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青稞 青稞刚出苗不久,由于薅青稞是妇女们的活儿,所以,藏家妇女开始忙碌着准备薅头道青稞,当禾苗完全出完后再薅第二道。 建塘、洋塘一带的民歌中,关于薅青稞的场景是这样描绘的:“长在垄上的幼苗好像织女钉织桩,分岔的禾苗,像公羊的角儿,三岔的禾苗,像三根整齐的发辫。正在薅头道的样子,就像乌鸦在灰尘里翻滚。薅第二道青稞的样子,却像黑牦牛在土堆上玩角技。当青稞出穗的时候,像英雄男儿把喝完酒的铜杯倒放在前面;清除野燕麦的样子,好像美女分头发。” 这段歌词中,从薅头道青稞,写到出穗,再到青稞完全长出后,清除野燕麦,用极为简单的笔调把薅青稞到清除野燕麦时的劳作的要求、劳动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出来。 青稞架 青稞架在建塘、洋塘藏语里称“若新”,大概是立木之意。由于青稞收割后,要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风干,所以,在收割青稞之前,当地人要备好制作青稞架的木料。因为,红松插在地下不容易腐烂,所以,青稞架大多是用红松树做成的。青稞架的制作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说,高度大多在十五肘左右,立木与立木之间相隔六肘左右,两棵立木之间有两榴,每榴从下到上有“三眼”或“四眼”。青稞架由于风干和日照要求很高,所以青稞架大多是以坐西向东的形式,一字形排开。 如果究其青稞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传说那时侯有以为名叫聂·达东塞大臣,主要管理吐蕃王朝的牧业生产。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大雪覆盖着整个大地,由于冻饿交加,不少牲畜死于寒冬之中,聂·达东塞心急如焚,他费尽心思也想不出解决冬季牲畜不挨饿的办法。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的坐骑——白马走到他床前对他说:“尊敬的主人,你不用犯愁,你可以让人在秋天时收割青草,将它晒干,到了冬季无草的时候,拿给那些牛羊吃,它们再也不会挨饿了。”那年秋天后,藏族有了储备干草的习惯,有了青稞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