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迪庆州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思考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14 09:54:3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迪庆各族群众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随着迪庆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已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争相选购的产品,市场潜力不断显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迪庆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发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迪庆民族民间工艺品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文化兴州战略出谋划策。

迪庆州境内有着举世闻名的人间仙境、世外桃园——香格里拉,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是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腹心地带。迪庆境内生物多样性绚丽多姿,多元民族文化同荣共存,雪山峡谷纵横交错,草甸湖泊星罗棋布,丛林溪流交相晖映,是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一方水土一方人,这片土地自有人迹活动以来,迪庆人民依托自然,顺乎自然,亲和自然,充分利用上天赐予的金、木、水、火、土,用质朴的审美思维和宗教理念,与自然相生相依,和谐共处,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即是迪庆人民与自然智慧和谐的见证。

一、发展迪庆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意义

迪庆是我国及其少见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集聚交融的特殊区域,在这个特殊的区域,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以及多民族原始宗教交相杂糅,藏族、傈僳族、汉族、纳西族、彝族等26种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相互濡染,各种民族文化相互独立,又互为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丰富文化生态发展局面。在如此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环境中派生出来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对迪庆多元民族文化以及这种特殊的文化生态空间有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加大对迪庆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开发力度,对于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丰富迪庆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内涵,实现“四个家园”,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一是有利于丰富迪庆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内涵。1998年天然林停伐以来,迪庆州委州政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科学发展思路逐步形成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应运而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宣传运作打造,已成为了我州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马古道”等世界级旅游文化品牌的成功推出,旅游文化发展体制的不断完善,前来迪庆考察学习、观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加,迪庆正在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文化胜地,风景秀丽的边城人潮涌动,经济社会发展机遇逐步增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丰富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内涵,对迪庆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大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保护与开发,不仅能丰富和提升“迪庆香格里拉”品牌内涵,充分展示迪庆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人文景观,展示藏区各民族和谐共荣、多种宗教同荣共存的独特魅力,还有利于国内外广大游客全面正确了解藏区文化保护发展状况,更好地树立国家保护传承藏区民族文化的良好形象,抵制国内外对藏区工作的各种歪曲丑化宣传,增强藏区民族文化工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国内外产生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

二是有利于提高迪庆各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民族民间工艺品与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精神领域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它还是各民族群众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迪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充分体现了迪庆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当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凝聚着各民族深层次文化基因和思想情感,是迪庆各民族群众生生不息、文脉相承的精神载体,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中的一丛奇葩。加强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保护与开发,提高人们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存在价值的认识,丰富各族人民精神世界,提升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在民族文化艺术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迪庆各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从而形成建设迪庆各民族共有的绿色家园、精神家园、小康家园和幸福家园的强大合力。

三是有利于转变迪庆经济发展方式。当前,迪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充分发挥迪庆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大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把迪庆建设成为云南面向东部藏区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流的重要枢纽,一是可以充分发挥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以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创意、会展等文化艺术品主导产业,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层次,增强迪庆香格里拉文化的创新力和传播能力,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从而为“文化兴州”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二是可以通过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助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民族民间工艺品原料市场、生产市场、创新设计市场、营销市场等市场产业链,促进我州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村群众持续增收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三是通过产业扶持和发展,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民族民间工艺品经营者的收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老百姓带来切实利益和幸福。这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迪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陶

