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8年6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创新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
施学群

地方党报党刊作为宣传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通过党报党刊发布的新闻,通常以时事政治或民生热点为主,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令很多党报党刊编辑记者矛盾的是,一方面受党报特性的影响,不得不在新闻中安排大比例的会议报道,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在有限的版面中多报道一些民生热点。近年来,受新媒体的影响,许多地方党报党刊也逐渐开始改革,创新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不仅是采编人员应当具备的工作能力,而且也是促进党报党刊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作用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的必要性

1、保证地方党报党刊对读者的亲和力

地方党报党刊的新闻主要来源于当地,且多数情况下都是与本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以往一些地方性的党报媒体,虽然新闻素材的选取上贴近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在新闻写作和内容措辞上,则使用了较多的官方语言,这就容易让群众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假、大、空”的印象,对地方党报媒体的信任度也会逐渐降低。因此,通过对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方法的创新,确保无论是在新闻素材、新闻视角还是新闻内容上,都能够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全面考虑,真正写出群众“读得懂,看得透”的新闻,拉近党报媒体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加地方党报党刊的亲和力和公信力。

2、突出地方党报党刊的地域性特色

地方党报党刊肩负着宣传和解读国家政策、传递党和政府“好声音”的职能,但也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避免在宣传内容上与《人民日报》《求是》《半月谈》等中央级党报党刊在内容上存在大面积的重叠。由于中央级党报党刊无论是在影响力还是新闻时效性等方面,都具有地方党报党刊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不能突出地域特色,也就很难得到读者的关注。因此,地方党报党刊需要通过创新新闻写作理念,更多的关注本地的民生新闻和地方政府新出台的政策,提高对本地及周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样一来,地方党报党刊就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读者,为今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创新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的建议

1、常规材料的创新性处理

参加各类会议,收获大量的会议材料,是地方党报记者最常规的采访形式。对这些硬性材料如何处理,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一方面,会议材料难免有罗列堆砌的地方,抛开这些堆砌之词不说,材料中所举事例往往不乏亮点之处。另一方面,大量的材料,也是大稿子、重头稿子的重要素材。记者写稿经常只是数据、材料的堆砌,稿件必然索然无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抽象的数据形象化,把理性的概念感性化,把宏观的事物具象化。在写作时,多用故事性强、富有细节的、感情色彩鲜明的材料,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

2、“被动等待”向“主动出击”转变

对于多数从事地方党报党刊新闻采编人员来说,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稿荒”的情况,找不到可以用来报道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新闻采编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有关。很多党报媒体的没有深入到一线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素材,而是被动的等待群众反映问题,或是从会议中随便找一些内容进行报道。这样不仅导致地方党报党刊的新闻质量不高,存在同质化问题,而且逐渐脱离了实际,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读者的大量流失。因此,采编人员需要转变观念,主动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搜集一些与群众相关的新闻素材,然后经过加工处理后,写出一篇深度好文。例如,在获悉省民族运动会将于4月17日举办开幕式后,迪庆日报记者在开幕式现场采访了《圣典香格里拉》的总编导喻德华,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开幕式《圣典香格里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记者通过深挖,还原了《圣典香格里拉》的创作过程,不仅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借着省民族运动会的“东风”,将新闻阅读量提升了一倍以上。

3、新闻内容要增强故事性

如何处理好地方党报党刊新闻的权威性和故事性,是新闻编辑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受以往工作模式以及党报特性的影响,许多采编人员不擅长“讲故事”,读者在阅读新闻时,常常有一种刻板、生硬的体验,即便是一些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也很难得到群众的共鸣。因此,地方党报党刊的采编人员,要尝试转变自身的定位,多与基层群众进行交流,了解各个行业、各种人群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党报党刊新闻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其可读性。另外,采编人员还可以从专业角度,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用一些俗语、歇后语等,使新闻阅读起来更加具有趣味性,也可以避免出现群众读不懂的问题。通过叙述故事,引导群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取得以小见大的引导效果。

4、独辟蹊径,增强新闻深度

每年的常规新闻报道有很多,有些稿件几乎只需换下时间、地点,内容还是老一套。如何使老掉牙的新闻内容有新意?逆向思维,另辟蹊径,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记者在写经济报道时,往往就事论事,就经济写经济,这样的稿件自然写不深、写不透,也不耐读。写经济新闻,不要仅局限于从经济角度报道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而要挖掘经济活动背后的东西,要从文化的、历史的甚至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经济报道写深写透,不仅可以使报道富有新意,而且给人以入木三分之感。

三、创新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的几点原则

地方党报党刊的采编人员,除了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思想观念和写作方法创新外,还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是新闻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的原则。追求新闻广度,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收集本地的新闻素材,可以是地方政府新出台的政策,或是群众关切的社会问题等,这样可以活跃党报党刊新闻版面,吸引更多的群众进行阅读。同时,又要注意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和内涵,必要情况下可以做出评论,以增强新闻的深度;第二是导向性与接近性相结合。党报党刊应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多宣传一些正能量。同时,又要避免过度吹捧,只有立足于实际,接近百姓生活,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这也是衡量一篇党报党刊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

创新新闻写作方法,丰富党报党刊新闻内容,不仅是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是提升党报党媒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新闻写作创新,使地方党报党刊的新闻能够被更多的群众所接受,同时在阅读新闻过程中也可以起到政策宣传、舆论引导和弘扬正能量的效果,对促进地方党报党刊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卫生与健康
注销公告
登报作废
遗失声明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18维西县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香格里拉市深入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行动
五境乡“党建阅览室”正式开放
金江镇仕达村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严密党组织体系和严肃党内生活
浅谈创新地方党报党刊新闻写作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