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张萍妍”这个名字,会觉得她是个汉族姑娘,可一看她的户籍,却注明为“藏族”。其实,她身上同时流着汉藏的血液。 “姓就跟我爸,民族就跟母亲。”张萍妍如此解释外界的疑惑。她现在的职业是护士,就在50公里外的一个乡工作,已经两年了。 “我们一家六口人,一共有三个民族。”张萍妍称,父亲是汉族,来自四川广安;母亲是藏族,本地人;而两个哥哥跟她一样,选择了藏族户籍;但大嫂,却是纳西族。他们一家如今就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的腊普河畔。 “我爸爸会讲藏语,在家的时候,我们有时讲藏语,有时讲汉语。到了嫂子家,我们就讲纳西语。”张萍妍透露,他们家中每个人都会好几种民族语言,另外,“宗教信仰也没有冲突,都是个人选择吧”。 至于饮食,张萍妍说,早餐往往会准备藏餐,喝点酥油茶、吃点糌粑或青稞面等,而中饭晚饭就吃炒菜米饭,像麻辣豆腐、水煮肉片等就比较受欢迎,而大嫂和金英有时会给大家做纳西族特有的一种凉粉吃。 “要真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我爸不太喜欢唱歌,而我妈就很喜欢唱歌跳舞。”张萍妍言毕,即兴给大家表演了一首有关丰收的歌曲,韵味十足,似乎尽得其母真传。 梳理张家两代人的历史,发现这是一个完全靠自由婚恋建立起来的家庭。张萍妍的父亲张继刚32年前到塔城镇修大桥,与张萍妍的母亲相识相知,走到了一起,当时并未受到家里反对。 而今天,张萍妍29岁的大哥张川,也自由地选择了一个纳西族的姑娘做妻子。他受访时透露,妻子家就在不远处的村子里,他跟妻子的大姐是同学,靠这层关系两人逐步认识,走进了爱情的轨道。 “去年我们已经拿到驾照(指结婚证)了。”张川风趣地说。他与妻子并排而坐,说话间不忘温柔地看着对方,不时帮着整理一下鬓发,羡煞旁人。 对于这场婚礼,双方的亲朋好友都很支持。小俩口准备今年秋收后才办“大喜(按照当地习俗举行的婚礼)”。“婚礼准备这边按照藏族的方式进行,办一天;去媳妇家就按照她们的习惯办,再办一天。在我们这边,会跳锅庄舞。”张川的母亲次里卓玛介绍。 看着老大已经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张家父母开始操心次子和小女的婚事了。不过,这事急归急,他们却不能越俎代庖,还是要由年轻人说了算。而当被问及以后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丈夫时,张萍妍语带羞涩地说,“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情投意合就好吧。”(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