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族木碗。迪庆藏族木碗工艺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主要出产地为香格里拉尼西上桥头村民小组。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有史记载,初期于民国初年从大理剑川传入,后经当地藏族工匠融会创新,融入本土宗教信仰和文化元素,逐步形成了现有规模的藏族木碗文化体系。藏族木碗在藏区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持碗人的身份、职业、地位和性别,藏族木碗与藏民生活习习相关,普及面很广,“人在碗在”是藏民与木碗关系的真实写照,木碗在藏民心目中是宝贝,是伴侣,是神物,因此在藏区享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藏族木碗工艺十分讲究,先是要把制碗专用原木用手工制作成易于加工的原木坯,再把这些原木坯放在大锅里沸煮数小时后,集中堆放在不通风不见光的黑房中数十余天,再摊开阴干,这个过程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通过这个环节制成的木碗坚实耐用不开裂。阴干后的原木坯即可取出进行上机旋制。历史上的木碗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生产效率相当低下。改革开放后,木碗制作师们引进电机并发明了电机手工相结合的新式加工方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工艺手法,把原木坯底部削平,用松香粘在电机转盘上,待松香冷却稳定,再启动电机,用自制的旋木工具和熟练的旋制手法直接旋制,旋制木碗没有设计图,完全凭旋制师们的想象、经验和感觉完成整个制作过程,所旋制出来的木碗可以做到大小相符、规格一致,又保持有各碗的个性特色,每个木碗都是孤品、绝品。经过工匠打磨、上画、雕刻、包银或着土漆阴干后便成为成品。值得一提的是,尼西木碗的着漆技术也很有特色,其采用的是天然树漆调色工艺,具有天然环保、无异味、永不褪色的优点,是国内外少有的民族着漆传统工艺,具有很强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藏族木碗产品十分丰富,有大中小之分,有男女之分,有僧俗之分,有上下等之分。有的木碗色泽光亮,富丽堂皇,有的木碗自然天成,美伦美焕,最为上成的是用千年宝木制作而成的木碗,色泽金黄,质地坚韧,花纹呈现天然烟丝云雾态,相传是千年蒿枝根才能做出这类产品,这种碗的价格在市场上近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是藏区高层人士的重要收藏品和奢侈品。 据初步统计,尼西上桥头制作销售木碗的农户有30余户,规模较大的有3家,每年向藏区批发销售10万余件产品,零星销售达3万多件,年销售总额达1500万元。随着藏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藏族木碗的市场需求逐年上涨。近几年,通过组织参加国内外文化产品博览会和旅游产品促销宣传,国内外游客对藏族木碗工艺品的认识不断深入,藏族木碗已逐步成为人们收藏观摩赏玩的民族文化工艺产品,国内外藏族木碗收藏博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四)藏传佛事用品。佛事用品凝结着迪庆信教群众的思想、信仰和精神寄托,神龛、佛像、经幡、经书、转经筒、法器、面具、唐卡、玛尼石、佛珠、酥油灯、藏香、吉祥物、护身符等佛事用品是信教群众家家有、人人有的器物,也是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中的又一奇葩。迪庆州藏族人口为12.95万人,全民信教是迪庆藏区的社会特色,藏传佛事用品在迪庆各民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在香格里拉销售的藏传佛事用品主要分布于香格里拉长征路和独克宗古城的各民族手工艺品店,货源主要来自四川成都、云南大理和本土,年生产销售规模估算为50万件,销售额近9000万元,是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 德钦民族工艺品厂厂长洛桑扎西是藏族金属器皿制作世家第十四代传人,他用世传的秘方铸造出来的佛像、佛塔、法器精美大方,光泽照人,深受藏区人民喜爱,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神山“卡瓦格博”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2012年,年销售总额达1200万元。 (五)民族手工木雕。迪庆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分布广,易于雕刻的木质材料十分富余,红豆彬、榧木、黄杨木、冬爪木、核桃木、杜鹃木、鸭掌木、青皮木、秋木等都是上好的雕刻材质。迪庆民族木雕产业分布零星,多为个体家庭作坊,主要雕制神龛、藏式桌椅、床铺、檐柱、扶手、窗花、厨壁、茶盘、花瓶、佛像、水烟筒、手饰盒等,多为个人家庭定做,产品供不应求,尚处于卖方市场状态。 随着香格里拉旅游的持续发展,迪庆民族木雕产业初见成效。香格里拉金江镇打芝坝村木工舒加会2005年开始专业研究木雕旅游工艺品制作技术,传承木雕工艺文化,结合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文化元素,创新开发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木雕工艺品牌,并创建经济实体,发动村民,开展雕刻学习培训,带动村民在农闲时节开展民族木雕富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并在独克宗古城设立窗口,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推介民族木雕工艺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的民族木雕工艺品于2011、2012、2013年三次代表迪庆州参加了中国(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其原创作品“吉祥八宝木雕手镯”、“背水姑娘”、“济公静听民声”等曾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赛铜奖和优秀奖。 舒师傅设计制作的民族木雕产品想象丰富,思想朴实,线条粗犷,虽刀凿斧痕,处处留印,但又自然大方,高雅脱俗,与古城建筑和迪庆民族文化浑然一体,产品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赞扬,市场供不应求。 迪庆民族文化富集,民族民间木雕工艺产品创作取材丰富,创作空间巨大,产品开发市场潜力可观。2012年,全州民族木雕生产户估算为50余家,年营业收入近500万元。 (六)民族服饰。迪庆地处滇、川、藏民族走廊地带,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民族服饰多姿多彩。