美丽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文化遗产是文化兴州的核心,迪庆州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投入到乡村非遗保护工作中。“全州13个非遗保护传习中心,覆盖3个县市,为‘世界的香格里拉’旅游品牌注入了文化内涵。”赵军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孕育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现在,这个藏在深山的千年古寨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点。 “今年5月推出杜鹃花之旅,7月推出松茸之旅,9月推出摄行之旅,接下来还要推出冬季旅游。这些线路都有非遗文化体验点。文旅融合,是迪庆州推进‘旅游革命’在产品供给方面变革的突破口。”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鲁志军表示,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州总人口的30%,其中直接从业人员近2.6万人。今年1月至6月,全州接待海内外旅游者954.31万人次,同比增长6.25%。旅游产业成为迪庆发展速度最快,带动脱贫攻坚、实现富民强州的优势产业。(云南日报记者熊燕储东华张若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