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器器—傈僳族创世传说中古朴的歌舞表达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14 09:49:37

瓦器器是傈僳语“踏歌起舞”的意思,瓦器器这种歌舞艺术,歌舞各司其职,各自表达傈僳民族创世传说中那些既神秘、神奇又充满生活气息、情绪的思想感情。歌以舞的表达内容、形式,需要时缓时急、时低时高,时而委婉、宁静、柔情,时而直白、急促、热烈。舞以歌的情景描述,渐次铺陈创世传说中寻求生计时的艰辛、苦难,获得甜美爱情时的喜悦、幸福,备受自然眷顾、青睐时的感恩和谦卑。整个歌舞表演各段落自成一体,浑然天成又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歌与舞如生命里血脉与骨骼一样共同演绎着一段既悲壮又可喜的生命赞歌。情真意切的情感、可歌可泣的创世历程、谦卑感恩的情怀无处不折射出傈僳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那份和谐。

一、傈僳族创世传说描述

流传在民间的傈僳族创世传说有很多,传说之一为:早在我国西周时期,“敬天”“祭天”的思想就深入人心,这种祭祀活动也深深影响了傈僳族先民。“天”在傈僳语中叫“木特乌萨”,可以翻译为“宇宙元始天神”。是傈僳创世传说中的创世主,傈僳族认为木特乌萨是一个男性,是世间万物的缔造者。

另一种传说为在傈僳族史诗《开天辟地》中的描述:“宇宙空旷无物”,世界一片混浊、黑暗,人类颠沛流离。木特乌萨叫“娃娥”(另一个神性枭雄),“带来造天九兄弟,叫来造地七姐妹”,来造天造地。造天九兄弟和造地七姐妹按木特乌萨旨意建成了包括日月在内的世间一切。

再一种传说来源于“你当摆本”中的叙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天地间静静悄悄,没有人类活动。而天地万物对于傈僳族先民既是赖以存在的物质依靠、繁衍生息的自然条件,又是需要倍加景仰和崇敬的自然之神。传说继续绘声绘色地描述在混沌黑暗里仅有的一只美丽小鸟,在天空飞来飞去的情景。这只小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肚子饿了在苍茫大地找食吃,高兴时情不自禁唱歌,困倦了就在窝里歇息。经过无以计数的年月后,这只小鸟生下了三只蛋,日日夜夜地在窝里孵化小鸟,经历了不吃不喝的三年三月三天之后,两只鸟蛋居然破了壳,蛋壳里钻出的不是小鸟而是两个可爱的小男孩,另一只鸟蛋则变成了人们后来称之为“寡蛋”的无用之物。破壳而出的两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经过鸟妈妈三天的喂养后,居然跳出窝来,开始独立生活。

时光流转,两个小男孩渐渐长成了健硕的小伙子。有一天,兄弟俩来到鸟妈妈面前,苦苦央求妈妈准许兄弟俩到苍茫天地间去寻找乐土,谋求幸福生活。哥哥顺着大江源头而去,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大江源头,那里满山遍野都是晶莹剔透的玉石,他随手捡起一块做了一对玉耳环戴在耳朵上,随后便在大江源头开荒种地,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他遇上了一位聪明美丽的鸟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彼此许下终身,他们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在大江源头形成“念然时”(鸟氏族)的村落。顺江而下的弟弟,饱经苦难之后终于达到大江入海处,那里遍地贝壳。他捡起一只大贝壳当锅使用,以打鱼捞虾为生。若干年后,邂逅了一位心灵手巧的鱼姑娘,并与她结发为夫妻,他们繁衍后代形成了“哇然时”(鱼氏族)的村落。两个村落的傈僳先民发挥它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形成了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傈僳族为了纪念和追忆这段神奇的创世经历,便以歌舞形式来表达这段创世传说,以瓦器器这种歌舞艺术来表达祖先创世的艰辛而传奇的历程。

上述几种传说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傈僳族是在怎样一种境况下,受神旨意创造了天和地、孕育了万物。

二、瓦器器的内容和形式

瓦器器是傈僳语“踏脚起舞”的意思,故汉语通常也把瓦器器译为“跳脚”。现流传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的瓦器器整个舞蹈可以从一脚跳到十二脚,因而也有把瓦器器叫做“跳十二脚”的,也有把瓦器器的跳法从一而终归纳为十八个舞段的。无论哪种叫法和归类,每个舞段都有各自的名称、演奏乐谱和跳法。

