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维西傈僳族瓦器器歌舞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2 18:13:20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迪庆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维西县,还有德钦县的拖顶乡、霞若乡和香格里拉市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洛吉乡和虎跳峡镇等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据统计2010年11月1日,州内傈僳族人口达106910人,占全州人口的26.70%,为州内第二大世居民族。“三江并流”腹心地是傈僳族文化的发祥地。维西县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文明的痕迹,是历史上傈僳族三次大迁移的最大中转站,是历史上傈僳族农民起义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傈僳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地方,是著名的阿尺木刮舞蹈、二十四脚瓦器器的故乡,是傈僳族乐器种类最齐全的地域之一。

一、瓦器器音乐

维西傈僳族瓦器器舞蹈的舞曲,以傈僳族自制的菊律(六孔笛)、吉资(二弦提琴)、起本(四弦琵琶)三大件传统乐器伴奏,只舞不歌。演奏时,各种乐器按自己固定的和弦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高音乐器菊律为舞曲的主线吹奏主旋律,低音乐器起本、吉资作为伴奏,不同的舞步则奏出相应的节奏型和和声音型,纵向和横向有机结合,形成了和谐的和声效果。

瓦器器的曲调流畅、轻快,节奏鲜明,其调式多为羽调式,舞曲无唱词。在民间,根据瓦器器舞蹈的舞曲改编填上歌词,亦有以民间小调的形式进行歌唱的艺人。

二、瓦器器舞蹈

“瓦器器”是跳脚起舞的意思,当地群众称为“跳脚”。关于“瓦器器”,在傈僳族群众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傈僳族《你当摆本》中唱道:很久以前天地间没有人类,一只美丽的鸟儿飞来后下了三个金蛋,经过三年三个月零三天的孵化,其中两个孵化出两个男孩,另一个却坏了。经过鸟儿的精心喂养,男孩长成了健壮结实的小伙子。为了谋求生活,寻找幸福的乐土,老大顺流而上到达了大江的源头,后来娶到鸟姑娘做媳妇形成了“念咱氏”(鸟氏族)的村落;老二顺江流而下,到达了江尾,后来与鱼姑娘结成夫妻形成了“哇咱氏”(鱼氏族)的村落。“瓦器器”的二十四段舞蹈,便是表现了这一神话传说的内容,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寓意。

“瓦器器”的舞蹈和音乐和谐一致,舞蹈节奏鲜明,刚柔兼济,错落有致,舞步的跳、抬、移、踢等层次变化分明。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一脚起跳)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反复派生其他动作,动作变化主要在于脚,从艺术上讲,于粗犷中见细腻。

(一)瓦器器以乐器命名的舞蹈

“以乐器命名的舞蹈”指的是单独以某种乐器及旋律引导下,能跳的舞蹈。

“起本哇器器”。即琵琶旋律引导下的舞蹈。

“阿菩比哇器”。即葫芦笙旋律引导下的舞蹈。

“笛哩突哇器”。即小竹笛旋律引导下的舞蹈。

“菊律哇器”。即在笛子旋律引导下的舞蹈。

“三中起本哇器”。即三弦旋律引导下的舞蹈。

“处处、玛弓哇器器”。即口弦旋律引导下的舞蹈。

(二)、“瓦器器”二十四段舞蹈

“瓦器器”舞共有二十四段舞蹈,也叫二十四脚,各段都有着自己的寓意。

第一段“依睹睹”,又称“提托哇”。即起舞第一步或称跳一脚。意思是我们欢乐的开始便是迈步舞蹈在前进的征途上。

第二段“依正抓”,又称“尼托哇”。即起舞第二步或称跳两脚。意思是我们跳起舞步后探寻前进的方向。

第三段“阿乃洒托”,又称“洒托哇”。意思是我们欢快地向老鸹一样跳起三步舞蹈来。

第四段“哇正”,又称“哇正另托”或“另托哇”。意思是让我们欢乐地迈步跳起正舞吧。

第五段“哇正提托”,又称“哇正王托闭”。意思是我们欢快地迈步跳起了正舞第一脚。

第六段“哇正麻纳玛”,又称“哇正冲托闭”。意思是我们要欢快地快速起舞迈步向前进。

第七段“串喘哇”,又称“哇正施托闭”。意思是我们要欢乐地连续快步跳起来。

第八段“哇彦”,也称“哇正海托闭”。意思是我们要欢快连续的跳起来。

第九段“哇彦麻纳玛”,也称“哇正古托闭”。意思是我们要欢快连续迈步起舞。

第十段“呐丝岁提托”,也称“哇正此托闭”。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了搓天糈米第一步舞。

