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玛吉阿米·香格里拉风情宫,拾级而上的过程伴随着藏香的袅袅气味。 进入主餐厅,视线所及之处总是令客人感到惊讶。巨大的红铜转经筒,随时在人们的推动下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讲述一个民族久远的信奉和祈祷。餐厅顶棚上藏族画师绘制的画面艳丽而和谐?,充满了宗教气息的无邪和浪漫。 大厅错落安置的有描金绘彩的香巴拉壁画,有巨大威严的法号,有“羌姆舞”的驱魔面具,有百年以前的官服,有手工的巨幅唐卡,有藏族手工的吧台,还有原木镂刻的壁柜以及数不清的小玩意儿,比如藏式羊皮纸灯啊,手工陶罐啊什么的。穿鲜艳藏装的姑娘、伙子们走来走去,随时就唱起来、舞起来了。 你抬头,你平视,你低头,繁复的细节令你的眼睛目不暇接。金碧辉煌的玛吉阿米所彰显出来的一切,就像你埋在深心里的一个梦。 很多客人来到这里,感到观赏这里陈设的一切,是一件不亚于吃饭的事。他们认为即使是一个器皿都体现出生活的品位。而我心里清楚,这种品味属于我的祖先,他们勇敢而浪漫,对生活的细节不厌其烦。并且这种品位随着时间沿袭,就像上面流下来的水漫过下面的沟沟坎坎,至今滋润着我们。 玛吉阿米,是处女?是母亲?是情人?是梦? 楼梯间的玛吉阿米牦牛皮画,总能让很多客人突然顿住脚步。于是,一连串的提问也产生了:玛吉阿米是谁?是一个具体的人吗?她果真像传说中那么美丽吗?她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人吗?为什么你们用整张牦牛皮绘制这幅画,有象征意义吗? 这是一幅完整的牦牛皮画,缤纷浓郁的色彩来自藏区的矿物颜料,画中的美丽女子就是玛吉阿米,传说中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寻找的救度母女神。“玛吉阿米”是藏语的音译,含义是:处子一样纯洁的母亲。仓央嘉措是这样吟唱的: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就冉冉浮现在我心田。 仓央嘉措的传说,使“玛吉阿米”这个概念充满玄秘与风情。八角街那幢黄色小楼,正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经下榻过的地方,有人说他曾在这里潜心作诗,也有人说他曾在这里与一位月亮般娇美的女子不期而遇,于是他写下了那首美丽的诗。 玛吉阿米,寄心于色?寄心于情?寄心于爱?我想这是一个秘密。是的,我更钟情于说它没有答案,是一个永远秘密。 仓央嘉措,他的心不是世俗中任何一个人可以理解和解说的。我们的头脑可以去想,去研究,去猜测,但我们没有他那样一种心跳,所以,我们的种种想法与仓央嘉措无关,与玛吉阿米无关。 《藏地生死之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他讲到仓央嘉措的情诗,说那了不起的诗歌,体现的是仓央嘉措从另外一个领域来参悟佛陀,那已经不是世俗红尘层次里的情爱和艳遇。 秘密作为一种存在,似乎总是让我们感到不安,很多时候我们要答案,我们想穿透那个秘密。 其实有的秘密,它的本质就是秘密。秘密可以说是一种珍宝,它有不可挖掘性,没有答案正是它的价值。就好像是白昼有白昼的价值,夜晚有夜晚的价值一样,你不能说这个世界如果永远是白昼才最美好,那就失去了一个平衡,失去了一个起伏和韵致。 藏族世代生息在雪域高原,神话与梦幻从来与现实缠绕交融在一起,很难用逻辑和理性来解说这样一个民族。 用整张牦牛皮绘制这幅画,表达了我们的这样一个观念,牦牛象征雪域高原的岁月与生息,神秘的玛吉阿米是雪域高原一次独有的绽放。 而我们,从企业角度说,极其幸运地与这个概念结缘。 如果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的角度,玛吉阿米,其实给人们最直观的感觉,是挺时髦的两个字,就是“情”和“色”。所谓“情”来自玛吉阿米原生概念的世俗演绎,所谓“色”来自独有的藏地视觉。 这是表面层次的。深层次的是一个精神氛围。它不是情,而是爱,它不是色,而是境界、包容与赞美。 (次仁诺布 (周建华)) (选自《时间的窖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