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8年7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翁激情吟迪庆
●杨增适 辑注

本文记录吟唱迪庆古诗词和现代诗26首,作者有迪庆本土文人,也有在迪庆落籍或生活的外籍人士,还有专程到迪庆参观访问的当代文化名人。他们出生在1936年以前,今仍健在者皆耄耋老人也,故称“诗翁”。

迪庆素有“诗歌故乡”美称,即便老人也诗作甚多,限于篇幅,仅录取解放后的部分作品。

李松泉

汉族,1923年生,鹤庆人,北大毕业,1954年支教到维西,先后任中学校长,县人大副主任。1984年离休,落籍维西。

沁园春·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

民族团结,区域自治,党恩频添。正清秋时节,金风送爽,维西县城,笑语声喧。烟花锣鼓,漫舞婆娑,万众狂欢不夜天。欢庆日,喜十二万众,共谱新篇。

山城气象万千,引无数豪情著先鞭,宜培育人才,钻研科技。勤劳致富,广开财源。四化雄图,千秋伟业。政通人和史无前。奋发时,看今后业绩,灿烂无边。

和耕

傈僳族,1923年5月11日出生在贡山茨开镇丹珠村,青年时到鹤庆丽江读书,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维西中学任教,组织反蒋斗争,后任“边纵”三十三团三营教导员。1950年至1954年担任贡山县委、县政府代书记、县长。此后任怒江州副州长兼政协副主席。1958年至1979年被错处,在丽江劳教所关押。平反后任丽江地区建委副主任。1984年离休居丽江。

忆五·一二维西农民暴动

曾记一九四八年,湛英筹谋走在先。

统战工作有成效,掌握武装道路艰。

一九四九形势变,反蒋斗争烈火燔。

暗中串联党领导,傈僳儿女作中坚。

轰轰烈烈来暴动,一举夺下旧政权。

全县人民齐欢庆,扫开云雾见青天。

迄今已逾半世纪,追思常怀忆当年。

注释:

五·一二农民暴动:1948年冬,中共党员杨湛英根据中共滇西工委指示,经与钱如嵩、钱金龙等策划,在则那秘密开会,组织六大村农抗会员为主体的自卫队,钱如嵩任队长。

1949年5月12日,在中共维西党组织的领导下,自卫队分两路于拂晓进城,包围国民党维西县政府及警察局等部门,缴了常备队及警察局的武器,县长李攀桂举手投降。附近各村农民群众千多人及县立中学师生上街游行,齐呼革命口号。自此,国民党政权在维西的统治宣告结束。2014年4月23日维西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云南省革命老区县,并于五·一二暴动69周年之际,在当年自卫队成立地址“文昌宫”,建成“维西革命老区纪念碑”。

黄平

广西合浦人,1947年11月受中共云南省工委派遣从昆明到滇西工作,任滇西工委书记、滇西人民自卫军指挥员、滇西北地委书记、“边纵”七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滇桂黔边区党委候补委员。

赞斯那尼玛

娃子农奴反抗深,会当大理歼残寇。

山鹰展翅藏骑兵,跃马苍山十九峰。

注释:

斯那尼玛,汉名杨炎厚,藏族,1926年生,德钦升平镇人。1948年3月参加革命,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3月任十四军直属骑兵大队大队长,,被评为十四军战斗英雄。1951年3月被选派到中央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8月到中央民族学院工作,任全国学联副主席,其间,出席世界民主青年代表大会。1957年底当选迪庆州首任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76年后任州民政局长、州政协副主席等职。1983年1月,调云南省民委任专职委员。1994年12月离休。2000年1月20日病逝,享年75岁。

秦耕

汉族,1921年生,原名秦树德,维西保和镇人,曲艺、大词戏艺人,离休教师。

余热颂三首

年逾古稀兴倍增,时刻感我党英明。

田谷不怕秋夜雨,夕阳犹得放余晴。

满斟菊酒醉重阳,我似黄花晚节香。

赋罢七言诗三首,挥毫且学贺知章。

大好年华幸不虚,人民安泰事新奇。

处处繁荣处处好,此生休叹古来稀。

杨善徴(慧海)

藏族,1925年生,中甸(香格里拉)建塘镇人,国立大理师范肄业,退休教师。

大龟山感赋

草原高速景色新,

飞车遥指建塘城。

借问导游景安在?

