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让时光慢下来的千年小镇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申功晶 发布时间:2023-05-11 09:30:30

沙溪,古称印溪(七溪),曾享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之誉。据载:“昔犹濒海,在唐宋已有村,统称涂松市。至元时投沙泊所,始有印溪之名。”又以其在枕七浦塘,故又名七溪。
一千多年前,北宋名相范仲淹莅临江苏太仓考察工作,在沙溪开河挖道,七浦河就此诞生,义兴桥、庵桥、新桥三座单孔石拱桥横跨河面,连贯起河南、塘北两条老街,形成了“一河二街三桥”的格局。
垂直如线的三里古街,最有看头的是明清一绝的桥门洞,宅第与宅第、院落和院落之间形成了深邃狭长的弄堂,街头和巷口有过街楼,街巷深处,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龚氏雕花厅等一批透露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宅名居仍完好地保留着,巷门、桥门、更楼等古代防御体系亦有迹可循,不负“天下第一古巷”的美誉,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吉利的名字,如长寿街、太平街、万福街……每一户人家的瓦片上都刻有篆文“寿”字和蝙蝠图案,寄寓了老百姓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走进沙溪文史馆,馆内文字、图片、模型等资料无声地叙述着沙溪的前世今生:盛唐时期形成村落,建造了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元代贸易发达,形成市集;明朝为商贸重镇,大批商贾应运而生;晚清,近代工业起步,这里成了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第一家轻纺工业济泰纱厂落地而起。
“洪泾往事”让人仿佛穿越到了红色年代,人们对一代领袖的爱戴崇拜之情浮现在眼前。
连环画博物馆里,桃园结义、林冲夜奔、黛玉葬花、木兰从军、三毛流浪记……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绣像勾起了很多童年的回忆。
透过门板,看到老夫妇在打理一家裁缝店,与子偕老,相濡以沫。下班的人们正在回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仿佛还是许多年前的样子。临河民居鳞次栉比静卧两岸,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似江南园林中的水榭,又如湘西吊楼。别致的临水建筑和古朴雄浑的单孔古桥、古宅民居密集的老街形成了沙溪的三大特色。
“雅风堂”是上海水墨书院的创作基地,常年有书画爱好者聚集于此,切磋交流;“古雅轩”内文房四宝、名人书画比比皆是;就吃茶聊天的茶楼,也可向店家借用笔墨宣纸,习字练画,这里走出了史学家桑悦、古琴家徐上瀛、星象学家龚树模、儿童文学家龚堡,一代舞蹈宗师胡晓邦……
走在斑驳厚重的青石板街上,你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旅游,就像回到阔别多年的姥姥家,随处可见接地气的生活写照: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土著居民,村民们抱着孩子走街串门;“陆纪玉糖年糕”是沙溪一家百年老字号特色糕团店,一屉屉热气腾腾的白糖糕、红糖糕现蒸出炉;石拱桥上,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弓着腰捡废品;拐角处,有一家不起眼的竹器小作坊,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正慢条斯理地编织竹篮……人们可以坐在酒楼上大口大口地啃着肉松骨头和卤鸡爪,在面馆叫一碗用虾皮、青壳螺蛳、黄鳝骨头、猪骨头吊的汤头、用卤鸭浇头的奥灶老鸭面;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聆听屋檐瓦楞下滴滴答答的雨声。或许,这慢笃笃的节奏才是老江南的真实写照。
有人把沙溪比作第二个周庄,可我只希望沙溪永远只做独一无二的沙溪,因为商业味太多,人情味、生活味就少了。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