二、迪庆民族民间工艺手工艺产品发展现状

迪庆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存在形式千姿百态,主要传统工艺产品有藏族黑陶、藏族刀艺、藏族木碗、藏传佛事用品、民族木雕、农耕文化产品、民族乐器、马帮用品、民族服饰、铜银铁制品、藏式家具、民族体育器具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 展,人们对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收藏、把玩、供奉、家居装饰等消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市场行为不断成为消费时尚。迪庆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具有古朴、粗犷、自然之美,符合现代人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环保理念和审美价值取向,经营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一)藏族黑陶。藏族黑陶因其产地为迪庆香格里拉尼西乡,又称“尼西黑陶”或“尼西土陶”。香格里拉尼西乡民族文化底蕴厚重,素有“情舞之乡”的美称,以尼西黑土陶火锅为主的尼西农家风味在香格里拉享有盛名。尼西黑陶历史悠久,世无仅有。在著名的“尼西石棺墓群”石棺藏品中,就发现了大量的精美黑陶制品。尼西土陶矿土富含人体需要的金属微量元素,低温烧制的土陶通透性能较好,有保温保暖保鲜作用,通过尼西土锅饨煮的肉制品,味香色正,可口无比。黑陶工艺品通过制陶师们选泥、制坯、上画、浮雕、镂空、烧制、打磨近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产品设计新颖、古朴典雅、粗犷大方、做工精良,创作灵感主要取材于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陶面上的吉祥图案精巧美观,想象丰富,图案富于流动之美,有特色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象征着藏族人民纯朴的信仰、祈祷和祝福,有很强的观赏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产品种类有藏式火盆、摇具、藏八宝、茶具、汤锅、火锅、花瓶、香炉、文房四宝等近百余种,产品文化内涵丰富,实用性含盖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现由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格里拉尼西土陶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核心技术力量由云南民间美术大师孙诺吉才、国家级民族工艺美术大师郭军华及其弟子数十人组成。公司以传承培训黑陶制作工艺为主,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统一收购并转销土陶产品,制陶农户90余家,制陶人员168人,传承发展至今已近六余年。2012年,企业固定资产折价2000万元,公司年收购黑陶产品近5万件,销售收入达300万元,黑陶生产户均年增收2万元。目前,州内销售点有10个,拉萨、丽江、昆明等地个体商销售点达10余个。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公司曾代表迪庆文化企业参加过首届西博会、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会和昆交会。 藏族黑陶“火盆”、“吉祥茶具”、“吉祥藏八宝”等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奖项。

随着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迪庆州“五大国家公园”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文化产业互动将进一步深入发展,尼西黑陶市场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公司市场调查研究,仅香格里拉县城区经营尼西黑陶火锅店的业主有80余家,用于收藏、装饰尼西黑陶的酒吧、茶室有186户,年用量预计达4万件。州内农牧民年市场需求达12万件,丽江、大理、甘孜、昌都、灵芝、山南、昆明等周边地区和城市年市场潜力达30万件,国内外游客销售潜力达20余万件,总计年市场蕴藏量达62万件,市场销售额预计6200万元。

(二)藏族刀艺。刀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历史上曾是藏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带刀是藏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迪庆藏刀工艺产品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藏刀工艺百花齐放,竞相发展。主要有卡卓刀、卡萨刀、卡瓦刀、达瓦刀、卓玛刀等数十家藏刀品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卡卓刀工艺。卡卓刀工艺有近百年的历史,是藏族最为传统的制刀工艺,历史上曾在被藏东地区的上层人士广为收藏。

传说卡卓传人通过几代人的实践积累,总结出了11种淬火药水,经过11种药水淬制的刀刃,再通过10余道工序20余天的精心锻造,制出的刀具销铁如泥,无与伦比,卡卓刀一度名扬藏区。不幸这些独家药水秘方在70年代的一场大火中被烧,从此不再有销铁如泥的卡卓刀出世。直至21世纪初,迪庆香格里拉卡卓有限责任公司又打出了:“古有干将莫邪剑,今有藏家卡卓刀”的招牌,卡卓奇刀终于又见天日。卡卓刀艺传人卡卓•七林旺堆通过大胆猜想和实践,终于奇迹般地找回了失传已久的淬火药水,并不断改进制刀工艺,创新刀艺品类,把藏刀工艺提升到文化工艺美术藏品的地位,极大地拓展了藏刀的市场空间。其产品有将军指挥刀、贵族刀、战刀、武士刀、珍藏刀、避邪刀、镇宅刀、镂空刀、纯银土司刀、格萨尔砍刀等200余种,产品响誉国内外,远销台湾、日本、韩国和欧美各国,大大推进了藏刀工艺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弘扬了香格里拉民族文化。香格里拉卡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通过艰苦创业,至2012年,公司从业人员达62人,全州销售网点达10余个,年营业收入490万元。

