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德钦新闻
 
标题导航
  2017年6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析虚假新闻的危害性
⦾ 和建芸

互联网时代,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直接危害着社会正常的交流秩序,损害组织群体的形象,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容易引起国际矛盾和纷争;同时给新闻媒体、受众带来各方面的危害,损害新闻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给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为此,分析虚假新闻的危害性有助于提醒新闻媒体、从业者高度重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依照客观、真实的原则报道事实真相。

一、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

1、危害社会信息正常的交流秩序

虚假新闻如果涉及到受众的人身安全问题,大范围的虚假新闻传播将会造成社会恐慌,影响信息的正常交流秩序。一些以重大疾病、意外灾害、快速赚钱为由筹集资金骗取受众金钱的虚假新闻,以故事博得受众同情,以骗取众人资助,影响社会信息正常交流秩序。尤其是虚假新闻曝光各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在受众群体中扩散开来,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并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投诉,以便让后台工作人员整理和收集与此类信息相关的内容,最终由法律制度约束并抑制此类虚假信息的传播。对得知的虚假新闻和对受众有伤害的新闻杜绝转载到朋友圈。

2、损害社会组织群体的形象

虚假新闻的传播在一段时间内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容易损害虚假新闻中的被曝光的社会组织群体的形象,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经营秩序,危害品牌形象、声誉,从而降低产品销量,导致其经营困难的连锁反应。例如,假紫菜事件视频的曝光,直接影响到多家紫菜企业的正常经营,尽管央视媒体记者出来辟谣,但是受众仍然心有余悸,也难以弥补多家紫菜生产企业的形象损失。

3、助长社会形成不良风气

由于虚假新闻中涉及到新闻发放者,这些发布者大多数都是自己拍摄视频或者杜撰文字信息转发到朋友圈,再经过朋友圈扩散形成各种舆论。虚假新闻拍摄者利用这部分资料信息诈骗相关企业,企业为维护自身品牌形象,支付诈骗资金,导致诈骗犯轻而易举获得额外收入,这种获取金钱的方式较为容易,容易助长社会不良作风的形成。

4、容易引起国际纷争和矛盾

由于虚假新闻本身并不真实,不具备客观真实的原则,其侵权行为在激化社会矛盾的同时,也在国际上引起恶劣影响,干扰国际政府部门正常的判断,从而引发国际纠纷,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虚假新闻报道国家边疆出现战乱的信息,容易引起国民的恐慌,扰乱社会公众正常生活、生产的安定团结。

二、虚假新闻对新闻媒体的危害

1、损害新闻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虚假新闻影响新闻媒体的生存,动摇新闻业发展的根基。社会上出现的大量虚假新闻既损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也动摇了新闻业发展的基础,夸大事实的虚假新闻、造谣生事的视频传播、欠缺社会责任意识的推销新闻,并没有以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为基础报道事实真相,而是编造事实以搏人眼球,不能取信于人,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件的根据,缺乏道德底线混乱社会的新闻,直接影响受众的阅读。

2、损害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声誉

为了迎合受众心理,一些企业为销售旗下产品,通过借助新闻文稿的模式,宣传并推销产品,夸大产品的使用功能,虚假新闻结合人心理、生理上的需求,以不符合产品功能的信息吸引消费者,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长此以往,影响到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声誉。更甚者,虚假新闻试图提高信息的权威性,混淆视听,尤其是虚假新闻,损害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声誉,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由法律制度约束并抑制虚假新闻扩大传播。对得知的虚假新闻和对受众有伤害的新闻责令删除。

3、损害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和声誉

个别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将虚假新闻扩大宣传,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在传播过程中,加剧虚假新闻的扩散,损害了按照新闻职业的规范操作的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和声誉。虚假新闻的队伍建设缺乏内涵,没有内部职业规范的约束,造成社会道德的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不高,新闻内容多依靠转载其他平台内容。二是不同新闻媒体的特点不同,采用兼职人员临时充当记者、编辑人员。三是经费问题导致新闻单位没有相应的采编人员,不存在现场采访,只是从其他媒体中选择可读性强的内容提炼要点予以评论吸引受众阅读。

三、虚假新闻对所报道对象的危害

与真实报道的新闻不同,虚假新闻对新闻内容中所报道的对象带来名誉上的损失,影响其品牌公信力。但在虚假新闻的舆论传播中,很多匿名发布的虚假新闻,属于商业同行的竞争行为,中伤对手的虚假新闻报道,不惜散布歪曲对手的不良信息,以不正当竞争作为价值取向,导致虚假新闻中出现谣言,甚至是毁谤,从而危害所报道的对象。虚假新闻混乱受众心理,一些负能量的虚假新闻在满足人性低级趣味的同时,也扭曲人性。一些以重大疾病、意外灾害、快速赚钱为由的筹集资金的虚假新闻骗取受众金钱,以故事博得受众同情,以骗取众人资助,久而久之,受众对真实新闻也不再信任,不再关注,甚至排斥新闻,也有部分受众直接质疑权威媒体新闻的真实性,从而影响到所报道对象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

四、虚假新闻对接受信息的受众的危害

大量虚假新闻起初会引起受众的同情、认可,并相应地采取行动,但是虚假新闻经常性出现会造成接受信息的受众心理上的麻木,海量雷同的新闻在生活中出现,久而久之,容易让人有审美疲劳。免费的虚假新闻铺天盖地、手机浏览器页面上过量新闻的出现,让受众目不暇接。与此同时,受众接受虚假信息的危害在于对新闻内容的兴趣,分享到朋友圈,进一步扩大虚假新闻宣传,造成更多人购买与信息内容不实的产品,导致更多人上当受骗,直接危害受众的个人利益。

综上所述,虚假新闻危害社会的正常交流秩序,损害合法的社会组织群体的品牌形象,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容易导致国际纷争和矛盾。可见,受众从大量的虚假新闻中想要寻找真实的新闻信息内容实属不易,其中,有关医药类的虚假新闻中,受众一旦使用将会危害身体健康;歪曲事实真相的虚假新闻充斥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没有现实的真实感,会影响到正常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危害程度足以与药物控制人相媲美,在精神上被虚假新闻操控,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德钦新闻
   第4版:文娱时尚
浅析虚假新闻的危害性
公告
认真做好我州盐业体制改革过渡时期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原红太阳广场)
足球场建设项目招标公告》的更正公告
开发区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专项检查
工商质监干部职工聆听讲座
我州多部门喜迎建党96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