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旅游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大理的星空下
被遗忘的南诏发源地
●高剑平 文/图
巍宝山上的楼阁依山傍水。
老兄,君子不悔棋。

(上接4月28日二版)提起巍山古城、巍宝山彝王庙,就会想起南诏古国,梦想有一天去探索古哀牢国故地,这不多年前的五一小长假,终于得以成行。

去巍山古城的路上,脑海中马上浮出昆明大观楼长联的一句话“汉习楼船,唐标铁柱”,或多或少都与历史上的巍山有渊源。

汉武帝因士兵不习水性,无法征服洱海周围善于水上作战的昆明族,于是,在长安按照洱海形状开凿了“昆明湖”,操练水军。这就是有名的“汉习楼船”的历史典故。之后,汉武帝兵临滇国,滇举国投降,汉朝就在滇故地上设置了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哀牢国,在哀牢东部、今巍山设邪龙县。

这一事件促进了祖国西南边疆的形成和巩固。同时,郡县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云南诸部林立、不相统属的局面,把云南历史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对云南实行羁縻统治。90年代初时,我就曾到云南省博物馆见到一枚滇王之印,用纯金铸成,蛇纽,蛇身盘血,背有鳞纹。不过,据说是仿制品,真品早已藏于国家博物馆。

公元738年,“蒙舍”的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南诏国,巍山为南诏王室直属的蒙舍啖。当时,我国西部吐蕃奴隶主政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在南方与唐争夺四川边境和洱海地区,严重威胁到唐朝西南地区的利益和安全。唐中宗景派遣唐九征为讨击使,击毁吐蕃城堡,拆除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铁索桥,切断了吐蕃与大理洱海地区的交通,唐九征就立铁柱记功,这就是 “唐标铁柱”典故的出处。

这两个历史典故,有力说明巍山作为清代云南的四大文献名邦,不是浪得虚名的,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

我们先去巍宝山观光,这里是南诏发祥地,绵亘数十里,峰峦起伏,山形似一头蹲坐的雄狮回首俯瞰县城。山上,古木参天,浓荫葱郁,溪泉叮咚,花繁草茂。自唐代开始建筑道观,盛于明清,到清末道教殿宇20多座遍布全山。

土主庙,又叫巡山殿,或巡山土主庙,民间又称为彝王庙,是巍宝山的精神灵魂。歇山式大殿中的塑像即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两旁站立侍者,文武各一,均穿彝族服装,加上侧殿共供奉着一共13代南诏国王塑像。巡山殿门前有几副对联,内容均与细奴逻和南诏国历史有关。“新村流源远,始祖奴逻耕巍岭;彝族衍庆长,南诏发祥在巍山。”联中“新村”指巍山后山山下的新村--彝族聚居村,当年细奴逻居住这里。

旁边文昌宫内,文龙亭西面有幅“踏歌图”壁画,绘于清乾隆时。经过现场确认,我们惊叹于画面表现出的丰富内容:40人踏地而歌,34人围成圆圈携手起舞;圈内3人起舞,吹奏笙笛,是舞场的中心;圈外还有3人,吹弹扬扇,似在助兴。图中舞蹈者多为彝装打扮,男的多穿长衫,罩领褂,女的着坎肩,系黑围腰。整幅“踏歌图”富流动感,真实再现了两百年前巍山彝族人民踏歌习俗的场面,是珍贵的文物资料。此后,在巍山的宾馆酒店、餐厅、演出场所,都可以见到“踏歌图”,它成了巍山的一个历史名片。

史载,唐贞观初年,南诏第一代王蒙细奴逻和其父蒙舍龙就牧耕于巍宝山北麓前新村,并从这里崛起。南诏最强盛时,其疆域包括今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广西一部分,势力达越南、缅甸、老挝。游览中,我一直奇怪于,为何南诏王室发源于巍宝山脚下,能走出去建立强大的少数民族南诏政权?

导游说, 唐太宗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乌蛮各部落为了统领权长期争斗。后来,“白国主”、唐封的“云南大将军”张乐进求和平解决了争斗。相传,白蛮部落有一根铁质神柱,为诸葛亮平定南中时候所立,由于年代已久远,铁柱已锈蚀不堪。于是张乐进求决定重新铸造铁柱,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并邀请了洱海地区有名的各部族首领共祭。其中,细奴逻也受到了邀请。在祭祀中,一只五色鸟先落在了铁柱上,又落在细奴逻的肩上,张乐进求和其他首领认为是祥兆,乃天意,于是张乐进求把其女嫁给细奴逻,并“举国逊之”。因此,细奴逻当上了大酋长。公元649年,细奴逻称南诏王,以巍山为首府。公元653年,细奴逻敬服唐朝的高度文明,派子逻盛炎赴长安朝见高宗,表示愿意归附唐朝。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从此南诏接受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领导。

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权,无论大小,都宣扬自己君授神权的地位。而这些政权的建立,都经过了血雨腥风的征战。不管正史如何掩饰,民间的野史却记录了个中的辛酸。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以祭祀为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猜到皮逻阁的阴谋,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巍山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保存相对完好,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漫步在古城25条街18条巷,你也不会迷失其中,因为棋盘式的街道,都围绕着高大的中心坐标星拱楼布局。古城筑有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古城形方如印。北城楼名拱辰楼,在高大的城墙上,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气势雄威。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整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

走进古城,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木雕大门、黑底鎏金的招牌、被岁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古城房屋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白天的街头也鲜少有游客,古街两旁的店铺多经营当地特产。当地制作的梅子醋是一绝,游客争购,经常见男人拎着十公斤装醋,吃力走在后面,女人在前面边走边说:“要多吃点醋,少喝点酒哦。”在街巷口,还增设了古代市井生活的铜像小品,再现了茶马古道的场景。如果是吃货,古城里的过江饵丝、手做一根面、绿豆糕、小卷粉和豌豆粉、竹荪野鸡火锅等饮食,够品尝好几天。吃过煮蛋,见过烤蛋吗?鸡蛋、鸭蛋、鹅蛋都可以烤,还有烤豆子,喜欢尝新的人可以试试巍山神秘烤物。

娱是旅游中的一个环节,在巍山古城,你没有听过《南诏古乐》,就是一大人生憾事。我不仅听了,而且有幸在拱辰楼上房屋内听了《风入松》《浪淘沙》《柳青娘》《步蟾宫》《贺圣朝》等古曲目。古乐使用大鼓、云锣、琴、瑟、古筝等乐器。乐器由身着唐装的半百老人表演,他们精神矍铄,琴瑟和谐,鼓乐齐鸣。听着这集金属之声、裂帛之声、雷鸣之声、花鸟之声、滚石之声于一体的音乐盛宴,闭上眼睛,你会有一种古代皇亲国戚的感觉,又如穿越到南诏大理国,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彝族少年。有人说,南诏古乐源于第13代南诏王仪仗队,南诏的使者还专门将此乐献给唐皇,一共有108首。

游玩归来不久, 巍山拱辰楼突被大火烧毁,十分痛心。这样的演奏会,不可能在同样地点举行了。我还是会有空去巍山古城,看着新修复的拱辰楼,发发呆,街巷不变,风土依旧,变化的是,游客开始增多,吃饭去晚了,过江饵丝会吃不到,手做一根面要排队等候。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
   第4版:民族文化
杜鹃花
在回音壁栈道享巴拉格宗美景盛宴
在大理的星空下
日本关西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