第十一段“呐丝岁尼托”,也称“哇正此尼托闭”。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了搓天糈米两步舞。

第十二段“呐丝岁洒托”,也称“哇正此洒托”。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了搓天糈米三步舞。

第十三段“哇正赤提托”,也称“哇正此另托”。意思是我们欢快地跳起了正舞抬脚第一步。

第十四段“哇正赤尼托”,也称“哇正此王托”。意思是我们欢乐中跳起了正舞抬脚二步。

第十五段“哇正赤洒托”,也称“哇正此冲托”。意思是我们欢快地跳起了正舞抬脚三步。

第十六段“哇正赤里托”,也称“哇正此适托”。意思是我们欢乐的跳起了正舞抬脚第四步。

第十七段“哇达拉提托”,也称“哇正此海托”。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了正舞踢踏一步向前进。

第十八段“哇达拉尼托”,也称“哇正此古托”。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正舞踢踏二步向前进。

第十九段“哇达拉洒托”,也称“哇正尼子托”。意思是我们跳起正舞踢踏三步向前进。

第二十段“阿丫器提托”,也称“阿丫哇器提托”。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母鸡扒食舞,献给艰辛养育我们的阿妈。

二十一段“阿丫器尼托”,也称“阿丫哇器尼托”。意思是我们欢乐地跳起母鸡扒食两步舞,献给艰辛养育我们的阿爸。

二十二段“阿丫器洒托”,也称“阿丫哇器洒托”。意思是我们欢快地跳起母鸡扒食三步舞,献给艰辛养育过我们的叔叔阿姨们。

二十三段“哇堆玛”,也有的称“哇彦依达麻”。意思是我们跳起脚步复杂的舞蹈,显示我们民族的勇敢精神。

第二十四段“哇颇倮”,也称“颇倮哇器”或“颇倮颇倮邓”。意思是我们要翻来覆去地跳,真诚欢迎朋反们,快快来和我们一起庆祝丰收,欢庆胜利吧。

“瓦器器”舞蹈由于从少到多,从简到繁,轻快向上,变化多端而被融入大众广场舞蹈后,不仅深受群众的喜爱,还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瓦器器”舞的跳法以跺、踏、踢、悠踢等动作为主,舞蹈段落的变化主要以脚步的递增变换来表现。跳舞时,参舞者围成圆圈,手掌互相牵拉,手肘互相夹持(也有互相搂肩搭脖),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动作的韵律和变化多在腰部和臀部以下。“瓦器器”舞队形为大圆圈,舞蹈者手牵手朝顺时针方向舞动,圆圈正中烧一篝火,中央有六人伴乐。

三、瓦器器乐器

傈僳族瓦器器乐器除三大件即菊律、起本、吉资外,把“阿朴比”(葫芦笙)、“除除、马弓”(口弦)、“思拍”(树叶)等在一起就构成了傈僳族传统乐器的全部。它们高低不同的和弦,富于地方风情的韵律,轻快活泼的节奏,构成一曲曲独具民族特色的乐章。

傈僳族舞蹈“瓦器器”“三大件”伴奏乐器的定弦方法是:

菊律:2 、5作为舞曲的主音出现。

吉资1:外弦4,内弦1,取名为“对对施”,意为“心相应”。

吉资2:外弦2,内弦5,取名为“达简施”,意为“心相应”。

起本1:一弦2,二弦6,三弦5,四弦2,取名为“达简施”。

起本2:一弦2,二弦6,三弦1,四弦6,取名为“达简来”。

起本3:一弦4,二弦6,三弦5,四弦2,取名为“怒玛施”。

它们的制作也有各自的特点:

