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霞若和拖顶两乡的傈僳族婚姻风俗又别具一格,男女青年以对唱山歌谈恋爱,双方父母知情后,由男方择定吉日,派媒人带洒(酒瓶用红布或红纸包裹,瓶口插香柏树叶)到女家求婚。媒人说明来意,女方家不愿意就退回酒,女方同意了,则共饮订婚酒。结婚之日,全村男女少都来祝贺,以酒肉相待,杀两三头猪不足为奇,富裕人家杀猪宰鸡不计其数,还杀牛待客。举行婚礼一般在傍晚黄昏之时,开始要唱迎喜庆的歌,接着就要跳“阿尺木刮”舞。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有些富裕家庭通宵达旦三昼夜。婚后新郎新娘回门数日,返回途中全村青年以唱“阿优”歌声相送。 “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这是傈僳族地方流传已久的一句民谚。僳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山歌对调方式,山歌使两人之间的感情距离越拉越近,眷属连理,繁衍生息。 男女结婚之后,理所当然要生儿育女,也是人类的惯例。 为新生儿取名在傈僳族的传统人生礼仪中不可缺少的民俗事象,傈僳族是一个人一生中名字最多的民族,一般一个人在一生中要取出生时的乳名、结婚后的喜名、生儿育女后的称呼、上学后的学名等4个名字。维西县的其宗、塔城、德钦县的霞若、拖顶和香格里拉县的洛吉等傈僳族,还有仿效藏族的命名方法取名的习惯,一般以日月星辰、出生日、吉利和宗教词、寄托希望的词来命名。如:尼玛(太阳)、巴桑(金星)、次松(初三)、多吉(金刚)、拉姆(仙女)、达杰(繁荣、发达)等。 丧葬仪礼是标志着人生的终结,其内容主要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因民族的不同有其不同的形式。迪庆境内僳僳族丧葬仪礼中其他民族的丧葬文化渗透现象较为突出,对死者大都奉行古老的土葬习俗,非正常死亡者采取火葬。一家有丧事,全村和外村亲戚闻讯后,携带酒、肉和粮食前往吊唁,并帮忙安葬。死者先置在火塘边,用白纸或白麻布盖住脸,以示阴阳相隔。祭奠活动时,请“尼扒”开山引路,把灵魂送往阴间,然后为死者用香汤梳洗,换好寿衣后装进木棺,再作吊唁。以男九圈女七圈的形式子女绕灵。一般在家停灵1至两天,也可长达7天。停放期间,每天要供奉3次,每次饭、肉、冷水各3碗。未埋葬前全村的人都要去死者家中为死者跳丧舞,请“尼扒”吟经,超度亡灵。 出殡时,先由“尼扒”射3支箭开路,然后,启灵托柩,途中“尼扒”在前驱鬼开路,送葬男子挥舞弓刀助威,直至墓地。有的不垒坟,有的用泥土垒坟或用石头砌坟,有的坟还覆盖木板或石板。坟前立一木桩,挂一竹篮。如果死者是男子,埋葬时须将其生前所用砍刀、弩弓、箭包、烟袋等放在篮内悬挂于墓头为随葬品;若死者是妇女,则将生前所用的织麻工具、麻布、挂袋、针线、煮饭用具悬挂于墓头。而德钦的霞若和拖顶傈傈族墓旁立两丈多高的小竿,悬挂上白布15尺余,当地傈僳族借用藏语称其为“德种”,在“德种”下挖掘一个洞,将死者生前喜爱的各种东西和五谷种子等搁于洞中,用一块石板压在洞里为随葬品。 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的傈僳族还有给死者做斋的习俗,殡葬时,就给死者许下愿,隔几月或几年后做斋。做斋时,杀猪宰羊,所有亲属都要带鸡、猪、羊有的甚至牵牛来祭吊。由“尼扒”将各家所带的祭品,一一向召回的祖先魂灵叙述。还要做纸骡纸马,用大小不等的粮箩,砌成4座塔形台,每台周围都要点上油灯。做斋时老人们都要念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 死者去世1年后,择吉日修坟,死后第三年扫墓1次,傈僳族称“轮亥错”。人们唱“双结木刮”(苦想调)和“阿沙抓”(伤心调),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此后即不再扫幕祭奠。 维西县维登乡、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的部分傈僳族的丧葬习俗仿效汉族的习惯,垒坟祭祖,清明节上祖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