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迪庆非遗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7 11:56:25

73岁的香格里拉小中甸藏族卓玛老人边放牛边纺织藏毯。手工纺织是藏族的传统手工技术之一。

2017年香格里拉五月赛马节期间,德钦弦子舞在舞台展演,赢来了热烈掌声。德钦弦子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迪庆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地,历经千百来的积累沉淀,这里拥有了以藏族为主体、包括26个民族相融共济的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闪耀着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光彩,引人注目。

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一方水土文化,灿烂夺目,它不愧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愧是云南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典型代表,不愧是迪庆州各民族在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发挥聪明才智、通过亲身实践创造出来的社会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精神内涵,反映着迪庆各民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迪庆各民族创造、传承、发展自己传统文化的方式、思想观念和尊重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也是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发展的良好土壤,是与生俱来的根骨延续。

团结和睦、共同奋进是迪庆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上也形成了和谐社会精神传统与民族文化交融并存格局,以积淀丰富、保存传承状态良好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为主体,以雪山、峡谷、江河、森林、草原自然净土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传承为轴心,涵盖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性、切合自然环境的生态性、保持民族特质的交融性、民族文化并存共荣的多样性、增进社会交往的和谐性。与此同时,充分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丰厚内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区域特色文化。

迪庆的多种民族创造了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这是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基础。迪庆州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有香格里拉、维西、德钦3个县(市)、29个乡镇、189个村(居)民委员会,人口40多万人,26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8%,其中千人以上世居民族有9种,包括藏族、傈僳族、纳西族、汉族、白族、彝族、普米族、苗族、回族。此外还有怒族、独龙族、蒙古族、壮族、满族、土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等。迪庆州三大世居民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的人口分别占全州总人口的35.59%、30.06%、12.87%。这表明,在迪庆境内如果没有多种民族,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多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民族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特性,没有民族的记忆更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民族的自觉、自信、自强,回归本真,在哪里开花就在哪里结果、繁衍,从弱小走向强大并繁荣。

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为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特性提供了良好条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这是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写照。迪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形成了相对独立、独特的区域文化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提供了土壤和空间,形成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保持完整的独特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的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生态文化发展模式。

虽然,特殊的地理位置给迪庆各民族创造了迁徙往来的条件,各民族文化也得以在此交汇融合发展壮大,但是在那沧桑的岁月里,在经济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大山大河便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加之交通不便,相互来往相对闭塞,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完整,独显自己的地方特有文化。从中也可以看得出,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现代文化之间也有不少的冲突,但是这并不是障碍和难题,通过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和发展,可以是永恒的、可持续的,土壤和空间也会得到不断扩展。历史证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的不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气候物种资源有着割不断的相关性,丰富的气候物种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提供了保障,迪庆的“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的多样性气候特征,造就了这里的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当地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孕育着迪庆各民族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有高原藏族糌粑酥油的芳香,还有其他河谷民族稻谷的清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保护和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集合,少不了气候物种符号表征和文化特质的内在表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最有价值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展现着各民族千百年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迪庆各民族的自身传承和各级政府及其非遗保护机构的抢救、传承、保护和发展,语言文字、口传文学、舞蹈、音乐戏剧、节日庆典、服饰、绘画、木雕、手工技艺、民族医药科技、建房技艺、饮食风俗、婚姻与生育习俗、宗教与民间信仰、丧葬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在民间的大宅小院里,飞舞在五光十色的大舞台上,从高原来到平原,从国内走到国外,形式多样的展示出它的魅力,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延续,发扬光大,越走越远,越走越高,走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殿堂。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类保护;合理利用,融入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多年的开展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迪庆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按类别分,国家级的有传统舞蹈3项、传统技艺2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1项、民间文学1项。从项目名录现状分析,传统舞蹈占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的37.5%,传统技艺占25%,传统医药占12.5%,民俗占12.5%;民间文学占12.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尤其是本民族文化活动及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往往能起到权威性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离不开他们,他们是主力军。目前,迪庆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52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51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人。从类别存续状况看,有国家级的传统舞蹈2人、传统技艺2人、民间文学1人、传统音乐1人。传统舞蹈占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数的33.3%、传统音乐占16.67%、传统技艺占33.33%、民间文学占16.67%。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是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提供特定的场所和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目前,迪庆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8个、省级19个、州市级106个、县级201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处、州级的7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世代相传,必须以人为载体延续相传,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延绵不绝的核心,迪庆州今天能够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得益于传承人付出不辞辛劳的结果,只有传承人的努力才能把技艺传承给后人,发扬光大,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工艺、技艺源于传承人之手,是历经众多传承人之手创作出来的杰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流传民间,受益于民间,比如国家级的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省级的藏族金属铸造工艺、香格里拉藏族服饰及纺织技艺等包含了多少代传承人的记忆,从源到流的更替传承和发展,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千百年流传的文化智慧结晶,闪耀着千百年岁月的光阴,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真实的故事。

回望过去,峥嵘岁月;展望未来,依旧灿烂。迪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并传承发展了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和样式,形成了今天我们迪庆的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格局,富聚而成的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多种宗教相容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绽放耀眼,必将是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具有永远不可低估的力量,尤其是在“互联网+文化”、“互联网+非遗”的风潮中前景美好、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文/图 张国华)

 

责任编辑:实习生 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