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词戏一直是业余剧团进行演出。史效轩 摄 迪庆州维西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历史上生活着傈僳族、藏族、怒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而大词戏,是中原汉文化传入边地之后,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诞生的一种独特的戏曲,仅在维西一地流传,已有百年的历史。它与明清时期朝廷边地军屯、民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独具特色的军屯文化剧种之一。 思乡情催生大词戏 维西大词戏出现于清光绪年间,一般把刘超绩作为大词戏的创始人。当时,刘超绩到维西协署掌管稿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人称“老稿公”。 刘师恕是刘超绩的儿子,王国瑞在其所撰的《刘师恕先生墓碑序》中称:“回乱即平,痛定思痛,乃愿奉玄天祖师寿,故于三、七两月演戏酬神。迄今我维西相传之大词戏,即自先大父公始。”文中所称“先大父公”,即刘师恕之父刘超绩。 相传,清朝有一位姓李的江西人来任维西通判。一日闲暇无事,他出城散步。至城门口,听见守城的士兵在哼唱戏曲,颇与自己的家乡戏相类似。经询问得知,士兵中有来自江西、湖广及江浙一带的,或者祖籍是上述地方的。士兵有思乡之情,这位县官也有同感,回府后,便找“老稿公”刘超绩组织绿营兵演唱,这便是大词戏的由来。 大词戏脱胎于江西一带一种或几种戏曲,很可能是当时正流行于云南等地的弋阳腔。这种外来剧种在维西流传一段时间,逐渐发生了衍变,经刘超绩一番加工改造后更富于地方色彩,从而冠之以大词戏这一名称。 刘超绩祖籍江西,是维西人,他很有文才,精通戏曲。起初,演出人员主要从绿营兵中挑选,后来从社会上招收,直至后来完全脱离行伍。刘超绩依照戏班供奉老郎神的贯例,专门到大理雕刻了一尊檀香木的老郎菩萨供于自己家中,每次庙会演出的日子,由全体演职人员敲锣打鼓将这尊雕像迎往后台,香灯花烛供奉,演出完毕再送回家。 刘超绩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逝世,其子刘师恕继任协署主稿,同时也承担起大词戏演出组织领导者的任务。后来,艺人们把刘超绩奉为大词戏的开山祖师,刘家则被公认为“梨园班首”。 解放后拨专款抢救 从清光绪年间到1949年,大词戏演出都以庙会酬神的方式进行。每年固定演出两次,分别是阴历三月初三真武祖师诞辰,以及七月二十一城隍庙会。庙会演出时间,少则三日,多则七日,视观众捐献功德的多少而定。有固定的几大本戏(都是连台大本),一次庙会挑选其中的一本或一本中的若干段落演出,数十年间相沿成习,演出方式从未变更。 1949年后,大词戏沉寂过一段时间。1956年,在主管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保和镇业余剧团,兼演滇剧、大词戏及花灯歌舞等。此后大词戏发生了重大改变,废止了每年三、七月庙会酬神演出的例规,改为逢年过节、喜庆、重大集会等场合演出,目的由原来的敬神祈福、消灾襄祸转变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另外,停演连台大本戏而改演折子戏,净化舞台,剔除宣扬封建迷信的表演,选择内容健康的剧目。最后,演出场所也由先前的城隍庙广场戏台改为大礼堂,舞台设备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过去有很大改善。 后来,大词戏受到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宣传文化部门为大词戏奔走呼号,云南省民委拨下专款1万元供抢救大词戏之用,1980年11月,由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保和镇公社等有关方面抽调人员组成大词戏抢救小组,动员组织艺人和年轻的戏曲爱好者重建保和镇业余剧团。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排练,1981年春节期间大词戏重新登台演出,连演三天,县城及附近一带居民扶老携幼赶去观看,剧场气氛热烈。1984年初,县文化局成立,加强对大词戏的研究和剧目清理工作,动员和依靠老艺人,搜集古剧本,记录了3 本戏。1986年夏,又组织人力将《牛皋扯旨》、《岳母刺字》、《疯僧扫秦》、《金氏骂牛》、《会审烙脊》、《刘全上坟》六出戏从头至尾录像录音,制成磁带作为艺术档案保存。 1993年3月,《大词戏志》和《大词戏音乐》,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分别列入《中国戏曲志云南卷丛书》、《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云南卷丛书》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