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西部城市某中医药大学上学,有天晚上,他在微信里给我们发来了这样的内容:“暴雨红色预警,市区被淹了”“明天要上山采药,是没有开发的山,没有路,野外实习”“怕是要遇到泥石流”。
我跟他妈妈有些急,问:“既知可能有泥石流,进山的事不能推迟么?”我们无法明确反对,因为不论干什么工作,不能一遇上困难就退缩,这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勇气与决心,况且儿子说的只是可能有泥石流。一会儿,儿子将他与另一个同学的微信聊天的截图发了过来,上面是这样几个字:与老师确认,风雨无阻!我们无话能说,只能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上午,我们都有些担心,正是梅雨期,天气很反常。午后,儿子发来了这样一张照片,他说,这是带我们组的老师。儿子又说:上山,过河,暴雨,采药,负重。他一定是在赶路,急匆匆地打上这几个字。我们想说点什么,儿子又发来:往前走了,山上无信号,晚上回去再说。
看到这张照片,我突然有些感动,说实话,我是对着这个普通的背影凝视良久的。
照片上的这位女老师,从着装和身材可以看出年龄应该在五十岁上下,穿着极其朴素,有为人师表的风范。
这是山里小路,没有桥,水一来,路就断了。老师拄着竹篙,在前面探险而过。山里的天气是反常的,阴晴不定,你看这位老师在撑伞的同时还戴着草帽。
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另一幅照片,照片上的主人公是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同样是前面一条河,也同样是带着学生野外实习,钟扬一马当先,卷起裤腿涉水而过。钟扬是中国植物学家,他曾说过,“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只有适当冒险,事业才会向前进,同样只有自己先做出榜样,才能给学生增添前行的信心与动力。
儿子学的是药学,也需要常常往野外跑的,老师就是他们学业的引路人。
我有些怨儿子,说你一个小伙子,怎么让老师先趟水?
儿子无回应,也许正如他说的,山里没有信号吧。我想,这位可爱可敬的老师是甘于当先行者吧,她为学生探出一条前行的道路来。
这是一个平凡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向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