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又称丝茶古道,同时有藏区的牦牛、象牙(来自南亚)、玉石、乳香(来自西亚)、皮毛入汉地,汉区的丝、布、麻、酒、米、盐等则要输入藏区,丝绸锦绫倍受少数民族的喜爱,同时又经藏区输入南亚、西亚。此后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联结汉藏,沟通中外的藏区经济大动脉。康定、巴塘、西宁、玉树、昌都、拉萨都是贸易重镇。入藏的商道有四川、云南、陕甘、新疆、南亚主道。云南道由四川巴塘经云南中甸至丽江抵东南亚各国。此道又有两个分道,一路由巴塘西行至竹巴笼河九站至阿墩子,十站至维西,一路由巴塘南行至中甸。 历史 升平镇原称阿得酋、阿墩子。传说早在明朝天顺年间,丽江木氏土司发兵康地,征战吐蕃返回时,一个笃信佛教的信徒从藏地带来一尊佛祖释迦牟尼铜像,当夜投宿在这个深山峡谷里,第二天准备启程时,那尊佛像却坚如盘石,重若千斤,挪动不得,那个信徒便领悟出佛尊旨意,于是就垒起土堆,将那尊佛像毕恭毕敬地置于其上,并建寺招僧。佛像名为“吉吾明珠颂仁”(意思是不动的释迦)。墩者,土堆之谓也,这个弹丸之地于是乎称作“阿墩子”。阿墩子在后来不仅专指现在的升平镇,也泛指整个德钦,民国后期改称升平镇。 升平镇的历史建置我们不妨援引剑川王沛霖于中华民国十年(1935年)给民国政府撰写的《滇边要路略》篇首“道路总说”中一段:“自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七年间,清军迭次招抚吐蕃,分路运粮,辟路阿墩,转运于察木多(指昌都),其后有丽江木土司随带西征之士勇留守,时常旅居阿墩子。……丽人始联合蕃民,翻译藏语,引道进藏,往来获利,虽途程万险,亦年年有人进藏经商,至咸丰年间,商务渐开,至同治年间,茶糖(指砂糖)盛行。” “阿墩原朔,乃蕃蛮搜山捕猎之场,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五年间,清军迭年西征,分道运粮,于是阿墩始辟,迨嘉庆六年间始陕甘之回族,金陵(南京)豫章之汉族采矿、捕猎经商其地。至道光间,远来移民之商旅共有三、四十户,不作耕稼,专营商业,开寓宿侨。至咸丰之年,交通渐开,遂辟弹丸小市,治隶维西。边荒遥远,鞭长莫及,所有边务悉被喇嘛主权。光绪丙年,川滇边务军事大定。当时,滇督委丽江府彭继绥抚边务,是年并初设弹压委员,筹边治理,移巡防营,驻扎防范,至宣统、辛亥年。西藏宣告独立,番蛮叛乱,川边边军四处围困,屡求救援,滇军西征见边陲之重要非常,始以阿墩改设县治。曾经试办九月之期,因界址牵动,经费不足,止设县,复改行政委员,先后十载,以经营开化商务论之,则日渐进步,唯有道路艰险奇绝,行旅如登天之难,妨害国家政事,人民生计者无穷故,西藏川滇均所反畏,莫可胜言。” “阿墩区划”中又写道:“阿墩为云南入藏之孔道,川边之保障,全滇之屏藩,形势险峻,群山耸竖入云宵,四周大山戴雪数月,山崖陡险,中有废涧,敞若平地,商贾旅居者约二百余户。左流金沙江,右流澜沧江,阿墩雄跨中处……四面交通遥境广阔,皆无市镇,墩境诚为川藏重要之门户,商贾运集之巨市,军政外交之关隘,商务交通理财诸端再再逼迫我滇速宜筹布,不可缓延也。” 清代,升平镇先为土官(禾氏世袭土千总,桑氏世袭土把总)统辖,改土归流后相继设立流官弹压委员、行政委员。夏瑚是第一任汉族流官。民国时期设立设治局,先后由丽江、维西代辖。陈纪是最后一任国民党德钦设治局长。 贸易 升平镇自兴街设市之始,由于其地理位置正处于藏区和内地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地,内地所需的山货、藏货(黄金、鹿茸、熊胆、虫草、贝母、秦归、珊瑚、珍珠)和藏地所缺的茶糖、布匹、铁、铜、木器具等均要在这里集散。升平镇更有藏区佛教圣地之一的卡瓦格博神山,每年的秋冬季节,无数藏、川、滇、青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赶着肥壮的牛羊远道来转山朝觐的同时,往往在这里购买他们所需的生活日用品,出售他们的土特产、牲畜。这里的商贾贸易便显得红红火火,繁盛一时。