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副刊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2018年7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牛人
★ 王兰

走出院子,来到门前的山坡上。从山坡上再往西走走,地方更大,深深伏下头去的片片枯草,在冬日暖暖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懒洋洋的,坐在枯草上看书,一样的清净、快活。

一日,我看书看累了,就站起来在山坡上散步。漫山遍野的小松树,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坡各显身姿。叮铃铃,叮铃铃,好像哪里有铃铛响!四下寻找,只见枯草、绿树、残枝、断崖、小路。过了一会儿,看见一位年约七十左右的老人,赶着几头牛往我这边走来,这下听清了,是牛身上的铃铛在响!越来越近,老人先说话了:

“你是在寺院里教书的吧?”我吃了一惊,于是问道:

“啊,你认识我?”

“不认识。我听说,最近寺院来了一位老师,我对寺院里的人很熟,却从没见过你,我想你肯定就是那位老师。”

“哦!”,我笑了:“我刚才听到有铃铛在响,可就是看不见在哪,原来是在牛身上响啊!”

“它们有时候会乱跑,所以我就弄了几串铃铛,挂在它们身上。这样,无论它们跑到哪,我都能找到。”

“哦!是怕它们丢了?”

“是的。你看,这里有的地方草木这么深,牛跑到里面去,在外面无法看到,它们又不会说话,所以丢失了就会很不好找。”

接着,他给我讲了寺院过去的事。他说:“文革时期寺院被搞得一团糟,原来这边全是大大小小的房子,那时候的寺院,比现在气派得多了,里面的出家人,都有好几百人。”

一个下午,听见有人在窗外喊:“小王老师,小王老师!”

我推开窗户一看,只见放牛老人,肩上挎着一个很旧的军用挎包站在窗外,往里探望。我赶忙出去,他把一个塑料袋塞到我手里,说是自家做的红糖粑粑。

“这怎么可以?”我执意不肯收,我觉得给他拿钱吧,他肯定不会要,但是,随随便便的要人家的东西不太好,我三番五次的推让,他急得直跺脚。

老人每天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带着水和干粮,赶着牛寻找牧草丰茂地方放牧,他一边放牧一边走。来到山上,正是中午时分,简单的吃点东西,然后给牛饮饮水,稍作歇息后下山。这样转了一个圈,就算完成了一天的放牧任务。放牛的老人刚回到家,劳作了一天的儿子、儿媳和上学的孙女,一个个也相继回来了。儿媳开始烧菜做饭、儿子做些家里的体力活、孙女写作业,掌灯时,饭菜上桌,一家人围着桌子开开心心进餐,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一切,我打心里羡慕。平平淡淡、循环往复、波澜不惊,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其实就是生活!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珍惜遇到的每一个人,然后,带着满足和欣慰,安然而去.... 这才是生命,真真切切的生命!我们渴望轰轰烈烈,渴望不平凡的经历,可是,转了一圈,原来所渴望的,就隐藏在日复一日的平平淡淡里!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让欲望蒙蔽了双眼,弱化了感官,掠走了我们的快乐呢?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我们曾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的终将失去,只是空留一抹浮名。多日的焦渴,忙碌奔波,多日的烦躁与不安,就在这此刻的感悟里消融的干干净净!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理论
   第4版:副刊
登报作废
遗失声明
注销公告
减资公告
寻亲公告
放牛人
丁梅华散文诗三首
喜欢,因为歌里有你的故事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