瓦器器的第一段舞步叫“依睹睹”,有开头或起源之意。这段舞蹈表现了鸟妈妈所生兄弟俩与妈妈告别时情深意切、痛彻心扉的内心感受。因而舞步轻缓,表达柔和,每向前迈一步,都要几次回头,表达了难舍难分的惜别情景。这个舞段每向前一小步就要往后退一脚,傈僳语称这种舞步为“提托瓦”,第二段舞步叫“依正抓”,有探寻前进路途的意思。舞步第一段稍快、急促。傈僳语称这个舞段为“尼托瓦”。第三段舞步叫做 “阿乃瓦洒托”。意为三步起舞跳老鸹之意。主要内容亦反应兄弟俩踏上征途后,行进在荒无人烟的蔓草之中与飞禽走兽遭遇并斗智斗勇的情景,故这个段舞的舞步中有模仿老鸹行走、飞翔的动作。第四段舞叫“瓦正”,意为迈步起舞,与第五段“瓦正提托”和第六段“瓦正麻纳玛”组合起来表演。主要内容表现兄弟俩在漫漫路途中艰辛跋涉、历尽苦难向各自的目标进发的历程。这段舞步由慢而快,由舒缓而急促。第七段舞叫“串喘瓦”,主要内容是反映兄弟俩历尽艰辛,克服路途上的种种艰难困苦,最终达到目的地后开始开荒辟野、营室定居的情景。第八段舞叫“瓦颜”。第九段舞“瓦颜麻纳玛”,表现兄弟俩分别邂逅鸟姑娘、鱼姑娘并与两姑娘结为发妻,成家立业、繁衍后代的生活场景。第十段叫“呐丝岁提托”,第十一段舞称“呐丝岁尼托”,第十二段舞称为“呐丝岁洒托”。这三个舞段生动地表现了两个氏族从事农牧生产的情景。舞段名称“呐丝岁”,意为用脚搓天籼米。该舞段的主要舞蹈动作以双脚搓揉天籼米的夸张性肢体舞动来表达傈僳民族勤劳聪慧、吃苦耐劳的民族特质。第十三段叫“瓦只赤提托”、第十四段叫“瓦只赤尼托”、第十五段叫“瓦只赤洒托”、第十六段叫“瓦只赤里托”。“瓦只赤”傈僳语为迈开步子向前走的意思。跳这个舞蹈时,舞步一段比一段快,一段比一段急促。该舞蹈主要传导出傈僳民族儿孙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情景。第十七段叫瓦堆玛,有最大最多的意思,表示一个个氏族聚居的村落遍布广阔大地。第十八段叫“瓦皮页罗”,意为欢庆成功、胜利之舞,该舞段表现了历经艰辛的傈僳儿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瓦器器这种歌舞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而历久弥坚、生生不息,主要原因就是傈僳民族在传承这种歌舞时,既坚持最初的文化精髓和内涵,又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歌舞以新的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舞段都富于时代气息。舞蹈有表达傈僳族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生活殷实、美好、建设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的新意。无论怎样传承和创新,舞蹈始终遵循瓦器器的历史渊源、歌舞内涵、文化特质、表达意境。舞蹈情绪热烈、情感丰富、动作夸张、节奏明快,唱词亦随舞步进入高潮而满含深情。

瓦器器的舞步与跳法以跺、踏、踢、悠、抬为基本动作,舞蹈段落过渡也用脚步递增变换来表现其基本步伐和舞蹈动作,在每个舞蹈中都会出现上述这些基本动作和步伐。如第一段“依睹睹”,除在开场舞蹈中出现外,随着舞蹈内容、形式、情绪推进该动作之间舞蹈段落反复出现。该舞步和动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脚掌颤踮带动全身上下起伏,跳、踏、踢、悠、抬连贯起来舞动,时常伴以提气,舞蹈节奏要求轻快,舞蹈时整个身体要有向上升腾的感觉,而向左跺、右跺脚时以用力着地、上肢随双脚跺地下沉。着力点用于脚掌和小腿之间,脚掌压跺动作要始终贯穿提气、跳跃、跳动几个动作。舞蹈时舞者手相牵,动作韵律和变化主要在下肢。

三、瓦器器乐器伴奏及演奏基本要领

(一)瓦器器歌舞表演场地及队形。瓦器器歌舞艺术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广大傈僳族聚居区广为流传。历经百载千年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每逢节日、集会、建房、婚嫁、重大活动和欢庆丰收和酿新酒时,只要有一块场地,聚集一定人数,有乐器演奏就可以举行瓦器器歌舞表演了。跳瓦器器时,通常先要在人群中央燃起一堆篝火,然后男女、老幼手牵手按顺时针方向随乐器伴奏舞蹈。舞蹈时间长短表演者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什么时节、举行什么活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节选那几个舞段来跳亦可自行决定。

瓦器器伴奏乐器通常有“菊律”,形似竹笛,“吉子”(二弦提琴)、“启本”(四弦弹拔乐器三大件,有的也配以口弦)。跳一场瓦器器歌舞一般情况下是一只“菊律”、两把“吉子”、三把“启本”。演奏时各种乐器按约定俗成的旋律依次演奏。“菊律”为高音乐器,也是瓦器器歌舞的主弦,“吉子”为低音乐器,“启本”属配搭。在吉子主弦的引领下,另外两件乐器根据不同的舞蹈表达内容、舞蹈段落要求和情绪需要演奏不同的节拍与和声,三大件乐器根据各自乐器的发声特点和实际声响效果有机搭配,形成独特的、和谐和声效果。

(二)乐曲和弦法。一般以小三度和弦为主,在乐曲进行中多采用原弦、第一转弦并重,第二转弦较少,偶尔也使用大和弦。

四、瓦器器的艺术特色

(一)瓦器器的音乐和舞蹈浑然一体,互为映衬。乐曲旋律轻快,节奏强弱得当。舞蹈节律鲜明、刚柔并济,张驰错落有致,舞步的踏、抬、移、跳、踢、跺、悠层次分明。开场乐曲和舞步往往较为舒缓,随舞蹈情绪铺陈慢慢进入热烈、狂放。

(二)瓦器器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为基本动作,随剧情推进渐次推向高潮。舞蹈于粗犷中见细腻,参差错落,层次分明,有很强的韵律感。

(三)瓦器器乐曲和舞蹈都有很多的追忆情感,音乐情绪变化时,舞蹈肢体轻缓、柔和,音乐激烈时舞蹈亦随之进入热烈、奔放的情绪。观赏瓦器器歌舞表演时,就连外族人也会随剧情变化感受到傈僳民族敬仰天地、敬畏自然、感恩长辈的谦卑情怀。委婉的音乐时而把你带入宁静、甚至莫名的寂寞,时而又令你心情荡漾、心潮澎湃。整个歌舞场景既有祭祀、追忆,又有人间烟火、生活气息;既体现适度索取自然,又告诫众生亲近和善。整个歌舞从始而终都传递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和谐。(作者:余宗菊)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