有人曾慨叹“与其说梅里雪山为德钦名胜,勿宁说它是德钦人的一座金山较为适宜。”其含义是说德钦正因为有了卡瓦格博神山,才有了兴旺的经贸景象。其商家主要是丽江、鹤庆、大理的客商,负有盛名的商号有中甸的“长兴昌”,丽江、鹤庆的“达记”、“茂恒”、“永昌祥”、“福兴昌”、“福春恒”等。丽江商人赖耀彩曾于民国二十七年出资修普渡桥一事在德钦传为佳话,并为之树碑立传。 升平镇本地商人并不多,他们最初都是买卖双方的“中介人”,康藏前来经商的商贩通过这些中介人的介绍后达成交易。而“中介人”凭着介绍费(巴色)的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资本后,他们自己也开始经商做买卖;有的开设马店,为过往马帮商队提供住宿、草料及日用品,收取费用。《滇边要路略》的“内国通商”、“外国通商”二节中提到阿墩既有川货,又有滇货,所占比例为“川货在六,滇货在四”。且“甘肃、青海商民年来贸易颇多,阿墩货物堆聚垒垒,荟萃市场,称为川滇西藏商贾辐辏之埠市。”更有“英法合股之”鼻乐花露公司”股东一,系法国巴黎人姓贝名禄,于光绪间始入云南的阿墩市境采办麝香。”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法国传教士在德钦升平镇修建教堂,在试图传教布道的同时,将西医西药带到升平镇。1920年以后,升平镇始有“金福公馆”中药店。 抗战时期,滇越、滇缅公路交通受阻,阿墩子便成了中印贸易,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孔道,从这里,既可以南进中原,又可以西出印(度)缅(甸),在这里汇聚的商贾多达三十多家。小摊小贩、酿酒磨豆腐,做小本生意的并不多。在升平镇,流通的货币有云南省造的重银三钱六分的“半开”,有四川省造的重银三钱的川市币,有西藏造的重藏银三钱的松青、松处和白章,另有银锭、铜元、铄币。为买卖和兑换的便利,商家们约定俗成地实施开一种有名而无形的货币单位—敦市洋。敦市洋一元折合六个藏币白章,一个藏币松青;敦市洋一元五折合一个云南半开。一斤酥油标价0.5敦市洋,也就是三个白章。一个半开可以买到三斤酥油。 城建 升平镇座落在一条狭长的峡谷之中,东面有一条供县城居民饮用的河水,叫“曲古隆曲河”和一座神山贡卡,西面有一条叫“只曲河”的溪流,该河流的上游有一座叫“日尼浓”的屏障式的神山,山体中部没有植被树木,因此每年雨季(7—8月)都会发生规模大小不等的泥石流。传说升平镇老街原在下街,有一年发生了一次千年不遇的泥石流,将所有街面淹没。又传说老街的上面,即现今的老街区,原是一片湖泊和沼泽地,藏语称“措拉贡”,措是湖泊之意。又有一年山洪瀑发,湖泊决口,无情的湖水将老街(即“下街子”)冲刷洗劫一空,若干年后,市民们逐渐搬迁至已干涸的湖泊沼泽地上,建房盖屋。街面上窄下宽,主要街道称“正街”,各地商贾在升平镇经商的大都租赁正街房屋做买卖。据说升平镇街道房屋尚有丽江籍、鹤庆籍及外省籍市民集资建盖的房屋,称“西瓦可巴”。当年,合丽会馆、江西会馆、川主庙是市民的聚会点和从事娱乐活动的场所。每年农历三月开观世音菩萨“祭拜会”,七月赶“财神会”,八月赶“白岳会”,朝觐卡瓦格博神山。滇剧爱好者则登台演出滇剧“杨家将”等剧目。 除了正街较宽较长外,还有一条现在称为“东山街”的后街和“西山街”的口袋街。三条街道的结合部有一扇大石门。街道全由石板铺成。居民房屋一家挨一家排列有序,房顶全是土掌平顶,两层楼房居多,第一层房屋间数较多,作厨房、正厅、耳房等,第二层作卧室、经堂、或别作他用。正街街面一侧由上而下有一条水渠,水渠两旁栽种有垂柳、山柳、白杨树等,每到夏秋时节,人们往往走出家口,在树下纳凉,个别人家的天井里还种有果树。走出大石门后下一个阶梯便是“觉拉中”小巷街,小巷街的下方是称作“铺子农”和“马规农”的两个小村庄,铺子农即是开铺子(做生意)的人家,这个地名正好印证了升平镇最初的街道和做生意人家便是在这里的,马规农即是兵丁驻扎地。 寺庙 德钦寺,原寺址亦建于城西,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1905年,因该寺僧侣参加了反洋教入侵为主旨的“阿墩子教案”而被清军烧毁。