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贵明) 7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专家孙伯君、王巧若,中华字库第18包字库负责人吕建春组成联合专家组,到维西实地调查研究傈僳音节文字应用情况,并召开中国民族古文字(傈僳音节文字)创新应用工作座谈会。
与会专家认为,傈僳音节文字是傈僳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鉴定傈僳族文明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傈僳族文化源于中华文明,符合党和国家倡导提升中华文明自信的伟大号召,应当尽快高效重启和加强始于1956年的傈僳音节文字及其文献研究和创新应用工作。
据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傈僳音节文字被正式认定为中国民族古文字,录入中华字库工程已接近尾声,将对国家标准化应用工作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