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藏文化在开放中传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05 17:20:55

48岁的此里卓玛在自家宽敞的客厅里唱起锅庄“迎宾曲”时,她4岁的小孙女曲里央宗也在旁边学着哼唱。但和我们一样,小姑娘并不懂歌曲的意思。

藏语中,“锅庄”就是“圆圈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锅庄有很多种类,在此里卓玛的家乡——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就有自己的“奔子栏锅庄”,其特点是唱腔低沉典雅,舞步稳健奔放。

奔子栏镇位于滇西北进入藏、川的咽喉要地,自古以来被称为“茶马古道重镇”。镇上目前有十多位藏族妇女会唱锅庄,并专门成立了锅庄艺术团,此里卓玛就是艺术团的成员。艺术团曾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把奔子栏锅庄带到了国外。

此里卓玛说,她的锅庄小调是跟乡里老人学的,都是口耳相传,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锅庄艺术团。

闲暇时,艺术团的姐妹们会教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学唱、学跳锅庄。在家里,只要奶奶一唱锅庄,曲里央宗就会跟着唱。“有时候我会跟她讲歌词的意思,但她年纪还小记不住。现在更多人喜欢跳而不喜欢唱了。”此里卓玛说。

作为多民族、多文化交融并存的地区,云南省非常重视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注重从娃娃抓起。

在有“香格里拉”(源于藏经香巴拉王国,意谓世外桃源)之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八成,其中逾三成是藏族。当地教育部门特意编排了融合锅庄舞等民族舞蹈精粹的民族舞课间操,在中小学校推广。

正在迪庆州藏文中学读高一的尼玛初木来到记者面前时,就刚刚跳完民族舞课间操。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藏文中学,这个刚满11岁的藏族女孩表现出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我是藏族人,想学好藏文。藏文很美,但如果只会说不会写就不好了。”她说。


尼玛初木的姐姐中考时选择了综合高中,后来考上了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姐姐的成功并没有影响她的选择。尼玛初木说,她的志愿是考上西南民族大学,以后能教授藏文。

和内地大部分高中生一样,尼玛有自己的QQ和微博,她在上面交流和转载最多的是如何学习藏文。

目前迪庆藏文中学采用的是“双语教学”,即藏语文课的教学全部讲藏语,其他课程的教学则用汉语。创办于1994年的这所藏文中学,成立之初只有80名学生,迄今在校生已增至近2000人,有21位藏文教师负责藏语文课教学。

“采用双语教学的好处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一些,思想也更开放。”迪庆藏文中学副校长潘庆华说。

再过两年,此里卓玛的小孙女也要上学了。她希望孙女以后能学好藏文和英语,把更多老祖宗留下的绝活介绍到国外。

目前,迪庆有5位国家级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此里卓玛所在的“奔子栏锅庄”艺术团里就有一位,叫徐桂莲,今年67岁。

“只要每个藏族人都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藏文化就会世代传承下去。”此里卓玛对藏族文化的传承很有信心。

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云南省,更是结合省内世居民族众多的特点,制定了民族文化保护措施。2011年,迪庆州获批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迪庆藏族自治州宗教局副局长柏林德说,“一个文化越多元的社会,包容性就越强,这也是社会稳定、宗教和顺有序的重要因素。”

每天唱着自己民族的锅庄,喝着自酿葡萄酒的此里卓玛,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除了照料几亩地、几亩葡萄园和几头牦牛,她还与村里的两个姐妹合伙开了一个服装店,专做藏族服装。(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