藏族刀艺因其独特的传统艺术魅力,加之能工巧匠们的大胆创新,丰富了藏族刀艺的文化内涵,藏刀工艺越来越成为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品市场中的佼佼者,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普遍欢迎,全年总销售额预计达5000万元。

木碗

(三)藏族木碗。迪庆藏族木碗工艺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主要出产地为香格里拉尼西上桥头村民小组。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有史记载,初期于民国初年从大理剑川传入,后经当地藏族工匠融会创新,融入本土宗教信仰和文化元素,逐步形成了现有规模的藏族木碗文化体系。藏族木碗在藏区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持碗人的身份、职业、地位和性别,藏族木碗与藏民生活习习相关,普及面很广,“人在碗在”是藏民与木碗关系的真实写照,木碗在藏民心目中是宝贝,是伴侣,是神物,因此在藏区享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藏族木碗工艺十分讲究,先是要把制碗专用原木用手工制作成易于加工的原木坯,再把这些原木坯放在大锅里沸煮数小时后,集中堆放在不通风不见光的黑房中数十余天,再摊开阴干,这个过程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通过这个环节制成的木碗坚实耐用不开裂。阴干后的原木坯即可取出进行上机旋制。历史上的木碗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生产效率相当低下。改革开放后,木碗制作师们引进电机并发明了电机手工相结合的新式加工方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工艺手法,把原木坯底部削平,用松香粘在电机转盘上,待松香冷却稳定,再启动电机,用自制的旋木工具和熟练的旋制手法直接旋制,旋制木碗没有设计图,完全凭旋制师们的想象、经验和感觉完成整个制作过程,所旋制出来的木碗可以做到大小相符、规格一致,又保持有各碗的个性特色,每个木碗都是孤品、绝品。经过工匠打磨、上画、雕刻、包银或着土漆阴干后便成为成品。值得一提的是,尼西木碗的着漆技术也很有特色,其采用的是天然树漆调色工艺,具有天然环保、无异味、永不褪色的优点,是国内外少有的民族着漆传统工艺,具有很强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藏族木碗产品十分丰富,有大中小之分,有男女之分,有僧俗之分,有上下等之分。有的木碗色泽光亮,富丽堂皇,有的木碗自然天成,美伦美焕,最为上成的是用千年宝木制作而成的木碗,色泽金黄,质地坚韧,花纹呈现天然烟丝云雾态,相传是千年蒿枝根才能做出这类产品,这种碗的价格在市场上近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是藏区高层人士的重要收藏品和奢侈品。

据初步统计,尼西上桥头制作销售木碗的农户有30余户,规模较大的有3家,每年向藏区批发销售10万余件产品,零星销售达3万多件,年销售总额达1500万元。随着藏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藏族木碗的市场需求逐年上涨。近几年,通过组织参加国内外文化产品博览会和旅游产品促销宣传,国内外游客对藏族木碗工艺品的认识不断深入,藏族木碗已逐步成为人们收藏观摩赏玩的民族文化工艺产品,国内外藏族木碗收藏博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四)藏传佛事用品。佛事用品凝结着迪庆信教群众的思想、信仰和精神寄托,神龛、佛像、经幡、经书、转经筒、法器、面具、唐卡、玛尼石、佛珠、酥油灯、藏香、吉祥物、护身符等佛事用品是信教群众家家有、人人有的器物,也是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中的又一奇葩。迪庆州藏族人口为12.95万人,全民信教是迪庆藏区的社会特色,藏传佛事用品在迪庆各民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在香格里拉销售的藏传佛事用品主要分布于香格里拉长征路和独克宗古城的各民族手工艺品店,货源主要来自四川成都、云南大理和本土,年生产销售规模估算为50万件,销售额近9000万元,是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

德钦民族工艺品厂厂长洛桑扎西是藏族金属器皿制作世家第十四代传人,他用世传的秘方铸造出来的佛像、佛塔、法器精美大方,光泽照人,深受藏区人民喜爱,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神山“卡瓦格博”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2012年,年销售总额达1200万元。

