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独特的民俗风情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11 17:38:05

  香格里拉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一个美丽圣洁充满幻想的地方。它位于滇、川、藏结台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古茶马互市的重要集镇之一。

        

  迪庆境内的藏族

  生活在这里的迫庆藏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境内与汉、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一起,多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睦共处。当地的藏族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正是这种相依相成的民族关系,藏族才生存和发展到了今天。

  地理位置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本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隔金沙江相望,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北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自治州州府设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距省府昆明市709公里。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悠久的历史

  据考古证实,早在七、八十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有土著先民生存、繁衍。从德钦县永芝、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品文物看,约在2300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漫长时代里,迪庆藏族就与周围的民族有了频繁联系,各民族相互交往和影响,不仅创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打上了甘青草原文化、中原文化、滇域文化及土著民族文化汇集的烙印。

       

  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

  迪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迪庆藏族自称“博”,使用藏文。在迪庆,藏族至今保存着许多自古沿袭下来的礼仪语言,平时对话寒喧有固定的三种形式,尊重语、客气语、普通语。在语音上保留有相当多的古藏语的复辅音声母,尤其是在迪庆香格里拉县的话最为明显。

  在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首。该寺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其建筑造型不仅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风格,表现出深重的宗教意味,而且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等,全守还收藏有《甘珠尔》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甘珠尔》二百多部,以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高耸入云的钟鼓楼,击鼓报时,声闻十里,屋顶新金瓦殿,金光闪耀、灿烂夺目,“远近百里如见佛光”。

  丰实的自然资源

  迪庆藏区是有名的森林王国,覆盖率约为36.4%,不仅有高原出产的云杉、冷杉、高山松、云南松等还有各种名贵的寄生植物,在浓密幽深的原始森林中还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如“金丝猴、小熊猫、金钱豹等名贵动物六十多种,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迪庆也是野生药材的密集之地,有虫草、贝母、雪上一枝蒿、珠子参等名贵中药材九百六十多种,有众多的观赏植物杜鹃、报春、百合、兰花等,此外,食用菌类植物也十分丰富,木耳、松茸、鸡纵、羊肚菌、一窝菌等一百四十七种,美味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原始生态突出,雪山、草甸、江河湖泊交错分布,各种资源密集,形成了迪庆高原奇妙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资源。

  民间工艺

  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才有了民族手工业的特色产品。木碗、木盒、糌粑盒是迪庆民族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深受周边藏区的喜爱。其造型古朴,实用性强。

木碗分两种:一种是用杜鹃树根制作,不加装饰,美观大方。另一种是藏语称“咱“的寄生植物制作,木质黝黑透亮,纹路细如发丝,用“咱”制作的木碗,有鉴别食物是否有毒的功能,因而这类木碗十分名贵。若再加以银饰装扮,更是华丽大方。

糌粑盒普遍选用揪木、杜鹃等优质木旋制而成,形如圆塔,做工精美,绘有各种图案,颜色分金黄、黑色、深红等,有大、中、小之分。

  民族节日、歌舞

  神奇秀丽的山川,孕育了藏民族善良、豁达的性格,也使迪庆藏族的节日文化独具勉力。

        

  藏历新年是藏区最隆重的节日,但迪庆藏族由于受周边又化的影响,大都习惯过农历春节,把春节看作最为隆重的节日。

  五月赛马会是迪庆藏族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五月的高原正是冬去春来,草绿青山、群芳吐艳的季节,人们相约在城东的舞凤山下,杜鹃丛中,搭起帐篷,备好丰盛的野餐,邀约亲朋,尽情玩耍。赛马会除了举行传统的马术、马技、赛马比赛外,还要举行又艺会演,民歌大赛,民族服饰展演,物资交流会等各种文化经济贸易活动,成为迪庆香格里拉的重大盛会。

  民族服饰、饮食
  迪庆藏族男装与川、藏服饰大同小异,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喜欢在短衫高领处镶金边或银边,钉银毫或铜质圆口,喜爱颜色醒目的“对通”。男性“楚巴”的领子、袖口、下摆都以水獭皮、豹皮或虎皮作装饰镶边,有的还镶三层边,最底层为水獭皮,上面是豹皮,最上面是虎皮。“楚巴”的整个下摆,几乎都被镶边覆盖,年长者头戴毡帽、呢礼帽。青年人爱戴立筒狐皮帽。首饰主要有“嘎乌”象牙手镯、火镰和银刀。

  迪庆妇女的长袍一般为蓝色,叉口镶黑色金绒边,前摆及脚,子摆垂直折成瓦式,外着坎肩,坎肩右襟大多镶金银颜色的花边,喜用绣花硬领佩带银口。下看长裤,系蓝白相间的围腰,背披方型氆氇或羊羔皮做成的披肩,藏语叫“然腊”。已婚妇女多以红布包头,有的戴筒金边帽。

  妇女佩戴的首饰主要有金、银耳环,串有玛瑙、珊瑚、玉石的项链串珠,喜欢戴银手镯、银戒指。这里的藏族把白银视为圣洁、吉祥、高尚的象征。

  迪庆藏族的饮食品种繁多,丰富多彩。以青稞、小麦为主粮,以酥油、糟粑为主要饮食。

         

  进餐议事要围坐火塘。主要的风味食品有:奶渣、酥油、红糖搅拌而成的“特烘”。用养面、酥油、奶渣、红糖制成的“雪男雪落”。整块猪肉去掉内脏剔骨后加入花椒、草果、食盐等将其缝台,压上石板腌制,形状如琵琶的“琵琶肉”。妇女手压的手工蛋面。藏式糕点,“八撒”、“龙眼包”等等都是胎多人口的传统风味食品。迪庆藏族喜爱饮酒,一种是较有名气的青稞酒,是喜庆、节日必备的饮料,一种是家庭自酿的青稞甜酒。

         

  当走进迪庆高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电动酥油茶搅拌机走进藏区,在取代老式木茶桶时,这里的藏族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乡村至今仍在使用传统的“罐罐茶”?和“木茶桶”。
  “罐罐茶”是士制烧成的尼西特产,前有嘴,后有把,类似清朝时期的铜壶。茶叶放入罐内在火上沸煮,罐内茶水不会自行流出,待茶水煮开后,放入酥油,用一根竹杆插入罐内,朝内的竹头上有四瓣丫口,用手由内到外反复斜搓。一罐茶喝下后疲备劳累顿是烟消云散,是老人和成年人的必备饮料之一。
  “木茶桶”是专为孩子准备的。茶桶高约80公分,口径约九十公分不等,这种茶味淡,打茶时还要加人核桃、芝麻、花生等佐料,清香可口。
  这些传统的藏民族文化在特殊环境中保留和延续着。(图片提供 李东红)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