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终于慢吞吞地走过来了,浸淫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很难闻到新开花朵的芬芳,听到鸟儿的鸣叫。如果不刻意去找,很容易就不知不觉地错过了春天。周未了,早早地起来,在黎明的曙光中直奔拉姆央措湖而去。拉姆央措湖与松赞林寺比邻而居,连成一体。它与独克宗古城在香格里拉小城的一条中轴线上,遥相呼应。前者是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叫日光城;后者是很大的藏族民居建筑群,叫月光城。与独克宗不同的是,这里少了几分喧哗,多了几分神秘和幽静。 天刚朦胧亮,仿佛还包着一层白色的纱,一切生物都还没有醒。走着走着,天上的蓝色一点点深了,天空中飘荡着一条如哈达一样洁白的白云。空气中有一丝清甜的凉意。沿着木栅栏围着的小路来到了观景台。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底。湖水北岸是巍峨的松赞林寺。最高处是金碧辉煌的三大殿顶上已经迎来了当天的第一缕曙光,它雄伟的身姿映在如镜的水面上,泛着红光。湖边长着及腰高的水葱,绿油油的、密密的像是守卫着吉祥之地的卫兵。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四边的小山丘上,疏懒地立着几个青稞架,它笔直的几何式的线条与周边起伏的山峰的曲线相映成趣。西边是叫做岽取生的小山丘,上边有白塔和烧香台。五彩经幡飘飘,烧香台上炊烟袅袅。据说寺和湖的构造立意深远。松赞林寺里的八大康参象征着“八瓣莲花”,耸立坡顶的释迦牟尼殿、扎仓大殿和宗喀巴大殿则象征着供奉于莲花心部的佛法僧三宝,拉姆央措湖和岽取生分别代表供奉于三宝莲花座前的净水和白螺。这样的解释,给人以极度的神秘感,更增加了对胜地的敬畏之情。 走在实木的栈道上,脚步声朴朴地响,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一丝凉凉的风拂在脸上,柳树依依,“吹面不寒杨柳风”,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三步一景,五步又一景,总能看到松赞林寺雄伟的身影。这一刻,我的心静如湖,眼里也只有湖。而湖却不只有我一个行人。清晨虽然幽如空谷,游人稀少,但仍有早起散步的人匆匆的脚步声,藏族老阿妈手摇转经筒的声音,从松赞林寺传来敲击晨钟的轰鸣和大殿僧人诵经的声音。湖中的水草,一丛丛地形成了屏风似的,没有接天莲叶,没有映日荷花,却有水天一色的清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这里没有伊人,只有竞自由的万类霜天。野鸭、鸳鸯等三三两两,时而猛地跃起扎一个猛子,叼起什么吃着,时而扑腾着翅膀,时而转过身子,用嘴梳理羽毛。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湖的上空,时而飞过一只鸟儿,只听得一声鸣叫,却快得不见身影。树丛里也有细细的声音,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相传在康熙年间,五世达赖卜定松赞林寺址谶曰:“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婺戏其间”。以此为据,寻到的正是拉姆央措湖。信众把湖视为圣湖,也把水中珍禽当作天降神鸟加以庇护。 漫步在木头小路上,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时而侧耳听到鸟儿的鸣叫,看着柳树迎风起舞,心中似有一泓清泉汩汩流过。多久没有抬头看看蓝蓝的天,听一听自然的声音了。有着太多的目标和太快的节奏,有时觉得自己像一块沉重的秤砣,在生活的潮水中一点点地下沉。春夏秋冬如同一块不相干的幕布在我的身后起起落落,忘记了杜鹃花开的绚烂,忘记了秋叶的多彩。这里,此刻是属于我的,我也是属于这个湖。平时里,来朝拜的香客,来观光的旅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此刻的宁静又是多么的珍贵啊!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朝佛,只为聆听自己心底的回音。 拉姆央措湖也是重要的生态湿地。这里有水生植物水葱、杉叶藻、短穗黑三棱、睡莲、水朝阳花等。水葱常常作为茶马古道马帮的青饲料,杉叶草也被当地百姓当作牲畜的青饲料。飞禽有赤麻鸭、凤头潜鸭等。一到冬天,从西伯利亚来的斑头雁、黑颈鹤等几十种鸟儿到这儿过冬。“湖光山色两心知,湖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碧玉潭中一青螺。”