(五)民族手工木雕。迪庆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分布广,易于雕刻的木质材料十分富余,红豆彬、榧木、黄杨木、冬爪木、核桃木、杜鹃木、鸭掌木、青皮木、秋木等都是上好的雕刻材质。迪庆民族木雕产业分布零星,多为个体家庭作坊,主要雕制神龛、藏式桌椅、床铺、檐柱、扶手、窗花、厨壁、茶盘、花瓶、佛像、水烟筒、手饰盒等,多为个人家庭定做,产品供不应求,尚处于卖方市场状态。

随着香格里拉旅游的持续发展,迪庆民族木雕产业初见成效。香格里拉金江镇打芝坝村木工舒加会2005年开始专业研究木雕旅游工艺品制作技术,传承木雕工艺文化,结合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文化元素,创新开发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木雕工艺品牌,并创建经济实体,发动村民,开展雕刻学习培训,带动村民在农闲时节开展民族木雕富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并在独克宗古城设立窗口,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推介民族木雕工艺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的民族木雕工艺品于2011、2012、2013年三次代表迪庆州参加了中国(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其原创作品“吉祥八宝木雕手镯”、“背水姑娘”、“济公静听民声”等曾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赛铜奖和优秀奖。

舒师傅设计制作的民族木雕产品想象丰富,思想朴实,线条粗犷,虽刀凿斧痕,处处留印,但又自然大方,高雅脱俗,与古城建筑和迪庆民族文化浑然一体,产品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赞扬,市场供不应求。

迪庆民族文化富集,民族民间木雕工艺产品创作取材丰富,创作空间巨大,产品开发市场潜力可观。2012年,全州民族木雕生产户估算为50余家,年营业收入近500万元。

(六)民族服饰。迪庆地处滇、川、藏民族走廊地带,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民族服饰多姿多彩。就藏族服饰而言,境内就有七个类区,可谓“隔山不同装,跨河不同服”。不同民族服饰不同,同一民族也因社会历史地位不同而在服饰上也有分类,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苗族等民族服饰各具特色,艳丽多姿。

藏族传统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男子一般着右襟齐腰高领镶金银边短衫,称“对通”。外穿用布、毛呢、氆氇、绸缎等制作的楚巴。配以银刀、护身符、钱包等饰品。头戴金边帽、礼帽、狐皮帽,脚穿乌拉靴、长统皮靴或金绒藏靴。藏族女子服装各地有差异,中甸河谷地区以穿连衣裙式女装居多,其它地区流行长袖女藏袍、大襟短坎肩,近年还出现了潇洒大方的现代男式藏西装和女式藏装。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套有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色彩艳丽镶金银花边的围腰称“帮典”。佩饰有玛瑙、珊瑚、玉石、项链、耳坠及金银耳环、戒指等。

纳西族服饰。纳西族男子穿大面襟、短上衣或长衫,裤脚宽长,裹绑腿;女子穿对襟长衫、腰束百花带,披羊皮披肩或毛织披肩,俗称“披星戴月”服,以示勤劳,编发盘辫,配带首饰。

傈僳族服饰。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根据不同地区所穿服饰颜色的差异,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白、黑傈僳妇女普遍穿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玛瑙、珍珠为饰。年轻的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傈僳语称这种胸饰叫做“拉白里底”。花傈僳服饰更为美观,妇女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多姿,优美迷人。傈僳族男子穿麻衫,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蓄发辫于脑后。个别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尊严的人,则在左耳上挂一串大红珊瑚。所有成年男子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挎弓箭,这是他们的贴身之宝。

彝族服饰。彝族支系繁多,各地的服装差异大,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石衽上衣,下着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珠镶绣而成,华贵美观。姑娘头上戴这种帽子,一生将吉祥如意,充满光明和幸福。彝族男子多穿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一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之为“天菩萨”,彝族语称为“子尔”。外面裹以长达丈许的青、蓝、黑色长帕,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为“英雄髻”。

