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登村是维登乡政府所在地,是维登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维登村围绕建设和谐美丽“新维登”的目标,按照“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文化兴村、和谐安村”的总体思路,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启建设和谐美丽“新维登”新征程。维登村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下面是笔者关于建设和谐美丽 “新维登”的几点思考。 一、找准和谐美丽“新维登”的定位 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并非城乡一样化。“新维登”本质上是在农村,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是农民自己的家园,不能简单地把“城市”概念有形、无形的东西,通过行政手段嫁接到农村,强加给农民。要建设好“新维登”,必须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要着眼农村的发展前景,因地制宜,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让农民自己拿“大主意”。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有序推进和谐美丽“新维登”建设。 “新维登”,不是简单的“盖洋楼”或追求规划上的原汁原味。它的特质在于形式和内容、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核心在于它总有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我们追求和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建筑形式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维登”,更是在祈求建设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适于生产、生活的真实“新维登”,也就是说,“新维登”要记得住乡愁、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 二、以农民为主体建设“新维登” 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是政府?还是其他社会力量?毫无疑问,农民应该且必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的必须是农民需要的新农村。如果农民不成为主体,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政府要农民做什么为农民自愿要怎么做。这是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否的前提。这一点在近几年维登村各项建设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就要在培养“新人”上做足文章。建设“新维登”就是要培育“新人”。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运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文明乡村。从培养成好卫生习惯到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睦邻友好、和谐相处、互学互进、共同富裕的美德,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理论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培育“新人”。具体讲就是要抓好维登村阵地建设,规范完善村“两委”办公室和党、团员活动室,建好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室,办好文化宣传栏;抓载体建设,抓好业余文化演出队、红白喜事服务队建设,唱响主旋律,移风易俗树新风,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抓培训。以提高技能、转变观念为核心,抓好各类培训教育,促进农民的二次就业;抓典型,树榜样。开展各类群众性的典型评选活动,如遵纪守法户、文明新风户、文明星、孝敬星、致富星等十星创评活动,以典型、榜样的力量来促进新风的普及。 三、“三清七改”扮靓“新维登” 针对当前维登村部分村民小组存在的“脏乱差”、沟渠堵塞污水四溢;房前屋后,柴草乱放;人畜共处,以路为场(晒场);公共设施破烂,无人维护修缮;杂草丛生,绿化、美化无人问津等问题,我们要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三清七改”工程,加强环境整治,扮靓“新维登。” “三清”,即“清污泥、清垃圾、清路障”。以村、组为单位,农民投工,集体出资清运,定点堆放,作无害化处理;农民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清理,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卫生运动。 “七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栏、改房、改环境、改沟渠。“七改”资金实行政府出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予以解决。通过“三清七改”基本实现绿化、美化的目标,使维登村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富美和美小集镇。 四、建设宜游“新维登” 维登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宜游“新维登”,发展乡村旅游业前景广阔。在发展维登村乡村旅游业时一定要符合实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让人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魅力就在于城乡环境的特质不同,不少市民希望远离城市喧闹,纾解内心乡愁,乡韵乡愁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如果农村出现园林化、模式化、城市化景观,城里人还会去吗?因此,科学的规划,应该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根据各地条件,有规划地开发特色民宿、户外运动等特色项目。 乡村旅游规划应当定制化,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避免大拆大建。由于受地形气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大多构建独特,布局精巧,文化沉淀极为丰富,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切忌随意改造乡野,刻意造景,造成千村一面,让人感到失真与乏味。国家倡导“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新农村建设”,其用意也在于强调保护农村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 乡村旅游也是文化产品。除了富民富村,乡村旅游更承担着保护自然环境,保留农耕文化,传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农田风光越来越少,乡村文化日益边缘,不少文化遗迹和传统民俗甚至濒临消失的困境。规划乡村旅游,也要以保护文化为导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让游客在观光休闲之余,更能接受文化的洗礼。 喧闹中的点点宁静,水泥森林中的片片绿洲,陌生环境中的暖暖乡情,无论作为旅游产品,还是文化产品,这些才是乡村旅游的内核,乡村旅游多些“乡土”味,才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之道。(陈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