郁郁龟山一泓清。

水自甘冽沁肺腑,

山如伏龟矮栩然。

先来红军万马营,

甘甜曾暖子弟兵;

除暴安良铁纪律,

土官本寨留美名。

后有师长廖运周,

朝夕辛劳察民情;

稚老并肩情同叙,

民瘼习俗了指间。

共求团结定大局,

早奠今日辉煌先。

翩翩五凤喜朝阳,

猎猎紅幡祝大年。

于今新街连旧寨,

林立高楼车马阗。

地老天荒泉长涌。

河清海晏龟亦灵。

朱兆兴

汉族,1927年生,维西保和镇人,退休前任康普小学教师。

赞碧罗雪山

站在碧绿沧江边,翘首仰观大雪山。

雄姿巍峨屹西南,拔地擎天气势坚。

奇树异石几百种,云遮雾绕豪气显。

刀削斧劈稳如盘,气象万千直冲天。

绵延山峰几千里,笔直高耸插云间。

驻足山巅观雪景,胸怀坦荡心里宽。

放眼环视几万里,锦绣江山都连绵。

泱泱祖国多广大,国基永奠亿万年。

杨玉麟

纳西族,1931年生,丽江古城人,曾任维西县委副书记、迪庆州纪委书记等职。1986年12月离休。现居丽江。

迪庆州委领导与住丽离退休职工举行迎春团拜会志感

岁末天寒冬日红,迎春团拜沐春风。

欣闻发展与时进,喜见惠民比昔丰。

祝福声声铭厚意,殷期矻矻建奇功。

热情奔放藏歌舞,激荡心潮忆旧踪。

注释:

矻矻(KUKU):勤劳不懈的样子。

三江并流吟

三江亲近竞奔流,叠嶂峰高雪满头。

千仞兼容寒暖热,双眸一览夏秋冬。

珍稀花木成林茂,名贵禽兽结队游。

民族交融风物富,环球难觅可匹俦。

吴瑀

汉族,1931年生,维西保和镇人,小学教员,1987年离休。

路过其春大桥有感

维德香丽四县交,崇山峻岭藏金桥。

东南西北任选游,春夏秋冬景不消。

注释:

其春桥:金沙江上连接其宗(维西)与春独(香格里拉)公路的钢混结构斜拉桥,长274米,宽8.5米,载重量80吨。1991年4月建成。

彭瑞

汉族,1931年生,玉龙巨甸镇人,退休干部。

其宗祖师洞

横断山高高插天,祖师灵洞白云缠。

巍峨梵宇流芳远,美妙钧天入耳甜。

古垒峥嵘猿骤啸,春江浩荡浪腾喧。

凡夫不解禅门事,活佛世家无量缘。

注释:

其宗;村名,治隶维西塔城镇,村西阿海洛山(达摩山)上有天然溶洞,檐高30余米,深广10余米。清乾隆年间,在洞左建来远寺,右建达摩寺,为藏区噶举派朝拜圣地,十年浩荡尽毁,后由政府重建。建筑别致,独具洞中有寺,寺中有洞的特点。

钧天:天上的音乐。出自元好问诗。

其宗王氏土司家先后八人选为活佛,《迪庆文史资料》第八集载文称之为“活佛世家”。

杨茂才

汉族,1931年生,维西保和镇人,1949年4月参加革命,1986年离休。

维西县城改造有感

维西山城人倍忙,拓宽街道喜洋洋。

脱贫致富小康路,多种经营建高房。

西部开发天地广,拼搏奋进求自强。

七乡三镇换新貌,幸福生活源远长。

杨鑫沛

汉族,鹤庆人,离休干部,曾任中共迪庆州委宣传部长。现居大理。

颂迪庆

弹指流光一瞬间,迪庆建州五十年。

改革开放结硕果,彩霞映红金秋天。

东升旭日笑开颜,欢歌劲舞不夜天。

各族人民团结紧,奋力齐奔小康园。

晓雪

白族,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大理喜洲人,当代著名诗人,曾任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赞宗庸卓玛

说她像林中的画眉鸟,

画眉鸟哪有这样迷人的眼睛?

说她像雪山的金凤凰,

金凤凰哪有这样甜美的歌声?

她那清脆嘹亮的嗓子,

曾使北京的观众惊叹、陶醉;

她那独具风姿的演唱,

曾轰动过巴黎、东京、华盛顿。

问她有什么成长的奥秘?