普米族服饰。普米族男女衣着多以麻布缝制,男人穿短衣宽裤,披白羊皮领褂。妇女包大头帕,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头顶,穿大襟衣,系百褶长筒裙,用宽大的彩带束腰,有的还在背上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其它民族在境内居住人口不多,但服饰基本上保持各自的特色。

迪庆民族服饰业多以个体或家庭式作坊存在,迪庆三县县城和部分乡镇均有分布,德钦阿佳拉民族服饰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彭松措民族服饰等民族服饰品牌正在发展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香格里拉旅游持续发展,内外市场对民族服饰的需求逐步提高,民族服饰销路逐渐走好,民族传统服饰设计制作营销已成为迪庆各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生产销售民族服饰的个体户近百余家,年销售额预计在1000万元以上。

(七)牦牛角雕。迪庆牦牛因为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的青藏高原地区,相对于水牛或者黄牛来说,生长周期较长,所以牦牛角的密度大、硬度高、韧性强,角里面蕴含的蛋白纤维成份丰富,是上好的雕刻材质。头骨、牛角、牛骨都可以雕制生活用品和工艺美术品。头骨整体联角骨保留下来,镶金边、银边,装饰以玛瑙、天眼、绿松石等贵重物品,制成独具美感的客堂装饰供品,象征藏民对死去牦牛的敬重和超度。用牦牛角加工而成的牛角梳,耐用度高,使用效果更好。牦牛角梳不产生静电,每天早晚使用牦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梳刮数遍,均匀用力,坚持使用,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提神醒脑,改善睡眠,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长白发、黄发和脱发。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加之精致小巧,方便携带,因而成为了国内外游客重要旅游纪念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礼品。

(八)农耕文化工艺品。迪庆属典型的农业州,农耕文化纵贯今古,与农耕生活相关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镇化不断推进,农耕产品逐步成为文化记忆,有的甚至已经消失在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之中。恢复农耕文化记忆,以丰富的农耕文化记忆为素材,充分利用本地材料和工艺技术,设计生产风机、犁铧、马灯、手磨、锄、背板、竹篮、竹箩、织机、虚笼、草帽、草鞋、草墩、弩弓、东巴纸、漆器等农耕工艺产品,恢复农耕生活场景,沿续农耕文化传统,发展农耕文艺,创新工艺技术,开辟农耕博物产业,把农耕文化工艺品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维西阿尺目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旨在弘扬和开发傈僳族等多元民族文化,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公司4个产品商标注册,并对农耕文化工艺产品设计生产作了初步尝试,先后推出过木杯、木瓢、傈人神弩、年轮(石磨)等农耕工艺产品,走出了农耕文化工艺产品设计制作第一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三、迪庆民族民间工艺手工艺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迪庆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结合旅游文化产品市场需求,在传承、人才、技术、规模、品牌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迪庆地处偏远,人口稀少,市场薄弱,资金困乏,民族民间工艺品存在开发程度不高,发展规模小,市场运营力度不大,人才技术缺乏等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内个方面。

(一)民族民间工艺产品市场开发程度不高。市场是产品生产的动力。城镇化发展和现代生活以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已逐步将农耕文化遗忘在历史潮流之中,然而,人类对历史和未来的反思总结却从来没有停留过,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断改进完善,人们的意识更趋向于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对自然的索取破坏逐步转化为恢复保护,大多数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同样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迪庆多元民族文化丰富,很多民族聚居区尚保存着良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传统技艺保护完好。如香格里拉尼汝手工毛纺技术、维西腊八底麻纺技术、香格里拉尼西黑陶工艺、香格里拉尼史村藏族刀艺等等,可谓乡乡有传统,寨寨存技艺。但是,由于迪庆人口稀少,市场狭小,企业市场运作力不强,产品推介渠道狭窄,产品市场占有量不高,市场开发程度比较省内各地州都明显偏低。如德钦奔子栏服饰,以红、金、蓝、综红色为主,色彩鲜艳,设计大气,做工精细,富丽堂皇,民族地域特色突出。然而,其市场范围仅为奔子栏、五境、瓦卡、升平等几个乡镇,市场份额占有量极小,发展壮大空间狭小,动力不足。

