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夏时节农事忙
▲ 霞若乡月仁村村民使用机械化农具进行耕种。
▲ 五月的永春河畔处处嫩草泛绿、新芽吐枝。维西县永春乡三家村村委会桥头大村村民又迎来了播种希望的时节。一片片秧田里,村民们犁田、拔秧、插秧分工有序,田间地头一派祥和、繁忙的景象。 (记者 和建芸/摄)
“立夏”时节, 维西塔城镇农田里的麦子、青稞进入收获期,当地群众抢抓农时,忙着进行田间管护、夏收夏种,农事生产进入繁忙时节。 (记者 松学宝/摄)

夏收正当时 农机显身手

立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河谷地带的德钦县霞若乡月仁村,连片的青稞、麦子次第成熟,当地老百姓有的忙收割,有的翻土夏种,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热闹的农忙景象。

清晨7点,月仁村村民次阿初大叔开始在田间忙碌开了,他驾驶着一台有些陈旧的旋耕机正给刚收割完的青稞地翻土,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家每年都会种植青稞5亩以上,这里气候条件好,种出来的青稞质地饱满,非常适合酿酒,每年自酿青稞酒都会在几天内销售一空,今年收成不错,收入肯定也会比往年更高些。”想到可观的收益,次阿初难掩心中的喜悦。

近年来,最让当地老百姓开心、欣慰的,除了农作物高产外,就是机械化农具普及带来的便利。次阿初是月仁村月仁村民小组最早使用旋耕机的农户,十年前,当他了解到机械化农具不仅省时省力,比传统耕作方式更能提高产量后,便毫不犹豫地去城里购回一台旋耕机。“自从家里有了机械化农具,我一个人一天就可以耕几亩地。想想以前用牛犁地的时候,耕一亩地至少要花一天时间才能完成,有些田埂不便耕作的还得靠人重新挖,特别麻烦。如今我们家家户户都用起了旋耕机、打麦机等,农忙时节农事生产别提多方便了。”次阿初说。

说到机械化农具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村民鲁茸也深有体会。鲁茸是月仁村民小组使用旋耕机的能手,每到农忙时节,鲁茸成为村里的“红人” ,凭借一身娴熟的耕作技术,家家户户都会请他耕地。“每年农忙时节,我都会去帮乡亲们耕地,每天有15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有几千元了。妻子长年患病在家,出去打工也不现实,多亏机械化农具的普及,我在家门口也能打工赚钱。”鲁茸说。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霞若乡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下,放眼霞若的田间地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药材长势喜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收成可观,有的农户还发展起大棚蔬菜,喷灌滴灌等设备随处可见,老百姓们纷纷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进行劳作,无不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他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 央金拉姆 和建芸)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文娱时尚
香格里拉市推行药械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我州集中销毁一批不合规产品
第二届尼西情舞节
木高村大力发展肉牛养殖
雪映杜鹃别样红
州检察院捐款献爱心 助力脱贫攻坚
我州抓实残疾人教育工作
我州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
不要“贫困帽”争戴“致富帽”
立夏时节农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