“菊律”的制作:“菊律”意为“笛子”,在深秋时上山砍下阴坡上的竹子放在干燥背光的地方自然阴干,到春夏之季,选取直径为2~3公分,长25~35公分的干竹子截取需要的长度,用火锥在竹管上钻出七孔进行定音。有经验的工匠选材、钻孔、定音全凭感觉就能制出很好的“菊律”。在“瓦器器”舞蹈的伴奏中,“菊律”是主旋律乐器,2和5两个音作为舞曲的主音经常出现。

“起本”的制作:“起本”意为“四弦琵琶”,型号分大(100一110公分)、中(75一80公分)、小(25-32公分)三种。在夏秋之季上山砍回红豆杉、秃杉等材料。经过自然风干后,剖模,然后做好共鸣箱、定弦栓、定弦槽,经过抛光,放上琴弦定音,从右到左依次定为一、二、三、四弦,一弦2、二弦6、三弦5、四弦2,取名为“对对施”,意为“心相印”。有经验的工匠凭经验就可制作。

“吉资”的制作:“吉资”意为“二弦提琴”,型号有大(长70一80公分)、小(长41-52公分)两种。在夏秋两季上山砍回红豆杉、秃杉或鸭掌木等木材,待自然风干后进行剖模,然后做好共鸣箱、定弦栓、定弦槽,经过抛光,放上琴弦定音,外弦定为2、内弦定为5,也有外弦定为4、内弦定为1的,手拉弓采用柔韧性好的竹或木条栓上马尾制成,长约39公分。

在伴奏时多用一支“菊律”,两把“吉资”,三把“起本”六件乐器,按自己固定的旋律进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高音乐器“菊律”为舞曲的主线,低音乐器“起本”、“吉资”作伴奏,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将舞者引入不同的舞步之中。

“除除、马弓”(口弦),“除除”选一片长约14公分,宽约1公分左右,厚约0.5厘米的竹片,留出左手持弦位2公分,右手弹弦处3~4公分,选出中间部分4公分左右的位置,把朝嘴面挖空只留凸面,(背面)很薄的一点,把4公分左右分为两份,一部分为簧身,一部分为簧舌,挖去簧舌和簧身周围的连接处。使簧身和簧舌能前后振动,产生乐音。“除除”有一片组、三片组两种,三片组只用手指弹不拉,一片组有弹和拴线拉两种。“马弓”的加工制作方法与“除除”的单片拉线的制作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它比“除除”大些,“除除”、“马弓”的演奏方法也相同,它们的演奏方法是:1、有孔的单片演奏法,左手把线绕在无名指上,拇指食指执琴尾部,将口弦横置于唇之间,右手把口弦头部的线绕在中指或无名指上,有力度地拉线,牵引簧舌振动,同时用口腔使簧舌产生高低不同的发音。2、无孔的单片演奏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执口弦尾部,把口弦放于嘴边,用右手的食指或中指弹动口弦头部,使口弦簧舌振动。同样用口腔呼气产生音的高低。3、三片组的演奏,把三片口弦,排列执于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用拇指紧夹住三片口弦尾部,执于口间,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弹拨高低中三片弦同样用嘴唇呼气产生音的高低。4、“马弓”的演奏方法与单片的拉线演奏的口弦相同。

“阿朴比”(葫芦笙):取一适合的葫芦做笙斗,把葫芦粗的部位,通5孔用来插入空心竹,成为发音管,利用葫芦的根部(细头)做笙嘴,选取长短不一的5根或7根空心竹,在适当部位烙上洞便成,烙的洞根据乐音排列的要求部位不相等。他先用刀刻出竹管,再刻制簧片,清油煮簧片要掌握好火候与时间,调音,将簧片安装于竹管内,用黄蜡封装。

5根管和7根管进入葫芦的部位都放有一簧片,演奏时,用嘴吹笙嘴,使笙斗内5个(根)簧片都有音响,和弦音全靠十指对音孔的开与关来形成。

“思拍”(树叶):卷叶为笛显神通,傈僳族有一种不用花钱买,也不必动手制作,且能用过即丢的乐器——树叶。傈僳族卷叶为笛的历史很古老。    

在维西攀天阁,在民间艺人李琥的召集下,组织了一批傈僳族瓦器器歌舞乐队,乐队人数30多人,他们用老艺人带徒授艺的方式培养乐队,为傈僳族瓦器器歌舞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作出了贡献。