(二)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生产发展规模小。由于市场开发程度不高,产品生产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市场主体散、小、弱、乱,独立企业法人机构群体小,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市场主体群落,产业规模应难以体现。如:尼西藏族木碗,主要经营户近30余家,但各家自立门户,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价目体制,没有统一的市场窗口,大多数没有进行工商税收注册,更没有商标等知识产权登记,产供销各成一体,资金、人才、市场、资源没有得以整合,市场竞争混乱,综合效益低下。尼西黑陶、尼史藏刀、民族服饰、民族文化村寨等行业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三)民族民间工艺产品资金投入渠道狭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迪庆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资金投入渠道主要依靠小额惠农贷款、企业和个人自筹,发展资金筹措难度大,资金供给总体不足,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资金困乏是制约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的瓶颈。

(四)民族民间工艺产品人才技术缺乏。由于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效益周期较长,总体生产效率不高,导致人才流失,人才断层,传承民族工艺手工艺的人数不断减少,工艺品加工创新力不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水平不高。而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缺乏,有些工艺大师的工艺精品又供不应求,如国家级美术工艺大师孙诺吉才的黑陶作品被社会各界广泛收藏,订单较多,但产品产量却难以提高。

四、发展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四个主要困难和问题,要加快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步伐,使之成为迪庆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加快脱贫、提高内涵、转变方式的重要措施,建议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好相关基础工作。

(一)扩大生产规模。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在摸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坚定发展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信心,整合生产资源,千方百计改进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原料储备,创新产品包装设计,储备一批特色突出、工艺精湛、附加值高的民族手工艺产品,实现产业规模效应,寻找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引进富有实力合作伙伴,将产品质换为发展资本,转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期实现民族手工业产品的跨越发展。

(二)深化市场开发。迪庆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生产规模不大,市场需求破碎,市场开发措施不力,产品价格系统不完备,严重影响了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研究,开辟市场服务体系,为民族民间工艺产品提供交易、展示、推介、合作平台。建立完备的价格信息体系,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合法权益,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产品信誉品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指导支持企业开展信息网络营销,利用好各类宣传文化和媒体资源,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栏目,建立民族民间工艺专题招商网站,为企业和产品商提供良好的市场信息服务。精心策划,利用好国内外招商引资平台,支持企业参与各类文化产业展会,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出实绩。

(三)拓宽投资渠道。生产企业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国内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的研究,把握市场脉搏,做强产品宣传策划,搞好地区间互通有无的桥梁和纽带,在大中型城市开辟产品专卖店,争取有更多更好的产品进入国际国内知名的购物中心和超市,利用市场信息,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本。要通过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在做好资产评估的同时,为企业和生产经营户开展信用卡、短期信用贷款、帖息贷款、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服务,减化贷款审批程序,为民族民间工艺企业和个体户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用好州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短期借款、贷款帖息、以销代补等多种形式的扶持方式,支持企业抓生产、抓市场、抓机遇。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补充地方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开发,构建合作、入股、合资、有偿借款、期货储备等融资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平台。创新优惠政策,整合闲置的国有资产,经评估登记后,以租赁、转让、划拨等形式转化为文化企业资产,以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为民族民间工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开展民族民间手工艺园区建设规划,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金融环境,为整合国家、企业、民间资本,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创造良好平台。

(四)加强人才培养。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力度,定期命名民族民间工艺大师,扩大州级工艺大师人才队伍,兑现州级工艺美术大师经济待遇和经济补助政策,加大国家、省级民族民间工艺大师申报力度,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后备力量培训,储备一大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人才,为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鼓励宣传文化系统有特长的工作人员和省州美术工艺大师到国内大专院校、重点文化企业进行实地专业学习培训,提高工艺美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培训学习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民族民间工艺人才培训,引进国内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开展专题工艺美术培训,为提高民族民间工艺人才学养和技术搭建良好平台。(云南文产网 方又沧)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