她说从小喝清亮的泉水,

听森林里百灵鸟的婉转啼鸣,

有一位慈祥善良又最爱唱歌的母亲……

饶阶巴桑

藏族,1935年生,汉名李育鹏,德钦县佛山乡人,当代著名军旅诗人,曾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节日卡片

穿过春夏 穿过秋冬 穿过日夕月暮

节日 来到太阳指定的迪庆高原

这也许是出于太阳固执的偏爱

偏爱神秘 偏爱古老 偏爱梦幻

迪庆之谜是亘古堆积的凝团

越堆越多 越堆越深 层层沉淀

繁星坠入传说之林的深涧

白云浮出古籍之海的水面

原始与今天混编 编成集团

在迪庆草原上纷至沓来 一片动感

今天与原始交错 奇峰连绵

在迪庆土地上各呈异彩 四时新鲜

溶洞里吹出法号 峡丛中图腾长眠

神奇的面积超过云海之广牧场之宽

迪庆高原从火山粉尘中崛起

岩浆的前身铸造了它今天的灿烂

禾丽采

汉族,1935年生,原名李杉,保山河图人,任过教师,修过史志。

雪域颂

滇北高原迪庆美,植物耐寒天然归。

雪域草丰六畜旺,动物抢生毛皮贵。

百里草原任驰骋,千峰雪场赛马威。

纳帕湖清映明珠,宗教文化热荟萃。

和泰华

纳西族,1935年生,香格里拉人,退休前任迪庆州民中教师。

咏迪庆开发区

一带田畴一溜山,金沙碧水傍蜿蜒。

春风拂却尘埃貌,时雨妆成锦绣衫。

国计宏图开駿业,民生大计重微端。

振兴迪庆原非梦,执着前行有大观。

水调歌头·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

直上碧霄处,塞外立边城。曾云绝徼蛮荒,只合虎狼行。更有冰厚雪国,纵是琼宫玉阙,未涉魂先惊。耳闻茶马驿,千载驮铃声。天时换,风日暖,总关情。金瓯梵呗喜清音。旑旎春光好,记取更攀登。

刘茂棣

汉族,1935年生,1956年四川绵阳师专毕业支边到维西,退休教师。

访启别村老银杏凭吊古临西县

岁月距今七百三,临西置县罗褱间。

古城泯灭永遗恨,千年银杏可凭鉴。

注释:

生长于维西塔城镇启别村后约150米田间的银杏村,高39米,胸径2米,胸围6.3米,占地7分,常为乡民劳作休息之地。据当地老人讲,树龄已有好几百年,比对面祖师洞的建筑还早。

临西:史载“从唐宋维西先后隶属吐蕃、南诏、大理国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以县地“罗褱间”,置临西县,为县境设治之始。

刘腾龙

汉族,1936年生,鹤庆人,13岁投身革命,从一名通讯员成长为金融干部。退休前任迪庆州人行总稽核、党支部书记。

迪庆州庆拾遗

散花天女留空篮,异彩缤纷洒高原。

珠帘玉佩黄金带,曼舞欢歌颂瑞年。

五凤山下人如潮,歌舞腾欢入九霄。

巍峨精工体育馆,康巴新貌看今朝。

数载乘驾忘辔鞍,嘶声远播骏骑欢。

烈驹适遇驾驭手,险绝腾飞蔚大观。

穿街走巷寻旧踪,满目豪居别样风。

识途老骥尚犹豫,物换星迎眼界空。

秦佳士

汉族,1873年生于维西县城书香门第之家,光绪年间廩生,任教多年,民国时当选县参议长,后受聘任县志总纂。1955年病逝,享年82岁。

饥荒年 庚辰四月十八日

前年九月初,大雪满山巅。

荞麦都压坏,收成已不全。

去年七八月,阴雨久连绵。

倏尔霜雪来,稻麦尽摧残。

冬收无望矣,荒象早呈焉。

而今春徂夏,惨状具眼前。

就食因转徙,合家乃播迁;

流为乞丐者,纷纷已可怜。

况复伤心事,说来心已酸!

其母已饿毙,乳子尚探钻。

或因饥饿久,杀羊以为餐。

饱食反遭劫,老幼入黄泉。

草根和树皮,充饥亦偶然。

肠胃乃枯缩,气息自奄奄。

父子不相顾,老幼不团圆。

空前此劫难,痛痒谁相关?

我今属望者,端赖有司贤。

注释:庚辰:民国二十九年,即公元1940年。

《维系县志》载:“(民国二十九年)入夏以来,全县发生大饥荒。百姓多以树皮草根充饥,逃荒乞食者到处皆是,饿殍载道,出现卖儿鬻女,抱子投水等惨状。社会秩序混乱,偷盗及抢劫案件迭出不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古道遗梦
诗翁激情吟迪庆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