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天主教会在升平镇始建一幢藏式教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又重建升平镇天主教堂。但是,这些文物古迹如今却荡然无存。集镇内的清真寺建寺年代不详,却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也是藏式的土木结构,殿内可容纳二、三百人,寺址就在现今的新建清真寺内。多种民族宗教文化的大融合是升平镇传统文化的一大景观。 民居 解放前,升平镇人口稀少,居民居住条件简陋,房屋全是藏式土掌房,从两旁的山上往下看,民房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房屋周围绿树如茵,阡陌纵横,流水淙淙,环境优雅。 新中国成立以来,升平镇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观。集镇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中心,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及企业建筑群所占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城镇居民房屋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市民房屋大部分改建为瓦房,旧式的土掌房屋如今可以见到的尚不足五十幢。集镇由上而下延伸直线距离约有三公里长。横线距离不足1千米。国家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家在农村的近年来也纷纷搬迁到县城,在县城内建房盖屋,安家落户。 自古以来,升平镇的民族服饰、饮食文化、民族礼仪集中体现了德钦藏族其他多种民族文化兼容的多元文化。 藏族服饰 主要有狐狸帽、金边帽、套头帽(藏语称作“怕绞”妇女套头装饰)、藏袍(楚巴)、藏衣、藏衫、藏靴(乌拉靴)。男服上身穿镶锦锻齐腰短衬衫,颜色为红色或白色,外罩圆领宽袖的长袍(即楚巴),腰系七色条纹毛料长带,长袍(楚巴)丛垂下摆至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圆形囊袋,袋中可以装随身携带物品,长袍(楚巴)两袖交叉后束在腰间。妇女上身穿长袖彩绸衫,外着无袖大襟长袍(藏语称“博冬”)。腰束七色条带,长袍面料各异,有彩缎、丝绸、氆氇等,面料上镶有龙凤、寿字图案。腰前围一长方形彩色花缎或丝线编织而成的围腰。耳挂金、银耳环,颈戴宝石、玛瑙或翡翠项链,手戴银、象牙、玉环制作成的精制手饰。 饮食文化 升平镇居民的主要饮食、饮料是面粉、玉米面、荞麦面、猪肉、牛羊肉、奶饼、酥油茶和青稞酒。过去,糌粑(青稞炒面)是用青稞、玉米炒熟后碾磨,删除杂质后食用的主食,它与酥油茶拌和后捏成团块状后食用。藏族人的早餐一般都是打一壶香醇的酥油茶,木钵盛满青稞炒面,银碗里盛满酥油茶,同时可盛奶饼(奶渣),边饮用边谈笑。酥油茶,就是将砖茶熬成茶水后倒入放有酥油、盐、核桃粉末、麻子粉末的特制茶桶内后用手尽力上下搅动,使茶水和酥油充分融汇,然后倒入铝制茶壶(亦有陶制、土制的)内,放在火炭边,用餐时随时可以饮用。 升平镇是个多种民族聚居有数百年历史的小镇,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早与藏民族的饮食文化相融合。制作蒸馍、油煎烧饼、糯米烧饼、圆形锅魁是家庭主妇们的“绝活”,逢年过节自做的黄饼、白饼、大月饼、裹子、脆皮等面食一应俱有。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制而成的白酒或黄酒。白酒称“阿腊”,黄酒称“穷”。嗜好喝酒是藏民族的生活习俗,探亲访友,嫁娶迎亲、朋友聚会、叩见长辈都离不开酒。(来源: 德饮县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