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作物,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 name="description">

歌谣中的香格里拉青稞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5-11 15:31:48

青稞来源传说

青稞藏语称“耐”,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有关青稞的来源,在香格里拉民歌和传说故事中这样写到: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间尚无青稞,人们靠吃野兽肉、野果、野草谋生,每到饥荒季节,总会饿死许多人,那时候,有一只名叫“嘘滴滴”的小鸟看到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连粮食也吃不上,于是,决定飞向仙界,为藏民寻找可一年四季充饥的食物。它飞呀飞,飞了十八个昼夜,终于到达了天宫,并向天神说明了来意,天神为了考验一下“嘘滴滴”鸟,就把青稞种子故意藏在石仓内,外边由两只狮子和两只老虎把守。“嘘滴滴”鸟不畏艰险,趁着狮子吃食、老虎打顿时,用小嘴啄了石门一个小洞,终于从石仓中啄来七粒青稞籽返回人间。第一次“嘘滴滴”鸟用杜鹃木做的犁架让马鹿拉犁,并把两粒青稞种子种在雪山上,结果无一收获。第二次,“嘘滴滴”鸟做了一个用柳树做的犁架,让金鱼拉犁,两粒青稞种子播撒在大海里,结果也无一收获。第三次,“嘘滴滴”鸟用栎树做了一个犁架,让一对犏牛来拉犁,把剩下的三粒青稞种子全撒在原野上。藏历二月下种八月青稞成熟,从此藏族人吃上了青稞,吃了上糌粑面。

青稞的播种

《隋书·附国传》中记载:“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稞。”青稞适应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生长,青稞一般在藏历二月下种,八月收割,因此,在粮食作物中,青稞的生长周期可能算最长。藏族人在每年的开播之前以二月初八前后为界,按照藏族历书上所提示的提前播种或推后播种来选择播种时间,在开播的当天,全村男女老少要穿新衣戴新帽,还要给耕牛戴上头饰,给犁架拴上彩带,以示开播,并祝五谷丰登。

在建塘、洋塘一带,每块耕地都有名称:“汤叫”(坝外之意)、“西日姆”(有四段的地)、“康秀姆”(房子的下边)、“毕拉姆”(关小牛的地方)、“此加性”(狗屎地)、“波主岗”(凸山上)、“电召岗”(小坝上)等等或以大小命名、或以形状命名、或以家名命名、或以地的好坏来命名、或以房屋或其它固定性东西的前后左右来命名。人们不习惯用东西南北方位记地名,而是习惯用一块地命名一个名称的形式来记地名。一块地,今年种了洋芋和蔓菁,明年就可以种青稞,这种地叫“浓性”(油地之意)。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农民,年复一年以交替的形式,在田地里播种着各种粮食作物。

很久以来,这里的藏民喜欢用“几天”这个概念来计算土地的面积,一般来说“一天”折合现在的三亩地左右,每亩地大约种20-25市斤青稞种子。

扶犁者多为男子,而牵犁者多为妇女和小孩。播种前,扶犁者在备好的簸箕中倒上青稞,架在左腰上以五步为一个“崩那”(一丘地之意),从田地的一头用右手边走边撒的形式朝前走去,每两步撒一把青稞种子,等走到地的另一头,再从那一头用同样的方式撒着过来。当撒完种子后,开始犁地。与其它藏区不同的是,建塘、洋塘一带习惯用二牛抬杠的形式犁地。除扶犁者外,前面要有一个牵牛的人,牵牛的人一边牵牛,一边还要在犁沟里撒种子,当犁完一块地后,其他人还要把田边地角收拾一番,这块地才算播种完毕。

犁架的制造也很讲究,正像建塘、洋塘民歌中唱到的:“犁地和穿牛鼻的方法有十八种,栎树山上走一走,把自然成形的栎树砍下来,一个犁把两个孔;红松林里走一趟,砍来红松做犁杠,一个犁杠两个孔;白桦林中走一转,砍来白桦做犁档,一个犁档两个孔;杨树林里走一遭,砍来杨树做牛轭,一根牛轭四个孔;刺木林中走又走,刺木犁铧很光滑,犁铧上面一个孔;樱木林里走一走,砍来樱木做支撑,一块支撑一个孔;刺柏山上走一走,刺柏弯成做鼻圈,两个鼻圈两个孔;青竹林里走一走,砍来竹杆做牵杆,两根牵杆四个孔。”就这样,从犁架的选材到安装用的孔孔,用非常通俗易懂的唱词表达得清清楚楚。

责任编辑:鲍江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