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射的“阿卡巴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13 11:00:58

  一曲欢快有力、魅力四射的“阿卡巴拉”舞曲,以香格里拉县东巴圣地白地神川为圆心,以奇特的文化魅力走向海内外,使亿万人得以欣赏纳西族古老支系纳罕人的传统歌舞,从而认识居住在香格里拉大山深处的纳罕人,以及他们创造并流传至今的圣地东巴文化。可知“阿卡巴拉”这种乐曲和歌舞形态,对纳罕人是何等重要,它已融入纳罕人的生命之中,成为纳罕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思想。

  流传在东巴圣地白地神川的“阿卡巴拉”,是纳罕人传统音乐舞蹈的代表,它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内涵。过去人们只知道有一种歌舞叫“阿卡巴拉舞”广为流传和应用,殊不知还有许多别的歌曲(包括舞曲)的唱词中也有“阿卡巴拉”,粗略估计就有七八种,可以统称为“阿卡巴拉”艺术形式。例如思乡曲《阿卡巴拉巴达咪》、舞曲《阿里巴拉》等,唱词中就有“阿卡巴拉”一句,前者为抒情曲,悠远哀伤,后者的音乐特性则类同于舞曲《阿卡巴拉》,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同名的思乡曲《阿卡巴拉巴达咪》,也有几种不同唱法。上述音乐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歌词“阿卡巴拉”,虽然只是一种衬词,但又富含意义,能给人强烈的感染力。在不同的乐曲中,这个衬词的含义有较大区别。例如在舞曲《阿卡巴拉》和《阿里巴拉》中,“阿卡”可以理解为“欢乐的”、“愉快的”、“鼓舞的”等等;而在思乡曲《阿卡巴拉巴达咪》中,“阿卡”又可理解为“可爱的”、“美丽的”和“可怜的”等等。由此看来,“阿卡”有一定的内涵,而“巴拉”则属纯粹衬词,这种解释,也可从纳罕人的日常用语中获得佐证。纳罕人在表达特别怜爱、疼爱和喜爱的意思时,老年人中流传着“阿空”一词,其实就是“阿卡”的别音。这种别音现象,在纳罕人口语中普遍存在。例如称呼“朋友”、“老庚”时,有的称“阿主”,有的称“阿达”。而专指“女朋友”时,则称“阿玛”。一位姑娘名叫“纳布恒”,有的人简称“阿纳”,有的人爱称“阿布”,有的人则昵称“阿恒”。由此可见,“阿卡”、“阿空”是同一含义。

  在接触过“阿卡巴拉”音乐舞蹈的人中,不少人有一个误解,认为“阿卡巴拉”的原创地就在东巴圣地白地神川,更具体地说是在吾树村。事实并不如此,真正的“阿卡巴拉”这类传统民间文艺形式的原创地,其实是在丽江市宁蒗县的泸沽湖一带,是由自古以来居住在那里的纳西族古老支系摩梭人创作出来的。学术界曾出现过与此类似的情况,即一些人(不一定都是学者)往往把后来盛极一时的文化传承点,解释成为此类文化的发源地或原创地。比如东巴圣地,举世公认是在香格里拉县的三坝纳西族民族乡境内的白地神川,但不少人却以为后来盛极一时的丽江坝才是真正的东巴圣地。这当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及历史因素,但一些人为的误传误导和缺乏实地考察的结论,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阿卡巴拉”现象与此相类似。造成上述误解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点:

  其一,源自一个传说。曾经在三坝乡从事民间文化调研近二十年的原中甸县文化馆干部兰文亮,曾著文介绍“阿卡巴拉”舞曲来历,如实地记录了民间传说。传说中讲到,曾有一群汝卡人从泸沽湖一带来到白地神川,暂住白水台对面叫“恩美江”的山坡上。因见白水台上双龙狂舞,于是创作了一支舞曲名叫“韦刷打鲁克”,后被白地神川纳西族土著领袖看中,作为“二月八”节日的开场节目,同时把一片尚未开发的石坡赏赐给他们,因而有了“鲁克吾树韦”村落,即今天的吾树村。传说可以作为民俗学的参考,但不能作为历史证据,这是学术研究的常识。吾树村的民间艺人和树荣(白地完小校长)曾多次说:“此传说真有事实依据,大约在200年前,的确有一伙汝卡人来到这里,后来成了吾树村先民。”据说,“恩美江”山坡上至今还留存有他们的遗迹。或许他们真的从泸沽湖家乡带来了“阿卡巴拉舞”,经加工提练后成为舞曲,也成了创作民间故事的素材。另一传说,是由马帮带过来的。由此可以推断不止一群人从泸沽湖带来这支曲子。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