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正在拍摄在冰面上嬉戏的候鸟群。 冬天的纳帕海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机,夏季的夺目,也没有秋天的宁静,却有着它独有的热闹。绿头鸭在这里嬉戏,斑头雁在这里聚居,白尾海雕在这里觅食,还有优雅的黑颈鹤在这里安家落户。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藏族同胞不仅把它看作“神鸟”,按照它的叫声来预测天气的变化,还把它当作“神医”。相传古时候有人不幸骨折,就在它巢中的卵上画上一个黑色的圆圈,雌鸟误以为卵要裂开,就会从远处衔来一种“接骨石”,放在巢中,以免卵壳裂开。人们将这个“接骨石”偷偷地取走,就能治好骨折。黑颈鹤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南下越冬,到翌年3月中旬至4月返回繁殖地,在越冬地区生活150天左右。 在黑颈鹤漫长而艰苦的越冬旅行中,纳帕海为它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周全的歇脚点和补给站。作为香格里拉的一颗明珠,纳帕海能吸引上万只候鸟在此过冬,其水域北边和东边群山环绕,南部则与建塘坝相连,平均海拔3266米,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季节性的高原沼泽湿地。这样独特的环境和条件,成就了生物多样性,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妥帖的栖息之地,宛如高速公路旁的五星级服务区,吸引了数不胜数的鸟类家族,也因观鸟节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 黑颈鹤到纳帕海越冬的数量是逐年增多的,从最早的数十只,到现在的上百只。这明显的数字变化背后,是因为这里有它们的守护者,在它们无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在它们觅食时、在它们嬉戏时,默默地执着守护。 2013年的冬天,纳帕海湿地管理保护所像往常一样开着巡逻车看护着这片神奇的水域。巡逻队员注视着湖面上每一只的嬉戏的、觅食的候鸟,生怕错过其中一只。到枯水区域,一只形单影只的黑颈鹤引起了巡逻队员的注意,通过几分钟的观察,巡逻队员发现这只黑颈鹤的翅膀受了伤,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巡逻队员立即对它进行紧急救治,并将其送回保护所进行后续的救助治疗。3年的时间,黑颈鹤与保护所的巡逻队员们成为了一家人。保护所的负责人说:“我们当初把它领回保护所的时候很认生,对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通过我们的悉心照顾,身体慢慢好起来,对我们也放松了警惕,现在,就算把所里的大门打开,它也不会跑出去,有时候陌生人进来,还会叫两声,给我们报警。刚才你进来的时候,它就给我们打招呼了,像是在说‘有人来了。’”说到这,他用手摸了摸黑颈鹤修长的颈部。现在保护所里还豢养着两只黑颈鹤,一只幼鸟一只成鸟,都是在巡逻时发现的,经过悉心照料,受伤的黑颈鹤恢复得很好,也不愿离开保护所了。 不仅有保护所的职工们日夜坚守着这片土地以及这群远道而来的“贵客”,当地人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总是尽他们所能保护着黑颈鹤。 拉姆是纳帕海景区内角茸村的村民,她说:“从我开始记事起,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候鸟来到纳帕海越冬,以前村子里的人不了解候鸟与环境的关系,有时候会做出捕杀候鸟的过分举动,但经过政府以及纳帕海保护所的不断宣传、教育,现在村民们都有了保护意识。”拉姆告诉记者,去年和小伙伴散步的时候,看到一只黑颈鹤和草甸上的马一起觅食,觉得那个场面真的很和谐,大自然里有很多相遇都有着共同的目地,就像黑颈鹤到我们这边越冬一样,我们唯一可以做好的就是尽我们所能保护好它们。 冬天的纳帕海,不仅是候鸟的家园,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他们凌晨出发,只为守候可爱的精灵们,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它们的一举一动,让人们享受到摄影艺术的美的同时,告诉人们候鸟的珍贵。 小周是2006年到香格里拉工作的,平时也喜欢用相机拍下自己想记录的东西。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来纳帕海越冬的候鸟群,其中他对黑颈鹤特别感兴趣,于是拿起相机,开始他的“守候之旅”。零下六摄氏度的冬天,纳帕海的湖面上结起薄冰,绿头鸭、海鸥等越冬的候鸟在冰面上嬉戏,小周用他的镜头捕捉着这一切。早上7点出发的他,沿着环湖路缓慢地行进着,这时两只黑颈鹤进入他的视线。他高兴地大叫一声:“哈,等了一早上,终于等到啦!”马上踩下刹车,拿上他的装备,跪在冰冷的地上,调试焦距,对焦,按下快门,黑颈鹤啄食的镜头就被他记录了下来。“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冬天我都会来纳帕海这边拍照,在不同的地方踩点,静候着黑颈鹤。从镜头里,我看到它的优雅,它的一颦一动都让我感动,让我满足,让我觉得再漫长的守候也是值得的。” 冬日纳帕海的清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黑颈鹤昂首挺胸,举翅、迈步、伸颈、啄食,无不显示出它的高贵和优雅。那舞姿甚是曼妙:雄鹤先轻舒两翅,慢挪脚步,围绕雌鹤旋转,边转边舞。 黑颈鹤无忧无虑的生活,离不开默默守护在它们身边的人们。定期的巡逻,与晨光肩并肩的坚守,换来的是黑颈鹤等越冬候鸟的年年增多,也换回了纳帕海的和谐与宁静。(胡志琳) |