四、瓦器器歌舞的服饰

男子服饰:一般包黑色头帕,身穿麻布黑白条纹大襟短袄,腰系七彩麻布腰带,下穿蓝色长裤,打绑腿,穿草鞋或赤足,现多穿胶鞋,上身挎“花腊裱”(花口袋),佩腰刀。

黑色头帕:以棉花纺成线,织成布,而后染色,晾干。一般长约150~180公分,宽约15~20公分。

短袄:采用麻、棉或绵羊毛纺成线,织成布,而后裁剪缝制成短袄,短袄主要显示的是黑白条纹,在织布时将有色线有序地加入纬线中。

绑腿:采用麻、棉或绵羊毛纺织而成,一般不着色,尺寸33 公分×9公分。

花腊裱:采用麻、棉纺成线,织成布,染成黑色,取一块27公分×25公分的黑色布匹,用五彩线刺绣各种花卉、花边,在刺绣布匹底端缝上25~40公分五彩须边,上年纪的妇女多刺绣绿叶、花草;而男人则多绣星星、月亮、太阳、花草之类的图案,色彩鲜明;少女们则多绣大红、大紫的花朵,只有少数的绿叶,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花色象征美丽、善良、积极向上,星星、月亮、太阳象征民族的图腾崇拜。“花腊裱”还是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用五色线织成60公分×9公分的背带,在两端留长25~20公分的须线,然后把绣好的布匹缝上背带,就形成了“花腊裱”。

腰带:采用麻、棉或绵羊毛纺成线后分别染色,主要色彩有黑、红、蓝、紫、黄等 ( 现在多从市场买回五彩线),织布时将部分五彩线加于纬线中织成条纹图案,腰带长250~300公分,宽20~25公分,两端线须长15~20公分。

女子服饰:头绕青布或黑布帕子,头帕上交叉斜挂两串用珊瑚、贝壳、玛瑙、彩珠相间串成的“涡楞”,再在前稍挂一串用白银制成的“涡缅”( 即三角银链),直垂到眉梢。双耳佩带银耳坠,颈挂珊瑚项链,身上斜挎精美的“花腊裱”。上衣多穿白色或天蓝色长袖大襟袄,外穿紫色坎肩,年老的妇女则穿黑色坎肩,下穿百褶长裙,裙外系刺绣有花鸟图案的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鞋、袜、绑腿则与男子差异不大。

女子服饰的制作大体有如下工序:

帕子:用麻、棉纺织成长约150~180公分,宽约15~20公分的布,而后染成青色。

“涡楞”用丝线把珊瑚、贝壳、彩珠穿缀成长约30~40公分的珠串,它显示了傈僳族对星星的崇拜。

“涡缅”:用银制的铃铛穿成链,在底部坠上三角形饰物,把银链缝于一条40公分长的布条上,一般银链长10~13公分。用量在8~20串之间(双数),如门帘似的坠于眉梢前。

项链:多用珊瑚、五彩珠穿成串。长一般为30~45公分。      

长袖大襟袄:采麻、棉纺织成布,裁剪缝制大襟袄,大小依据人的身材而定,坎肩多从市场买回。

“百褶裙”:用麻、棉纺织成布,裁剪缝制成百褶裙,百褶裙要精心折制,缝制成三百六十五折,裙摆刺绣两圈花边。

围腰:裁取长75公分,宽42公分的布匹,刺绣花边,中间缀有花、鸟的图案,花以山茶花为主,色彩鲜明,亮丽,还能体现一个女人的刺绣水平。

五、瓦器器歌舞乐的特点

1、大众舞蹈。傈僳族的绝大多数民间舞,都是集体舞蹈,男女老少皆可参加。

2、乐器伴奏。傈僳的舞蹈一般都是在乐器的伴奏下,或围成一个大圆圈,或手拉手排成一行,或面对面排成数行来进行。伴奏的乐器在中间或排头,边奏边舞,是舞蹈的指挥者和引导者。众人便随乐器伴奏的旋律来跟进自己的舞步。人们形象的比喻说,“乐器的伴奏者是”阿尼麻扒“(即犁地人)。可见,傈僳族的舞蹈对伴奏乐器的依懒性是很大的。

