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天生桥温泉。 天生桥顶部。 硕多岗河远眺。 清乾隆年间中甸同知张秉彝的题诗。 植根于崖壁的毛桃神树。 香格里拉天生桥,离城不远也不近,在冬天很多人喜欢那里的温泉,在氤气的热水浴中,让人乐不思蜀。其实,天生桥的一些历史痕迹也是吸引小众游客的地方。 天生桥是一处由地热温泉、钙化岩及原始森林组成的绝胜风景区。天生桥景区内, 呈东西流向的硕多岗河从此穿越地下溶洞,形成一座天然的石灰岩桥梁。下至桥底,只见河水自南而北从洞中翻涌而出,洞中有一温泉,从岩壁中喷涌而出,与河水混为一流,冷热交替,雾气漫漫。传说,硕多岗河和从香格里拉城流过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俩。她们一起投奔大海,从雪山上同时出发。来到天生桥时,被坚固的石崖挡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缩了,改道流向建塘草原,妹妹硕多岗河不畏艰险,冲破石崖向前奔流…… 天然石桥高60余米,宽10米,长约200米。步临桥上,奇中有险,两边峭壁如刀劈斧削。桥面上的凹凸痕迹,犹如史前世纪火山爆发,冷却的岩浆形成的地形。又好象是茶马古道时期,千百万头骡马行走后,留下的岁月记忆。桥顶上,在一个崖壁缝隙中,竟然有一株小毛桃树,扎根在崖石上,结出硕果,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生命力。 过了石桥,就是一条蜿蜒向远方的人马驿道。说是驿道,因为在大道路两旁时不时看到刻有藏文的崖壁、路边石头垒成的尼玛堆。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清代时刻,上面有清朝乾隆年间中甸同知张秉彝留下的题诗墨迹:处处桥梁结构成,偏于此处现天生。谁驱五丁垒玉柱,谁凿混沌水心泓。桥自桥兮水自水,无心凑合非经营。岩若无水桥空立,假水无桥水难行。此水此桥合一处,造化安排有权衡。但得处处天生就,跨湖架海悉坦平。路边,有一个临崖而建的亭子,可以看到硕多岗河对面半山腰上的山洞,传说曾是大师阿底峡遗迹的莲花洞。据说现在,也有人在里面苦修,山高谷深,不知如何进去的。顺着驿道徒步,可以看到两边有许多纵谷,仿佛是地缝一般,深浅不一。峡谷底不时有天然的小塘子,里面也有温泉水。有一个峡谷里的小山洞,越往里走,越狭窄,中间有一个人形的关口,体形肥胖的人也可侧身穿过,出来,就到了硕多岗河岸边崖壁上。 相传,明代丽江土知木老爷曾征劳力在天生桥开掘黄金,因在末期藏军来攻,来不及运回丽江,便秘密埋于地缝中,后世还真有不少人来此地寻宝。宝藏,我们凡夫俗子不得而知,每次到天生桥,总喜欢在观景亭子坐坐,驭风而歇,可以看到有松鼠出没,它们吃着游客遗留的瓜子、饼干,怡然自在。 最早对天生桥的印象,来自摄影家罗锦辉拍的《彩泉》相片,对天然温泉浴用相机进行了记录,那样的场景,现在不能重现了。这张相片获得了联合国摄影大奖,当时,不得其解,为何外国评委垂青这张相片?上了大学,听了西方美术史论才明白,摄影、绘画也好,小说、诗歌也好,都要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对于好的艺术作品,能够表现出七情六欲中的两种内容,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细看一下《彩泉》,里面有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老年妇女的安详,青年女子的憧憬,包罗了四、五种的情感表现,相片展示出了人在沐浴时,最放松的形态。这样的相片,怎么能不获奖。 徒步归来,在天生桥底,吃着烧烤,想起古人曾说过:“余尝净一室,置一几一椅,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是的,看风景,其实是找一种心情,一种浮生半日闲的感觉。(高剑平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