就藏族服饰而言,境内就有七个类区,可谓“隔山不同装,跨河不同服”。不同民族服饰不同,同一民族也因社会历史地位不同而在服饰上也有分类,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苗族等民族服饰各具特色,艳丽多姿。 藏族传统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男子一般着右襟齐腰高领镶金银边短衫,称“对通”。外穿用布、毛呢、氆氇、绸缎等制作的楚巴。配以银刀、护身符、钱包等饰品。头戴金边帽、礼帽、狐皮帽,脚穿乌拉靴、长统皮靴或金绒藏靴。藏族女子服装各地有差异,中甸河谷地区以穿连衣裙式女装居多,其它地区流行长袖女藏袍、大襟短坎肩,近年还出现了潇洒大方的现代男式藏西装和女式藏装。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套有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色彩艳丽镶金银花边的围腰称“帮典”。佩饰有玛瑙、珊瑚、玉石、项链、耳坠及金银耳环、戒指等。 纳西族服饰。纳西族男子穿大面襟、短上衣或长衫,裤脚宽长,裹绑腿;女子穿对襟长衫、腰束百花带,披羊皮披肩或毛织披肩,俗称“披星戴月”服,以示勤劳,编发盘辫,配带首饰。 傈僳族服饰。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根据不同地区所穿服饰颜色的差异,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白、黑傈僳妇女普遍穿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玛瑙、珍珠为饰。年轻的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傈僳语称这种胸饰叫做“拉白里底”。花傈僳服饰更为美观,妇女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多姿,优美迷人。傈僳族男子穿麻衫,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蓄发辫于脑后。个别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尊严的人,则在左耳上挂一串大红珊瑚。所有成年男子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挎弓箭,这是他们的贴身之宝。 彝族服饰。彝族支系繁多,各地的服装差异大,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石衽上衣,下着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珠镶绣而成,华贵美观。姑娘头上戴这种帽子,一生将吉祥如意,充满光明和幸福。彝族男子多穿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一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之为“天菩萨”,彝族语称为“子尔”。外面裹以长达丈许的青、蓝、黑色长帕,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为“英雄髻”。 普米族服饰。普米族男女衣着多以麻布缝制,男人穿短衣宽裤,披白羊皮领褂。妇女包大头帕,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头顶,穿大襟衣,系百褶长筒裙,用宽大的彩带束腰,有的还在背上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其它民族在境内居住人口不多,但服饰基本上保持各自的特色。 迪庆民族服饰业多以个体或家庭式作坊存在,迪庆三县县城和部分乡镇均有分布,德钦阿佳拉民族服饰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彭松措民族服饰等民族服饰品牌正在发展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香格里拉旅游持续发展,内外市场对民族服饰的需求逐步提高,民族服饰销路逐渐走好,民族传统服饰设计制作营销已成为迪庆各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生产销售民族服饰的个体户近百余家,年销售额预计在1000万元以上。 (七)牦牛角雕。迪庆牦牛因为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的青藏高原地区,相对于水牛或者黄牛来说,生长周期较长,所以牦牛角的密度大、硬度高、韧性强,角里面蕴含的蛋白纤维成份丰富,是上好的雕刻材质。头骨、牛角、牛骨都可以雕制生活用品和工艺美术品。头骨整体联角骨保留下来,镶金边、银边,装饰以玛瑙、天眼、绿松石等贵重物品,制成独具美感的客堂装饰供品,象征藏民对死去牦牛的敬重和超度。用牦牛角加工而成的牛角梳,耐用度高,使用效果更好。牦牛角梳不产生静电,每天早晚使用牦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梳刮数遍,均匀用力,坚持使用,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提神醒脑,改善睡眠,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长白发、黄发和脱发。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加之精致小巧,方便携带,因而成为了国内外游客重要旅游纪念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礼品。 (八)农耕文化工艺品。迪庆属典型的农业州,农耕文化纵贯今古,与农耕生活相关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镇化不断推进,农耕产品逐步成为文化记忆,有的甚至已经消失在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之中。恢复农耕文化记忆,以丰富的农耕文化记忆为素材,充分利用本地材料和工艺技术,设计生产风机、犁铧、马灯、手磨、锄、背板、竹篮、竹箩、织机、虚笼、草帽、草鞋、草墩、弩弓、东巴纸、漆器等农耕工艺产品,恢复农耕生活场景,沿续农耕文化传统,发展农耕文艺,创新工艺技术,开辟农耕博物产业,把农耕文化工艺品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维西阿尺目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旨在弘扬和开发傈僳族等多元民族文化,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公司4个产品商标注册,并对农耕文化工艺产品设计生产作了初步尝试,先后推出过木杯、木瓢、傈人神弩、年轮(石磨)等农耕工艺产品,走出了农耕文化工艺产品设计制作第一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