3、范围广泛。朋友相聚喝上一点小酒高兴了,一人操起乐器,其他人则不分男女老幼,就在火塘边可以舞蹈起来;生产劳动收工后的晚上,喝过解除疲劳的酒后,可以在火塘边就地舞蹈起来;结婚庆典要舞七天七夜;逢年过节约亲戚朋友来吃饭,乘着欢乐气氛舞蹈起来;家里或村里组织什么众人参与的活动,就会舞蹈起来。甚至矛盾的双方经过调解,手握手共同跳舞过后,会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友谊。

4、气势宏大。傈僳族的舞蹈由于人人都可参与,跳起来的时候节奏感特别强,舞步特别丰富,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的人越多,气势越宏大。同时有的舞蹈(如,阿尺木刮哇器、哇器尼子里托)节奏感强烈、队形变化大而快,激情飞扬催人上进。

六、瓦器器歌舞乐的基本形式

傈僳族的舞蹈动作各有千秋。它们中有的缓慢温柔如春风杨柳摆动一般;如“迁俄”、“提托哇”、“尼托哇”等。有的矫健有力,如“那色岁哇”、“哇彦达麻”,;有的活泼多变,队形犹如盘山急行中的快车马队一样,弯曲而又快进;如“阿尺木括哇器器”;有的贯穿游戏,互牵双手,互撞屁股来舞中取乐,如“哇器器”。这就是顺口溜中所说的:“云南十八怪,傈僳跳舞有两怪,一怪撞撞屁股乐中乐,二怪抓抓手心去恋爱”。

据《傈僳族简史》记载,“傈僳族的舞蹈大致分为琵琶舞、踢踏舞、口弦舞、笛哩图舞、芦笙舞等不同类别”。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居住区域的不同,接触混居其他民族的不同,传承历史的不同等因素,类型下产生的舞种就众多。

其中,“哇器”通常在笛声的引导下,琵琶、弦子,以致口弦相合奏,人们在引子中挑选同伴,携手在领舞者的周围围成圆圈起舞,舞步随音乐而变化,由少增多,由简入繁,曲调热烈奔放,节奏鲜明热烈,舞步粗犷豪放。

“哇器器”,俗称“尼子里托哇”,即二十四脚舞。跳法在“菊律”、“起本”、“吉资”、“除除”、“玛弓”的合奏中,以跺、踢、踏等动作为主,以步法递增变化表现为24个节拍舞蹈动作的变化。在跳的过程中,以脚下的动作带动全身上下起伏、并扭动,在进行跳、踢、踏动作时常伴以提气,以感觉轻松向上。男女青年则利用舞步节拍,互相撞屁股而乐上加乐。

七、瓦器器歌舞乐的作用

傈僳族的舞蹈对人们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增加气氛。傈僳族的结婚庆典、逢年过节都是舞的海洋。如某户结婚办事,或某种相聚场合时,不问菜是否多?饭是否好吃?而问,他家的锅庄围了几圈?跳了几天几夜?酒用了多少?

第二、和谐之美。傈僳人民是热爱生活、互敬互爱、善于交际的民族。凡有大事小事都爱凑热闹,接济亲友,以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的真诚。

第三、强身健体。通过参加活动,达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悦心理的作用。

第四、感情交融。傈僳族一般居住都比较分散,各忙各的事情,就是亲朋好友也很难坐到一起闲谈交心。手拉手的大众舞蹈给人们创造了边舞边谈心的好机会。

第五、自娱自乐。自娱自乐是整个瓦器器歌舞乐的最大特点。

目前维西傈僳族瓦器器歌、舞、乐的存续状况相对完整,但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及诸多原因,傈僳族瓦器器歌舞乐也逐步趋于变异和失传。如,民间掌握吹树叶、弹口弦技艺的人已寥寥无几;舞蹈方面,多数地方流传跳十二脚,能跳二十四脚的人几乎没有;傈僳族瓦器器服饰也逐步在变异。因此,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抢救、保护和传承傈僳族瓦器器歌、舞、乐是赋予现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阿新 郭建红)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