湖中的小岛也似一只海螺,在湖光山色中奏响自然的梵音。我想,湖水也可以把来人的魂魄暂时寄存一下吧!不时有善男信女将白鹅、鸭子放生到湖里,也有人特意来给湖里的这些水禽喂食。所以这里的水禽对游人熟视无睹,它们的营养也很充足,羽毛油亮鲜艳。放生的人做了善事心满意足,放生的动物也有了很好的生活,真是两得其乐啊!因了神明的庇护,这是一片怎样美好的乐土啊! 因了信仰的缘故,环湖的栈道只能顺时针走,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湖的亵渎。湖南面的小山上有一排密密的树林,里面是天葬台。有时会有成片的神鸟飞过来,信众认为,神鸟会把死者的灵魂带到天上,而死者的亲属也很欣慰。不论怎样,这是一种很环保的做法。西边的小街子村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镇,现在,村民办起了农家客栈,在这里住宿的客人也多了。四边的山把世间的喧闹也挡在了外边。寺的后山上写着“嗡玛尼呗咪哞”的六字箴言。相传,五世达赖于1679年上书康熙皇帝,建立松赞林寺,相中了这片风水宝地。现在,寺中还珍藏着五世达赖从拉萨带来的两百余斤黄金铸成的释迦牟尼塑像做为镇寺之宝。相传,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被认为是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诞生之地。但在七世达赖去拉萨坐床之前,因政治原因受到追杀,曾躲藏于松赞林寺中。七世达赖因此感激涕零,松赞林寺也因此声名大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洁白的仙鹤》“我只是到理塘看一看就飞回”,七世达赖当年是否曾在湖边散步,是否也感觉自己像一只洁白的仙鹤在湖光山色之间飞翔呢?我也在想象,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是否耐心地等待马儿吃着湖边的水葱,他们怎样风尘仆仆地在艰辛的旅途中去寺里叩拜,又带着怎样的满足继续踏上西行的旅程。而小街子村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喊马嘶、熙熙攘攘的胜景呢? 数十年往事涌上心头。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率领下从四川桑植来到中甸,当时“政教合一”的上层人士和普通民众纷纷躲避,贺龙亲往松赞林寺拜访松谋活佛,向僧众宣讲了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被他的诚意所感,活佛同意为红军筹粮三万斤,普通民众拿出了酥油、牦牛给了红军,贺龙还给松赞林寺赐了书写有“兴盛番族”的锦幛,这是我党对民族宗教政策的有益探索,现在这面锦幛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解放后,松谋活佛当选为迪庆州第一任州长。 太阳一点点地升高了,照亮了东西山边的云彩。一抹红霞如轻纱一样飘扬。松赞林寺的三个大殿的鎏金宝顶上的祥麟、转经筒和法轮上金光闪闪,天边偶尔掠过了飞鸟似乎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却又倏尔复归了原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呼吸着每一丝气息。沿着木头小道,看着郁郁葱葱的水草,不时有红色的报春花、黄色金莲花,蓝色的鸢尾花竞相盛开,让人心旷神怡。来到了一眼清泉边,这是周边藏族妇女背水的神泉。水源历来受到藏民族的崇敬和保护,每逢初一、十五,藏民会在洁净的水源地来取水,并用7只铜净水碗或银净水碗将净水供给神灵。每天清晨,藏族妇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背水,换掉昨天摆放的七碗净水。人要有怎样的信仰,才能多少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恒呢?在苯教里,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他们在砍树之前,要祭祀山神,宰杀牲畜之前,也要请人念经做法。所以,藏族人民不过多向自然索取,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么美丽的清晨,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恍然走在一条时光的隧道里。数百年间,沧海桑田如白驹过隙。还是这座山,还是这泓水,还是这座寺,只是换了人间。(刘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